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医诊断学》学习中的应用创新

2021-11-02 07:00杨贤慧闫永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关键词:诊断学气虚导图

杨贤慧,闫永彬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网状脉络的结构,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能提高人类思考的效率,提升记忆力和逻辑力,并增进创造力。思,用心思考;维,多维度立体化;导,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图,图解方式体现。目前,思维导图已经在中医经典、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4]。思维导图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肤浅的、短期记忆的知识转移到更高层次的元认知分析和批判性思维学习[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教”与“学” 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6]。《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习的临床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知识点繁多、散碎、晦涩,给中医初学者带来很大的困扰。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中医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现就此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1 思维导图的理念

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在1971年《启动大脑》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学习与思考方法,其理论基础包含了大脑讯息的处理、知识表征、建构主义与后设认知。

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元网络,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不断延伸,去与其他细胞沟通、产生连结的神经回路,神经元链接形成的网络节点使人类大脑产生优于其他动物的智力、创造力、意识和记忆。思维导图正是模仿大脑神经元的工作原理,有别于传统的线性思维,强调一种自由联想的网状思维,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突出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将问题逐层分解,突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7]。

其次,人类大脑皮质区左右两边有不同的心智能力,左脑的能力与文字、数字、逻辑、行列、顺序、窗体有关,右脑则是图像、色彩、想象力、空间、韵律等,每个记忆和思考过程都需要大脑不同区域协同工作才能完成,融入五官感觉、发挥想象力、建立有意义的链接更有利于人们产生长期记忆。思维导图的核心要素包括主题词、线条、关键词、图像、颜色、结构等[8],可充分利用大脑各个层面的心智能力,强调视觉思考,能透过色彩传达我们对信息的感受性,并以图像对内容的重点概念做出有意义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充分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是基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架构的基础上,形成牢固而庞大的知识网络。

再者,“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习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思维导图将大脑的认知过程进行可视化记录,强调对文字内容要产生有意义的联想,透过颜色来区分类别,表达对信息内容的情绪感受,遵循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加减二”原则(思维导图的主干、分支在分类上不超过五个,七类已经有点勉强,九类是极限了),层次清晰、简洁,有利于对知识认知的再认知(即后设认知),符合有效记忆的重复原则。

2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特点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以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诊断技能与临床辨证思维为其核心,通过“望、闻、问、切”收集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病性病位,得出证型,指导临床[9]。《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临床与基础理论之间的桥梁课程,理论体系中贯穿了诸多唯物辨证的观念,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点以多、散、杂为特点,容易混淆,记忆困难[10]。教材的知识构架多为线性结构,条目式的教材框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章节间的相互联系,缺乏对知识点的比较,把握整体布局困难,弱化了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培养,难以全面、规范的收集四诊资料与准确辨证[11]。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系统思维,以临床实践为导向,整体把握知识点的同时深刻理解其内在逻辑,抓住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高速公路网,如同现代交通系统,纵横联系方可四通八达,运用到临床实践时,才可有效且高效地做出诊断。思维导图的优势就在于此,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展现知识关联,将每个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辐射成面[12],帮助我们形成知识高速公路网;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激发思考,以高效率和直观的形式呈现思维过程[13],有利于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培养。

3 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

3.1 归纳:对比总结,抓住关键

思维导图有助于将复杂的症候群进行归类分析,对比找出异同点、关键点,并引发相关思考,举一反三,使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如根据气虚类证及辨证要点可得出如图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的看出:①气陷证=气虚证+气坠、脏器下垂;气不固证=气虚证+人体津液的不固(汗液、二便、月经、精液);气脱证则是以上症状进一步加重,表现在“微弱”“不止”,把知识归纳总结,化繁为简。②并引发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气虚会出现此类证呢?这与《中医基础理论》中“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把新知与旧知建立起紧密联系,抓住了现象的本质,记忆更加牢固。③对知识点做进一步延伸:结合脏腑辨证,哪些脏腑会出现气虚以及有哪些特征性表现?(如图2)打破了课本原有的知识构架,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用于在辨病性为气虚证后,解决定病位这一关键问题。并且与传统思维导图不同,运用了鱼骨图的形式,形象的表达了肺气虚=气虚证+咳嗽、咳喘等肺系病的特有症状,这又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肺脏的功能”相联系,其余各脏腑以此类推。

