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中的“无为”论研究

2021-11-03 14:50王婧
西部学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无为道家老子

王婧

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中极为重要的哲学范畴。“无为”在《老子》中大致有如下五种涵义:超越相对性、不妄为、为而不争、循道而为以及顺性而为。“无为”既是“道”的属性,亦表示“道”有着使万物自然而然发生和发展的功用。“无为”是实现“道”的具体方法和实践行为。“无为”思想就是一种要求人们做到不妄为、顺自然和尊重个性的工夫论。老子认为,若人们能够有“无为”的工夫、“无为”的修养,则其处事是一定能够达到“无不为”的结果的。所有的弱胜强、柔胜刚、静胜躁的合道之规律也都是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具体展现。

关键词:老子;无为;道家;工夫论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0-0158-03

一、老子哲学中的“无为”范畴

在《老子》一文中,“无为”主要出现在如下章节:

第二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老子文中第一次出现“无为”这一概念。王弼注“无为”为:自然已足,为则败也①。他强调了“无为”的任自然之义,这是此章“无为”的第一层含义。“无为”的另一层含义则体现在老子对于“无为之事”的论说上,在此句之前,老子先列举了现象界的有无、难易等种种存在的相对性,并揭示出其价值的相对性。而后便道出了超越和消解这种种相对价值的方法,并将此种消解相对价值的作为称之为“无为”。

第三章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河上公认为“无为”是不造作的顺势而为。他对此句的注解是:思虑深,不轻言。不造作,动因循②。

“无为”在此处指的是“智者”没有妄为之心,如此天下则无不治。

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苏辙认为“明白四达”可以达到内外兼治之效果。他说:内以治身,外以治国,至于临变,莫不有道也,非明白四达而能之乎?③另外,此处的“明白四达”也指虽然无所不明、无迷无惑,但若仍然能够做到不恃才傲物而“无为”,唯有得道者能之。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林希逸注:无为无不为,自然而然也。侯王若能守此无为之道,则不求化万物,而万物自化矣④。这里的“无为”是指统治者应做到依顺万物之性、万物之情。“无为”包含了率性、因循的涵义。

第三十八章,“上德無为而无以为”,憨山大师注:然上德所以有德者,以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无恃为之心,故云“无以为”⑤。“上德”即“玄德”,这个“玄德”是“无为”的,即自然如此,没有任何妄为。“上德”中没有任何个人意志和目的,纯任自然,故曰无以为。

第四十三章的“无为之益”,河上公注: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万民,不劳烦也⑥。此章说明了“无为”之用,而天下能领会此用之人却不多。

第四十八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王弼注:有为则有所失,故无为乃无所不为也⑦。“为道”需要“损之又损”,在个人修养上是减少欲望,解决各种“多欲”的问题;在治理国家方面则应减少繁苛的政令。此处的“无为”即“为道”。

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薛蕙注:圣人无为固有不言之教,而百姓翕然自化矣⑧。“无为”“好静”“无事”“无欲”正是对“多忌讳”“多利器”“多伎巧”“多法令”这些现象的对治,这也是老子对于圣人之治的要求。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王弼注: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⑨。三者皆是体道、悟道之义。此处的“无为”“无事”和“无味”都可以直接代指“道”。

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憨山大师注:圣人见在几先,安然于无事之时,故无所为,而亦无所败。虚心鉴照,故无所执,而亦无所失⑩。圣人是明白道体之人,可以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以此处事则无失。

依据前文对《老子》一文中“无为”这一范畴的分析总结,“无为”在《老子》中的涵义可以大致概括为如下五种:

第一,“无为”指的是一种超越性,表示一种超越对立区分的状态;《老子》中的圣人是能够超越现象界的种种相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价值,从而实现价值之绝对的。相对性在现象界普遍存在,相对性也意味着不稳定、不长久。世俗之人常受相对性之惑而以相对价值来对事物进行判断区分,这样必然产生价值歧视。而歧视本身就是有失公正的,也是不合道的。故而老子认为圣人应该认清这些相对的现象并超越之。这是老子“无为”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无为”就其字面意思来看,表示的是不做什么,即对万物的发展不干涉,不强加;《老子》在第二章中有“行不言之教”之语,老子认为作为一个好的统治者,不应该常常对人们发号施令,而应使民自为。这里的“无为”是不妄为,即不做有违“道”的事情。

第三,“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老子有言:“为而不争”。老子认为“无为”仍是要做事情,且要努力去做,但“无为”与“有为”的区别就在于“无为”是在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之后马上处下、不争、不居功自傲,在行为和心态上都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道”之所以可使万物作而不为始,也正是因为“道”具备这种“无为”的品质。所以,“无为”也是在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为无为”即循“道”而“为”。

第四,“无为”也是在表述一种不为而成的“天之道”,用老子的话讲,即“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无为”的这层含义表明“为无为”后的结果。依据“天之道”而为,必然是会得到“胜”“善应”“自来”等诸多好的结果的。这也是天之道对于万物的正向引导。

第五,“无为”既是顺自然而为,就表示按照万物之自然,按照物之性、物之情、物之理而为。注意到万物的差异性并依顺事物的个性去“为”的做法,是对万物本性的尊重。尊重万物之个性就是给万物以自由,所以“无为”中亦有尊重万物的差别性且给予万物以自由的涵义。

猜你喜欢
无为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智者老子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