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分析

2021-11-02 03:04邹妍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媒体融合

摘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给高校档案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很多高校档案馆开始建设微信公众号。本文以42所“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从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情况、基本信息和服务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240-03

媒体融合是沿袭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1]在不断演进发展。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性描述,还包括媒介内容、传播手段、媒体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融合,如今主要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2]。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发展,微信、微博和微视频等新媒体凭借鲜活快捷、形式多样、高效广泛的优势快速崛起。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3]媒体融合给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档案馆中的使用也应运而生。目前,国内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以同类别高校或地区高校[4-7]为主,存在样本量少、缺乏代表性、研究结果不显著等问题。本文选取了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的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从开通情况、基本信息和服务内容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8],按照“高校名称(简称)+档案馆”的方式进行搜索,或通过微信内容进行多次查找并关注。目前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联系密切,为了提高查全率,对没有直接找到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档案馆通过“高校名称(简称)+校史馆”的方式进行搜索。本次调查的时间范围截止到2021年4月1日。

二、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一)开通情况

42所“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的有32所,约占总数的76.19%。开通时间主要集中在2014~2017年,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有高校开通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说明高校档案馆越来越重视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师生及校友提供档案服务。

(二)基本信息

对32所“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以“高校名称(简称)+档案馆或档案”或以“高校名称(简称)+校史馆或校史”命名,便于查找,可信度高。少部分高校档案馆根据自身特点命名,例如 “旦复旦的校史”和“丽娃志”。从推文情况来看,除了大连理工大学,其他高校都有推送推文,其中推送次数和推文篇数最多的高校是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兰州大学的推送次数和推文篇数也比较多,说明高校档案馆在加强对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的重视。微信主体方面,大部分高校通过了微信公众号认证,这些经过认证的公众号将获得更丰富的权限和接口,有助于公众号的运营。在微信公众号类型方面,各个高校档案馆依据本馆情况和服务目的而设置,有订阅号也有服务号。以上统计表明,微信公众号作为档案馆移动服务的新兴模式,已引起国内重点高校的重视,其推广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三)服务内容

对32所“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内容主要有12种类型,设置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表2和上图可以看出,菜单设置方面,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高校档案馆最多,其次是服务指南和馆情介绍栏目。其余高校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了档案捐赠、服务预约、官网链接和联系我们等特色栏目。在推文信息方面,各高校档案馆比较重视工作动态和校史文化的推送,部分高校档案馆还推送档案知识、口述历史和校史编研等内容。

三、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档案馆利用程度较低

大多数高校档案馆没有意识到微信公众号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开通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档案馆较少。从调查数据来看,只有约76%的高校档案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在开通的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中,部分微信公众号名称辨识度较低,不利于查找和推广。推送方面,大多数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次数和推文篇数比较少,部分高校档案馆甚至没有推送,没有很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功能。

(二)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不完善

统计发现部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主体是个人,可信度不高,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菜单栏目设置和推文信息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功能设置简单,有些高校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还处于建设中,只有简单的文本描述等内容。从服务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比较官方,且部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更新无规律,难以引起师生的注意。

(三)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缺乏系统管理

部分高校档案馆虽然開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对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投入不够。菜单栏目和功能大体一致,微信公众号主界面单一,说明微信公众号运营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没有结合本校情况及本馆特色,也没有提供档案服务利用等实用功能,部分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对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不够重视,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维护没有及时跟进,缺乏信息技术和专业人员的支持。

四、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

(一)重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拓宽了档案馆的服务范围,给档案馆服务带来了大变革。高校档案馆应该认识到开通微信公众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学习借鉴其他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经验,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线上途径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国际档案日进行宣传或举办“档案馆开放日”等线下活动,主动向师生宣传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同时,档案馆要在选题和内容上花心思,根据学校大事件和社会新闻热点,合理规划推送频率、时间和内容,开设特色专栏,丰富推送内容,形成一系列推文,有效吸引读者。

(二)完善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

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使用频率。档案馆应该优化微信公众号界面,结合校史和馆情,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可增设师生感兴趣、实用性强的菜单栏目,例如网上展厅、毕业生档案去向查询、文章搜索和网上代办等栏目,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档案服务。此外,档案馆还应该树立微信公众号品牌意识,例如清华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就设置了微信保护注册商标,把“清华”设置了商标保护。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还可以设置客服人員和客服电话,完善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相关资料,为师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增加用户黏度,提升档案馆的影响力。

(三)建设专业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加强互动管理

对调查的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发现部分高校档案馆没有定期回复,说明部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投入不够。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离不开团队,运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新媒体技术和美术功底等[9],这些工作靠个人难以完成。另外,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网络互动平台,最大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也要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合理安排管理人员或引入学生组建运营团队,实现双向互动,及时回复师生留言,增强师生的参与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五、结语

媒体融合下高校档案馆开通微信公众号是一种发展趋势,高校档案馆应该重视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在做好档案线下工作的同时也提供良好的线上档案服务,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质、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明海.媒体融合语境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2] 刘钊.媒体融合下高校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与网络运营现状和优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6):613-620.

[3]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4):11-13.

[4] 张诚,李晓静.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研究[J].中国档案,2018(1):44-45.

[5] 陈海燕.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18(12):46-49.

[6] 周帆.西南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分析[J].传媒论坛,2019,2(16):128-130.

[7] 王玲.江苏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1(1):57-61.

[8]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4.

[9] 王其和,吴家霞,付可心,等.面向39所高校图书馆的微信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6(21):23-30.

作者简介:邹妍(1994—),女,江西抚州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媒体融合
采用开源路由器实现多功能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江苏生鲜产品微信公众号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