图1 中医气虚类证思维导图

图2 中医气虚证鉴别思维导图

3.2 演绎:前因后果,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可以将证候病理演变过程可视化,使理论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归纳与演绎相辅相成,可以让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辨证思维内在逻辑[14]。如胃阴虚证辨证要点为胃脘嘈杂、灼痛、饥不欲食、脘腹胀满,此类知识点较为抽象,死记硬背容易混淆遗忘。如图3画出其病理演变过程后则不难理解,“饥饿感”因其胃阴不足导致虚热扰动、消食较快,而机体本身胃阴失滋、纳化功能失常则导致“不欲食”,所以会出现“饥不欲食”,与胃热炽盛证的消谷善饥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均有“饥饿感”,以胃的纳化功能是否受损为鉴别点。同时,对胃阴虚症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同图2一样,胃阴虚=阴虚证+胃系病特征性症状。

图3 中医胃阴虚证思维导图

3.3 建立模型,知识编码

初学课本时,根据课本结构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1)属于输入型思维导图,经过学习者自身对知识的再次认识,进而形成输出型思维导图(如图2),在此过程中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找到“肺气虚=气虚证+咳嗽、咳喘等肺系病的特有症状”的规律,并以此类推到其他中医证候群辨证中,这个过程就是建立模型、运用模型的过程[15]。模型是指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规律进行抽象后的一种形式化表达方式。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实质就是对信息的编码过程。基于认知心理学,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对中医诊疗思维分析研究,有利于认识事物本质、规律,构建出知识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对所学知识进行编码,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输出(如图2),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知识的再认知。

3.4 构建知识网络,反馈一触即发

经过对多个知识点画图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医诊断学知识点虽“多、散、杂”,但每个知识点的理解都离不开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架构的基础上,形成牢固而庞大的知识网络。在临床接诊的过程中,知识网络就像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一样,一旦接触到四诊信息,便可快速做出反馈,进行高效而准确的辨证分析。思维导图也不只局限于对单个症候群的表达,可以通过对每幅思维导图(每个知识点)再次认知,把相关的知识点聚合为一张思维导图(如图4)。这体现了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大脑进行聚合性思维训练,有利于更高效的构建知识网络。

图4 中医虚证鉴别思维导图

4 思维导图的应用创新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思维地图,将思考过程可视化,是对组织性思维的训练,不仅仅是发散性思维,也有聚合性思维、对比联系等,是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模仿。创新性思维导图不再局限于分支发散型的结构,而是合理利用各种图形或模型,将大脑思考的过程或各个知识节点联系、记录下来(如图4)。图4的构图灵感来源于图1、图2,是对知识的认识一步步深化的过程,最初的是对气虚证的总结,到后来形成了中医虚证的知识网。图中主题词为“虚证”,用卧床老者图片来表达,形象而印象深刻,中医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分别位于四个风筝的中心位置),气虚证的辨证要点为神疲、体倦、乏力、脉虚(是牵扯着风筝的线,表明了此特征在气虚辨证中的关键性),气虚证又可细分为“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风筝的四个翅膀),气虚证在不同脏腑又各有其特点(位于相应风筝翅膀链接的彩带上):心气虚多见心悸怔仲,肺气虚多见咳嗽、喘息,脾气虚多见食少、腹胀、便溏,肾气虚多见腰膝酸软。其余各个部分以此类推。此思维导图充分体现了知识点间的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批处理,个性重点记,便可以建立起知识储备的高速公路。

5 小结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学习工具,应用于中医学的学习中,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潜力,有助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的培养。然而,中医学理论知识晦涩抽象、结构复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作用,融入了更多的思维方式和结构模型,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视化,仍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诊断学气虚导图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