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及分析框架

2021-11-03 22:55林元城,郑玉萍,安宁
旅游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流动性

林元城,郑玉萍,安宁

[摘要]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实践过程中日趋复杂的“人-人”“人-地”互动与邂逅,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政治地理话题亟待更多跨领域研究的介入。基于近年来国内外与旅游相关的政治地理议题的讨论日渐升温这一现象,文章梳理了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发展背景和脉络,指出了其缺陷和不足,提出了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框架,以期更好地将这一研究方向引介到国内旅游和政治地理学领域进行深化研究。文章认为,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讨论应从核心概念和观察对象入手,基于旅游和政治地理两个方面进行要素分析,并依据要素间的组合关联展开现象分析,从而搭建起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议程。在旅游与政治地理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不仅对国内外旅游和政治地理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还对游客旅游体验的优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研究的多元内涵挖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进而实现更深层次的旅游政治地理研究,深化理解旅游过程的政治地理意义。

[关键词]旅游政治地理;旅游邂逅;旅游多元化;日常生活;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1)10-0140-11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1.10.014

引言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旅游业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进入21 世纪,国际间联系的日益密切以及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旅游业不再局限于外事功能和展示国家形象[1],更多地开始向游客日常物质-文化体验转变,同时跨境旅游也成为日常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个体能够在惯常生活以外的空间进行旅游实践。旅游不再是少数群体的特权,中国旅游业逐步进入大众旅游阶段。旅游涵盖国家间、地区间的双向流动,随着旅游活动的日益频繁,其背后涉及的政治地理议题也日渐增多,例如旅游过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2]、红色旅游传递的国家叙事[3]、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西街现象”等[4];此外,跨境旅游带来的跨国主体博弈及其产生的多元影响等也备受关注[5-6]。国家间、地区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各类旅游过程中的政治地理现象都深刻影响着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体验和旅游行为等,成为影响地方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7]。

政治地理研究从古典地缘政治时期关注国家间的战略布局和政治博弈[8]到如今研究议题呈现“日常生活化”的趋势,其关注的尺度也在不断下沉,开始关注日常生活空间的政治地理现象。而旅游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其跨越边界到达异质空间的实践活动亦成为政治地理研究关注的重要话题[9]。同时,政治地理中关于边界、尺度、领域和国家等核心概念的讨论作为理解旅游中各种政治地理现象的关键,能够帮助旅游学科更好地解释旅游现象背后的机理,从而深化旅游学科的现象分析。然而,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却没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国内与旅游相关的政治地理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无论是在经验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空缺,虽然刘云刚和宋宗元对旅游地缘政治的研究进展做了相应的梳理与展望[10],但国内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范式尚不明确,难以有效地解释和解决旅游过程中的政治地理现象和问题。相比之下,国外学者虽较早开始关注旅游与政治地理的内在关联,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旅游地理的“地缘政治转向”(geopolitical turn)[11],以表示西方旅游与政治地理结合研究的进展与热度,但事实上国外关于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相关概念、分析路径等,也尚未有明确且具体的框架性或议程性讨论。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学科进展,本文通过梳理旅游与政治地理相结合的话题研究,尝试从跨学科的角度探寻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概念界定、分析路径和研究范式等,以期搭建起旅游政治地理的分析框架,从而为旅游相关的政治地理议题研究提供分析路径,以促进旅游研究和政治地理研究的跨学科融合。此外,如何解析中国旅游发展中的“政治地理”现象,需要引入政治地理学视角进行探究,本文强调重新审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政治地理内涵以构建起研究的分析框架和议程。从理论来说,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尚未有能够参考的分析模式,尤其是国内缺乏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相关讨论。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框架和研究议程的构建促进国内外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相关研究,回应日益频繁的旅游活动背后的政治地理议题。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在当下旅游日常化的时代,探索旅游与政治地理的互动及内在联系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体验的优化,同时亦发挥政治地理学科的现实作用。

