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11-02 07:03吴锦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关键词:四君子汤内科脾胃

吴锦宏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华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

0 引言

脾胃气虚证属于中医内科疾病的一种,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发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劳累过度以及年龄不断增长等,在发生此类疾病以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舌苔发白、脉搏缓慢无力、腹胀以及面色发黄等,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容易出现胃肠疾病以及厌食症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针对脾胃气虚证采取西医治疗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西药长期应用期间并发症风险性比较高,取得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在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中医药剂进行脾胃气虚证治疗[1]。有临床研究资料表示于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期间应用四君子汤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展开对照研究,分析评估于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期间应用四君子汤取得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对照研究展开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纳选对象共计5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本次对照研究分组方式,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汇总。对照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值为35岁,最大值为78岁,平均(56.76±2.96)岁;观察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值为34岁,最大值为78岁,平均(56.55±2.84)岁,对照组、观察组基线资料展开对照研究,所得结果呈现为P>0.05。

纳入标准:纳选对象均符合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经临床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患者以及家属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期间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研究期间未能积极配合者;不具备自理能力;临床资料缺失以及研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即患者入院以后给予全面检查,明确患者严重程度,分析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类型的疾病,依照患者病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可以应用奥美拉唑等相关药物,依照患者病情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2]。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应用四君子汤,基础方剂:茯苓、人参以及白术各9g,炙甘草6g,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展开加减治疗,对于存在严重恶心呕吐等症状者中在应用基础药方的同时增加半夏9g;表现为睡眠障碍以及伴有心悸以及失眠症状的患者增加酸枣5g;脘腹胀满、食少纳差者增加扁豆6g;表现为胃部疼痛的患者增加附子5g以及干姜6g,依照患者不同症状在基础方剂上展开加减治疗。依照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将四君子汤所用药材放置于砂锅中清水煎煮,煮沸以后调节至小火慢慢煎煮,在药汁收至210mL以后停火,将药渣滤除,取药汁分为早、中、晚三次服用,在用药之前需要保证药汁温度,对于刚刚煎煮出锅的药汁将其晾冷至温热以后用药,后面两次在用药前选择应用水浴加热方式加热后用药,将药汁制作为袋装饮剂的患者需要将药物放入于冰箱中进行低温存放,在用药前水浴加热,连续用药30天[3]。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有效率:治愈即患者饮食状态恢复至正常,包含食欲、食量、进餐后身体状态等均已恢复正常,且腹泻等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即患者饮食状况大幅度改善,食欲有所增加,且进食量增加,在用餐以后患者未见腹胀症状,消化情况较为良好,体虚倦怠等症状明显改善,精神面貌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提升,患者腹泻等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排便规律;有效则表示为患者食欲以及食量和治疗前进行比较明显增加,在进餐以后腹胀症状改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缩短,神经面貌以及体虚倦怠等相关情况和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好转;无效即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前后整体临床症状未见变化,食欲以及食量未见明显,依然存在食少纳差等情况,患者腹泻以及腹胀等相关症状没有解决,精神状态萎靡[4]。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以后头晕、气短乏力、胃胀以及胃痛等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此外统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头痛以及皮疹等相关症状的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3%,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n,%)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观察组 28 14 8 5 1 27(96.43)对照组 28 4 11 6 7 21(75.00)χ2 -- -- -- -- -- 5.250 P -- -- -- -- -- 0.022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远远短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结果(±s,d)

表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结果(±s,d)

组别 例数 头晕 气短乏力 胃胀 胃痛观察组28 10.76±3.07 11.44±3.76 11.04±2.84 10.11±2.44对照组28 14.42±3.19 17.79±4.04 14.61±3.04 15.44±3.07 t -- 4.374 6.088 4.541 7.19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

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4.29%,所得数值和观察组10.71%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分析(n,%)

3 讨论

在中医内科疾病中脾胃气虚证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以后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状态差、气息短促,腹胀以及腹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逐步降低。研究资料表示,之所以患者患有脾胃气虚证,主要原因在于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导致患者出现消瘦、气短、口唇干燥、面色发黄、四肢受寒等相关症状[5]。从中医角度来讲,脾胃气虚证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对于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具有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6]。

本次对照研究结果表示为,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数组对比差异为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所得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社会经济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都有所改变,大多患者工作力量比较大,存在胃气不调、脾气失衡,选择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措施虽然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7]。中医治疗措施于脾胃气虚证治疗期间以益气健脾以及健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四君子汤作为一种典型的古方发挥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人参、白术以及茯苓和炙甘草在应用期间均可以作用于脾经,联合用药实现了益气健脾的功效[8]。对于脾胃类疾病而言,在治疗期间遵循脾胃共调以及脾胃同治的治疗原则,四君子汤则满足了脾胃气虚证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以患者实际症状为基础展开加减治疗对于提高治疗针对性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早缓解[9]。

综上所述,于脾胃气虚证治疗期间应用四君子汤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早缓解具有积极意义,安全性较高,提高了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借鉴以及推广。

猜你喜欢
四君子汤内科脾胃
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四君子汤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
内转科型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和对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评价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好脾胃 养出来
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研究进展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四君子汤对结肠癌肝转移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研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