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调整的几点思考

2021-11-02 03:29杨慧平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资源量储量矿产资源

杨慧平

(五矿矿业(安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在年代的迭代中,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经历了数次的变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重点考虑资源的可靠性,不考虑经济意义,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者,对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数量,统称矿产储量,与国际的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不统一,无法比对。1999年,国家制定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简称“99”标准)。“99”标准在矿产勘查和资源储量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适应市场经济和方便国际交流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矿山管理和实践中,“99”标准渐渐出现了不适应性,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资源储量类型划分过于复杂,导致边界交叉不清。②经济意义划分过细,导致部分经济类型实用性不强。③部分术语内涵不清,造成理解困难。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国际交流,造成了管理不便,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与时俱进,方便国际矿业合作,国家颁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 (简称“20”标准)。

“20”标准在保留“99”标准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做了简化与调整,以下对两标准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进行了几点思考与分析。

1 新老标准对比与思考

1.1 标准名称的调整

“99”标准名称为《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20”标准调整为《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资源量和储量在矿产勘查、开采及管理实践过程中,已逐渐被合称为资源储量,故“20”标准去掉了资源、储量之间的“/”。

1.2 固体矿产资源勘查阶段的调整

“99”标准将矿产资源勘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预查、普查、详查、勘探。为了避免“99”标准预查阶段在勘查任务、工作目标等方面存在重叠、交叉的情况,“20”标准将预查并入前期的基础调查中,并依据勘查精度由低到高,将固体矿产资源勘查阶段划分为普查(有没有)、详查(有多少)、勘探(可采多少)三个阶段。

1.3 资源量和储量分类依据的调整

“99”标准依据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地质可靠程度三轴结合划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99”标准将经济意义放在首位,并且将经济意义划分为五类。过细的经济意义划分给设计和生产带来不便,例如次边际经济的和边际经济的界线很难划分清楚,在实践中一般很少用到这两种经济类型,甚至不使用。经济意义未定的与内蕴经济的在实际应用中也难以界定。另外,可行性评价阶段决定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导致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两轴内容交叉、重复,增加了矿产资源管理的重复性和复杂性。

“20”标准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进行了调整,简化了经济意义,保留了以地质可靠程度为分类基础。“20”标准将经济意义总体上分为两类,“预期可经济开采的”和“可经济采出的”,分别对应资源量和储量。依据地质可靠程度(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地质特征的连续性及品位连续性的可靠程度)划分资源量,考虑地质可靠程度并依据转换因素(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的确定程度划分储量[1]。分类依据的改变使矿产资源分类方式得到了大大简化,同时反映出矿产资源勘查状态和开发状态。

1.4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的调整

“99”标准将矿产资源储量划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三大类,依据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地质可靠程度将资源量分为七个类型,基础储量分为六个类型,储量分为三个类型,共十六个类型。“20”标准在继承了“99”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做了简化,总体分为资源量和储量两大类,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将资源量分为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推断资源量三个类型,考虑地质可靠程度并依据转换因素的确定程度,将储量分为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两个类型,共五个类型。

1.5 新老标准资源量和储量类型的基本对应关系

总体来说,“99”标准的储量对应“20”标准的储量;“99”标准的基础储量和资源量对应“20”标准的资源量;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不以资源量表述。具体来讲,“99”标准与“20”标准资源量和储量基本对应关系如下:①“99”标准中的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分别对应“20”标准的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②“99”标准中探明的基础储量和控制的基础储量分别对应“20”标准的探明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③“99”标准中的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推断资源量分别对应“20”标准的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推断资源量。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两分类标准基本对应关系见图1。

图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两分类标准基本对应关系

1.6 资源量和储量之间转换依据及转换关系的调整

“99”标准中,依据可行性评价阶段,即提高可行性研究程度可以使资源量转换为储量,“20”标准调整为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转换因素的可靠程度实现资源量和储量之间的转换。

在“99”标准的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随着可行性研究程度的加深和可行性评价阶段的提高,资源量逐步转换为基础储量或储量,在后期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矿产资源开发状态有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报告或发布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时还以“基础储量和储量”状态存在,这是不合理的,且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例如对于铁路、公路、建筑物等或生态保护红线造成的各类压覆矿柱,以及停产多年或已闭坑的矿山,其基础储量和储量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能已经不具备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求,在发布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时,此部分矿产资源不应再是基础储量和储量,而应以资源量或尚难利用矿产资源状态呈现。