1 与旅游政治地理议题有关的研究评述

旅游政治地理在诞生之初便注定是一个跨领域的研究议题。20 世纪70 年代,Matthews 指出,旅游领域的研究严重缺乏基于政治要素的分析与讨论,提出需要更多探讨旅游的政治意义的研究[12],由此开启了政治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领域[13]。例如,Johnson 通过爱尔兰国家公园的案例阐述了旅游作为一种商业交易蕴含的国家政治、文化传递,讨论了大众旅游的意識形态塑造价值,呼吁更多的地理学家参与到遗产景观的旅游政治研究中来[14]。随后,结合政治学和旅游业的研究逐步推广开来[15]。在此背景下,一批地理学者和旅游学者开始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开展旅游与政治地理的交叉研究,进而催生了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讨论,成为旅游和政治地理研究的重要领域。旅游政治地理议题(pol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法国地理学家伊夫·拉科斯特(Yves Lacoste)倡导以全球地缘政治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影响到许多旅游领域和政治地理领域的学者,与旅游相关的政治地理议题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初具影响力的话题[16]。然而,时至今日,这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仍然处于一种零敲碎打、体系欠缺的状态。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研究话题的零散和研究体系的松散。通过文献梳理,研究发现已有的旅游政治地理研究话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首先,局限于早期政治地理学对“政治地理”的狭隘理解(几乎等同于“地缘政治”),早期的旅游政治地理研究话题往往关注宏观层面的地缘政治环境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二战后,以古典地缘政治学说为代表的政治地理理论因其与法西斯主义的紧密联系一度陷入了沉寂。伴随着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地理学的复兴,新的政治地理学开始重新恢复其影响力。几乎在同一时期,以中产阶级为核心主体的大众旅游开始兴起。所以,在这一阶段,旅游研究与政治地理的对话主要聚焦于宏观尺度,讨论大规模的国际旅游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结,比如关注旅游与领域化(territoriality)的问题[17]。例如,Jaakson 探讨了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作为独立国家旅游业的复兴现象。长期的高压政治环境对旅游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扼杀,因此作者指出“后苏联时代”的全球地缘政治对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作为前苏联的成员国,爱沙尼亚在苏联解体后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并以此为基础着力塑造以跨国游客为主的国际型旅游业态[18]。此外,Richter 通过菲律宾、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3 个国家的经验案例证实了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对国家旅游业的阻碍。在凶险的地缘政治环境里,游客无法与景点建立有效的联系,政治上不稳定的地区也使得旅游业变得异常危险,但与此同时,旅游业又是国家展示其政治能力的表征,因此,国家权力的掌握者又需要采取一些动作来实现其旅游业的发展[19]。

其次,随着西方政治地理学理论的演化,尤其是批判地缘政治(critical geopolitics)理论的兴起,其关注的尺度开始下沉[20],旅游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随之微观化。批判地缘政治的核心是强调一种去国家化、去中心化的地缘政治分析框架,因此,它非常强调社会和文化的地缘政治逻辑,往往超越地缘政治的表象而去探讨其内因。在以批判地缘政治理论为代表的新政治地理学理论的影响下,21世纪初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往往将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等视为影响区域和地方旅游发展的重要地缘政治因素来分析。例如,Ooi 通过对比、分析哥本哈根和新加坡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发现两国之间的政治文化差异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适宜的政治环境很大程度上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政治文化则建构旅游体验的内在感受[21]。在这个框架下,关于旅游的文化政治也成为新的研究维度,Belhassen 等观察美国福音教徒到以色列的朝圣之旅,基于三角验证的方法揭示了朝圣者旅游被政治建构的过程,以色列政治团体以旅游来宣传意识形态,试图以宗教旅游的形式塑造在美国重要的政治力量,进而完成国家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利益诉求[22]。作者强调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对朝圣旅游体验的重要作用,并在大多朝圣旅游的经验案例中讨论了朝圣旅游的地缘文化倾向。政治文化的渗入使得旅游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地理话题,同时亦是旅游本质分析过程的重要方面。

最后,伴随着政治地理的日常生活化和旅游实践的大众化,笔者发现在旅游过程中个体的邂逅总是被政治地理话语和实践所建构,不仅是国家间和个体间,个体与国家间同样也存在政治与旅游的关系互动。因此,近年来的旅游政治地理研究也逐步延伸到与个体联系更为紧密的日常生活中来。群体、组织和个人在旅游活动中往往带有政治地理色彩,他们的旅游行为或是出于政治行为、政治话语,或是影响外交政策和地缘政治关系等[23]。Gillen 和Mostafanezhad指出,旅游的核心是邂逅(encounters),包括时间、身体和身份上的邂逅[24]。以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为例,其将时间上的邂逅表现为旅游过程中的多元政治文化相遇,比如由政府组织并通过历史的代入使得游客接受其政治愿景的设定,以实现旅游的政治化目的;以志愿旅游(volunteertourism)的具身实践为例来讨论身体的邂逅,因志愿旅游往往被冠以“人道主义”的标签在政治经济不平等的区域之间发生,志愿者以较高的“道德”姿态参与到本土性的实践中,并在与地方群体的互动中产生等级性的政治权力,因而,志愿旅游时常被批判过度强调旅游过程中的政治地理含义;最后,Gillen 等的研究还讨论了旅游过程中基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身份认同差异在旅游业塑造个人身份和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其中,国家的身份概念被赋予特殊的政治地理内涵[24]。

