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对新生儿溶血的诊断意义

2021-11-02 07:00张辉王立鹤徐焰曹义战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关键词:脐带血血型胆红素

张辉,王立鹤,徐焰,曹义战

(西安大兴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0 引言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包含了ABO血型不合发生的溶血,Rh血型不合发生的溶血和MN血型不合发生的溶血等等。因此,新生儿溶血病在现在能够及时并且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够有效减低新生儿溶血的危险程度、缩短治疗时间以及阻止溶血并发症的发生等等,降低了我国新生儿家庭的精神压力以及经济压力,提高了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程度。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从新生儿出生3天后采取新生儿的静脉血和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取新生儿的脐带血,两种血液检查溶血系列(溶血3项)的结果,根据此次的溶血实验来总结出脐带血在研究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为分析新生儿溶血病应用脐带血溶血检查在早期的诊断价值。选择宝鸡高新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同时送检脐带血和静脉血拟确诊新生儿溶血的患儿129例,其中诊断为HDN的92例。新生儿刚出生后立即采取脐带血检测的结果设为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天采取静脉血的检测结果设为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儿采用游离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释放试验结果以及确诊率。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为91.45%,对照组为7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型新生儿脐带血溶血确诊率明显较O/B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可以得出结论,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取的脐带血检测的溶血系列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有着必然联系,可以提升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足月新生儿溶血症患儿,这92例新生儿当中血型分为A型和B型,新生儿的母亲全部为O+(Rh(D)阳性)型血;新生儿当中男孩45例、女孩47例;出生体重范围2.9~3.8kg,平均体重为(3.31±1.12)kg;其中剖宫产42例,自然分娩50例,其中母/子O/A血型49例,母/子O/B血型43例。

1.2 试剂与设备

56℃水浴箱,湘仪离心机,由广州血液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ABO标准细胞,抗人血球蛋白试剂。

1.3 方法

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采集母亲静脉血检测ABO血型及Rh血型;患儿脐带血和静脉血使用干燥真空管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各采集2mL送检,检测溶血系列(即溶血3项实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和释放试验)。

1.4 观察内容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中2-3项结果为阳性,或者仅放散试验单独阳性也可以诊断。

1.5 疗效判定标准

用新生儿母亲血型为O+,若新生儿为A型血或B型RH阳性血,同时结合溶血3项结合进行诊断。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以及确诊率,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以及确诊率

3 讨论

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生儿溶血病,其发病原因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科研组织发现目前有26个血型系统,大约160多种不同血型抗原。主要在我国母体和胎儿中发生的因ABO血型不符所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较高,当胎儿的红细胞所携带的血型抗原为母体所缺少的时,胎儿的红细胞则会通过胎盘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可导致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膜上的抗原所对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又可以经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这种在临床上的表现各异,轻者仅可以在血清学上有所表现,而新生儿则无明显异常表现;溶血发生的较为严重时,则可导致胎儿死亡或导致新生儿死亡[3]。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因为胎儿的血型与母体血型不合,导致母体产生IgG抗体由胎盘绒毛膜IgG受体主动吸收并通过脐带输送到胎儿体内,使得胎儿血液循环中红细胞血型产生抗体,破坏、溶解红细胞,进而发生免疫反应导致溶血症,此种溶血免疫反应在胚胎发育初期已经发生,所以极易引起死胎、先兆流产等,而对于出生后胎儿胆红素会持续升高,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甚至新生儿给予由于神经系统毒性出现后遗症或死亡。而早期诊断和对症的治疗可大幅度降低由于胆红素持续升高损害新生儿[4]。临床主要采用抗人球蛋白实验、游离试验以及释放试验为首要ABO溶血症的检测手段.临床对于试验所需血样常采用出生3d抽取静脉血进行溶血3项检测,但由于新生儿客观特点,导致采血困难,以及出生3d黄疸和贫血症状较为明显,若未在最佳时机采血可导致错过检测黄金诊断价值,HDN检测阳性率随出生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5]。而出生后立即给予脐带血检测优点为减少新生儿侵入性伤害。观察组结果中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实验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人球蛋白实验两组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确诊率为91.45%,对照组的确诊率为75.62%,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显然发现观察组的准确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准确率(P<0.05);对于男、女婴脐带血抗体释放、游离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应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抽取脐带血可有效提升ABO溶血的确诊率,减少由于检查所需给予新生儿的伤害[6]。

4 结论

目前,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多采用光疗、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输注等方法,严重病例采用换血疗法,但换血疗法操作程序复杂,无菌操作要求甚高,众多基层医院无条件开展此项工作。因此,寻求简单而有效、适于基层医院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医务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IVIG(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用于儿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动态观察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国内外报道尚少。本文研究发现,IVIG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浓度于治疗后24h、48h、72h显著下降,其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IVIG与常规疗法联合应用,可较快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国内外学者报道的结果一致[2-4]。并且发现IVIG组高峰期血清胆红素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说明IVIG不但能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且可阻止患儿向胆红素脑病的发展。IVIG与常规疗法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溶血病,能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机制,在于IVIG与常规方法在不同环节上消除或阻止血清胆红素的生成。IVIG的明显治疗效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大剂量IVIG经血液循环进入患儿体内后,通过广泛与患儿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而起到封闭作用,从而阻断患儿红细胞破坏。(2)大剂量IVIG静滴后可使新生儿血浆中的IgG迅速升高,可加快血型抗体在体内的清除。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IVIG组于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无明显改变,也说明了这一点,即IVIG通过阻止红细胞溶血,减少了红细胞的破坏,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简而言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取的脐带血检测的溶血系列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有着必然联系,在分娩时采取脐血,不仅方便、标本量足,还可以避免新生儿收到侵入性检查伤害,并可以在出生后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医学检测,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强,完全可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对实现我国人口的优生优育,以及提高全民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十分重要的意义[7]。

猜你喜欢
脐带血血型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血型也会改变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脐带血是否值得花钱保存?
误区!花钱自存脐带血
脐带血要保存吗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