“20”标准规定,资源量和储量相互转换的依据是地质可靠程度和转换因素的可靠程度。资源量转换为储量,至少要经过预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当转换因素发生改变,已无法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要求时,储量应适时转换为资源量。较“99”标准而言,这种转换关系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矿产资源状态,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20”标准中资源量和储量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概而言之,即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与储量可以相互转换,推断资源量与储量不能相互转换;控制资源量与可信储量可以相互转换,但不可以与证实储量相互转换;探明资源量与证实储量或可信储量可以相互转换。储量是基于资源量估算出来的,也就是说,有资源量了之后才有储量。储量与资源量按包含关系管理,转换后的资源量是反映矿产资源“有多少”的总量数据,不扣除储量所对应的资源量部分[2]。

“20”标准下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转换关系见图2。

图2 资源量和储量转换关系示意图

1.7 相关术语概念的调整

1.7.1 可行性评价阶段概念的调整

“99”标准对可行性评价阶段的定义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不同程度的评价,其结果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20”标准简化了“99”标准对可行性评价各阶段的具体要求,规定了实施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不同评价阶段时,通过分析项目的地质、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因素,对其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其结果可为资源量的评价、资源量和储量之间的转换提供依据。

“20”标准概略研究阶段对上述因素及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简略研究,概略研究可以在普查、详查、勘探各勘查工作程度的基础上进行;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上述因素及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应在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上述因素及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详细研究,可行性研究一般应在勘探工作程度基础上进行。

1.7.2 地质可靠程度概念的调整

“99”标准中,地质可靠程度反映的是矿产各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并对不同勘查阶段的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应用中,地质可靠程度与矿产勘查阶段挂钩,容易引起地质可靠程度对应勘查阶段还是块段的混淆;“20”标准将地质可靠程度的定义修改为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地质特征的连续性及品位连续性的可靠程度,明确规定地质可靠程度对应的是块段,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和开采技术条件是勘查阶段要求的内容,一般对应的是全局和总体,因此,不再包括此类内容。

“20”标准对地质可靠程度的定义更加强调了矿体、矿石质量的连续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取样工程越密,地质可靠程度越高,取样工程只是人们认识地质体的手段之一,最终决定地质可靠程度的不是取样工程间距的大小,而是人们对矿体地质特征的连续性及品位连续性可靠程度的认识和把握。

1.8 新增了“发布与术语使用”一章

“20”标准较“99标准”增加了对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探明资源量、可信储量、证实储量术语的发布与使用这一章节。

此章节规范了资源量、储量等术语的使用,避免对发布的资源量、储量数据信息产生误解和误判。“20”标准明确规定,发布固体矿产资源量、储量数据时,资源量和储量类型不可使用“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探明资源量、可信储量和证实储量”以外的术语;因资源量和储量的经济风险程度有显著差异,故要求“资源量和储量应单列,不应相加”;因地质可靠程度差异较大,要求“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推断资源量应单列”;考虑到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在地质可靠程度、经济风险程度方面差异不大,在发布储量数据时,“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应单列,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可相加”[1]。

2 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的转换实例

2.1 矿山实例一

某铁矿区通过详查探获工业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32、333以及低品位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此矿区矿产资源量转换为“20”标准结果如下:①工业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32、333分别转换为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推断资源量;②低品位矿根据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决定开采还是暂留。如果确定开采,将低品位矿按照工业矿资源量的转换方式进行转换,如果暂留,应列为尚难利用矿产资源。

2.2 矿山实例二

某铁矿区利用详查和生产勘探,目前获得经济基础储量111b、122b和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由于工业园区造成部分资源量成为压覆矿量,设计将此部分压覆矿量作为保安矿柱,暂不予开采。

此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转换为“20”标准结果如下:①经济基础储量111b首先转换为探明资源量,然后考虑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根据转换因素,转换为证实储量或可信储量;②122b首先转换为控制资源量,然后同理转换为可信储量;③333转换为推断资源量;④压覆的资源量建议转换为尚难利用矿产资源。

3 结语

“20”标准调整了矿产资源勘查阶段的划分,修改了资源量和储量的分类依据,简化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明确了资源量和储量之间的转换关系,重新定义了相关术语的概念。“20”标准在继承了原有分类标准科学合理之处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了国际分类方式,弥补了“99”标准的一些不足,做到了与时俱进,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满足了我国对资源管理和资本市场以及生产实践的新要求,为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统计、勘查、开采等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资源量储量矿产资源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GRACE下的青海省水储量时空变化与降水相关性
俄标储量与SPE-PRMS储量对标分析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13.22亿吨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阜阳探区古生界生烃潜力评价及勘探方向
从供给与需求看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