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说明文的味道”

2021-11-03 09:09杨文静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整体性说明文

杨文静

摘要:说明文的教学,要把握好教材的实质,关注语言“理性”的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提升阅读和习作能力,让课堂散发出“说明文的味道”。

关键词:说明文;整体性;表达特点

《松鼠》一文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文范畴。笔者认为,《松鼠》这篇科学小品文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的“趣味性”特点,还应该重视表达的“理性”特征——“说明文”应该教出“说明文的味道”。

一、深入:把握单元教材的整体性,确定教法

(一)深入把握单元的教材内容

“说明性文章可以帮助读者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而采取多种说明方法则是为了将抽象、复杂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本单元安排的两篇精读课文,在说明性的语言风格上各有侧重:《太阳》一文是比较典型的说明文,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语言平实;《松鼠》一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活泼中不失理性”的语言特点更加鲜明。习作例文里的《鲸》与《松鼠》一文相近,都是描写动物的,语言风格则是集合《太阳》的平实和《松鼠》的趣味于一体,相辅相成。笔者将这三项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整合,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指导学生写出有“说明文味道”的习作。

(二)深入研究教材之间的关联,进行教材整合

本单元教学的落脚点是“表达”,让学生在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而《松鼠》一文,集中了学生的兴趣点。首先,写作的对象是小动物。小动物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话题之一,易于调动写作积极性。其次,第1自然段的写法生动活泼,与学生们自己的叙事写法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在这方面,学生能够较快适应,不易引起畏难情绪。但同以往历次习作相比较,不同点也十分突出,即本次习作要求在表达方面融入“说明文的味道”。《松鼠》的第1自然段,恰好可以教会学生抓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既写出“趣味”,又写出“理性”。

二、浅出:凸显说明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会学生表达

明确教学方向后,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呈现给学生,将“趣味”与“理性”变成具体的内容,让学生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

(一)感知《松鼠》第1自然段文字趣味性的特点

由于是第一课时教学,笔者将重点放在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上。

1.研读文本,使表达方法明确化

以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太阳》的语言特点作为对比参照,再通过截取布封《动物素描》中的语言,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作家布封的语言风格,容易产生“俏皮”“幽默”等感受,认为这样的文字很有趣。紧接着,笔者带领学生走进第1自然段,让学生仔细研读,请学生找一找:这段文字哪里让你觉得有趣?在反复的研读中,学生能够很快总结出“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这样四字词语连用的趣味;“尾巴像帽缨一样漂亮”的打比方的趣味;还有“躲、歇凉”的拟人修辞手法的趣味。于是,可以提炼出这一段落的语言趣味性法宝:特色词语+修辞手法+说明方法。

2.对比文字,使表达方法清晰化

要让学生能清晰地体会到科学小品文独特的语言特点,对比无疑是一个好办法:通过对比严谨的纯说明文语言,以及学生笔下的记叙性文字,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科学小品文不一样的“趣味性”。

(1)对比说明性文字,体会“有趣”。这一段落的有趣是大家公认的,此时结合本课课后题,让学生对比课文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相对应语言,说说感受。学生会很明显地感受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语言用了非常精确的数字,说明很准确,但是让人感觉太“冷静”了,更适合像“字典”一样去查资料用;而课文的语言生动活泼,更能吸引读者读下去。由此,科学小品文语言的“趣味性”就凸显出来了。

(2)对比记叙性文字,体会“有趣”。在以往听过的课中,大部分老师在这里便停下来,让学生试着去学习写法,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而结果呢,绝大部分学生写的语言还是跟三年级初次学习小动物时区别不大,写出来的语言风格仍然是记叙文的文体,丝毫没有说明文的特征。于是,在明确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趣味性”特征后,笔者增加了一个对比的环节,即对比学生写“松鼠外形”的文字,请大家看看,同样写得很有趣,区别在哪里?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多了说明方法”。笔者引领他们回顾了“说明方法都有哪些”“如果让你来描写松鼠的外形,你会在哪里加入其他恰当的说明方法”之后,再适时呈现习作例文《鲸》的外形描写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对说明文的趣味性语言特点更加明确。在实际教学中,在两种文体的文字对比时,甚至个别学生还发现,说明文写的是“一类”或“一个种群”,而记叙文写的是具体的“这一只”。这样的发现令人惊叹!

(二)探究《松鼠》第1自然段文字的理性特点

科学小品文(说明文)除了用说明方法来彰显它的语言特点,还有更加值得探究的“理性”的一面。

1.“有序描写”显理性

在明确了趣味性的语言风格后,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审视课文中对小松鼠各部位的描写,他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文中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是“从头到尾”“由整体到部分”。这跟从前学习写小动物时提到的“有序表达”是吻合的,在此需要再做强调,以保证学生在习作时表达的条理性。

2.“精准用词”显理性

除此之外,更为精准的说明文语言表达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请学生试着挑战:“找一找文中看似平常,却恰恰能体现说明文科学严谨性的文字。”学生在反复的品析和讨论中,可以发现“一直”“用前爪”“竖直身子”“常常”等词语,是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后,科学、精准的用词,是有“证据”的,从而再次明确:科学小品文(说明文)有传播知识的特殊任务,这些词语恰恰说明了科学家对待细节的严谨、对待大众的负责。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今后在阅读科学小品文时,除了接受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有趣,更对科学家产生敬意。

三、呈现:明确说明文的表达特点,学以致用

本单元同时是习作单元,单元语文要素需要落实在“学会表达”上,因此,在明确方法后,课上一定要给学生10~12分钟的现场写作时间,并且尤其重视写作之后的反馈指导。

(一)第一次反馈:针对语言表达的有序、有法

课上,笔者在与学生探讨了本课语言文字的“趣味性”之后,就马上安排学生运用“特色词语、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有顺序地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并及时进行了第一次反馈。在反馈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有法可循,不仅用有趣、有序的文字写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而且更加注重恰当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自己的文字片段里充满了“说明文的味道”,明显区别于从前写过的“记叙文”文体。

(二)第二次反馈:关注习作用词的精准、有据

笔者将第二次反馈安排在讲解本文“用词精准”这一环节之后,当场任意选取了一位学生描写的《布偶猫》进行文字指导。原文是:“布偶猫的脸型呈V型,但是头上的毛很长,很蓬松,使得它的脸看起来变成了圆形。”在出示了文字之后,很多学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特别是“看起来”一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肯定了大家的评价后,笔者带着学生用一系列问题再次审视这句话——布偶猫头上的毛长在哪里,是头顶上吗?有多长?为什么使得它的脸型看起来发生了变化?……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都明白了:布偶猫头上的毛其实是长在脸颊周围的,一直垂到前胸的位置,遮盖了布偶猫的下巴。笔者现场指导学生将这段话修改成为:“布偶猫的脸型呈V型,但是由于长在脸颊周围的毛很长,很蓬松,一直垂到了胸前,那圆圆的轮廓遮盖了它下巴的线条,使得它的脸看起来变成了圆形。”增加了“长在脸颊周围”“一直垂到胸前”“圆圆的轮廓”等词语,使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精准。这不仅是对学生本篇习作的指导,也是对学生用词准确基本功的再次夯实。

总之,说明文的教學,要把握好教材的实质,关注语言“理性”的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提升阅读和习作能力,让课堂散发出“说明文的味道”。

参考文献:

[1]王霖.说明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探析[J].宁夏教育科研,2006(03).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整体性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小学语文中年段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中年段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