整体来看,旅游政治地理议题随着政治地理理论的演化以及不同时代旅游活动方式的变化也在不停发生变化,呈现出不断交叉和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研究的尺度也不断下沉,由早期的宏观地缘政治分析延伸到备受重视的微观日常生活分析。但是,当前旅游政治地理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足首先表现在其混淆了“政治地理”和“地缘政治”的概念,虽然这两个概念在早期政治地理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重合,但是在二战后二者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对于厘清旅游政治地理的研究主题、概念和对象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对于当前旅游政治地理研究来说,其研究话题非常零散不成体系,也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鉴于此,对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相关的研究主题、概念和对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厘清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从而有效地引导其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宗旨。

2 基于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框架

从旅游政治地理议题构成的要素根源来看,包含旅游要素和政治地理要素两个方面,同时各要素又分别囊括许多核心概念。因此,研究将从不同要素的视角凝练旅游政治地理议题中的核心概念,对其进行类型化和概念化,同时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通过现象分析梳理出议题的研究对象,进而构建出基于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框架(圖1)。

2.1 核心概念与要素分析

旅游要素源于生活实践的总结和观察,具有其特殊性[25]。William 和Lew指出,旅游活动的核心要素包括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互动、旅游动机(如娱乐、商业、教育、社会关系、健康和宗教等)、旅游的支撑性设施(如交通、住宿、消费市场、娱乐和景点设施等)等[26]。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心理层面作为新要素也逐渐被纳入研究考量的范围。尽管旅游要素在核心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核心概念的本质上看,旅游要素主要围绕游客、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3 个核心概念展开,进而抽象为人-地-物三者的互动关系。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人们因休闲、商业等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在目的地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旅行活动”。其中,游客作为旅游的行为主体,其体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塑造,尤其是文化政治对于旅游体验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成为理解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此外,旅游活动中的地理要素也是理解旅游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旅游过程中来源地与目的地间不断的“人-人”“人-地”互动建构了旅游身份和地方感知;而旅游产业是旅游空间分析的基础,具有历史性、纪念性和文化性的旅游设施形塑了有意义的空间,为旅游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也注入了地方的政治话语。因此,三者作为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共同构成了旅游要素的核心概念,亦是旅游研究的3个核心维度。

政治地理要素的讨论由来已久,1939 年Valkenburg 在其著作《政治地理要素》(Elements ofPolitical Geography)一书中指出,地理位置(location)、区域地形(relief)、边界(boundaries)、经济结构(economic structure)和殖民(colonies)等是政治地理重要的要素和概念。随着世界反殖民浪潮的兴起,许多新兴民主国家纷纷独立,国内外政策(policies)、流动性(mobility)等概念逐渐被政治地理所重视[27]。随后,不少西方政治地理学者指出,权力(power)、空间(space)、主权(sovereignty)和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等是政治地理议题所涉及的重要概念[28-30]。综合来看,在政治地理要素的分析中,主要包含了国家(state)、权力模式(modes ofpower)、现代性(modernity)、边界(boundaries)、秩序(order)和身份(identity)等6 个核心概念。具体而言,国家这一概念蕴含着主权、民族和治理等细化概念;权力模式则包括了霸权、领域、地缘政治和强权等内涵;现代性则囊括了许多新的政治地理思潮,如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移民等话题;边界的概念可从尺度、边境和区划来延伸;秩序的概念则是包括对暴力冲突、恐怖主义的和反国家主义的抽象化;而身份概念则包括了民族主义、公民权、后殖民主义以及非表征、性别关系[31]等。

就对旅游活动本身进行解剖而言,旅游是对边界的跨越并在过程中建构边界,在旅游过程中存在着政治结构和身份建构的过程[32],有必要从政治地理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同时,旅游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多元化身体实践,不同群体因各自的政治身份而被赋予差异化的旅游权利,进而体现在旅游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和区域不平衡。鉴于此,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在分析过程中,可从旅游和政治地理两个方面切入,关注旅游要素的核心概念,把握旅游的深层内涵。以旅游和政治地理的要素分析形式,利于相关领域的学者从自身学科出发,更好地剖析旅游政治地理议题。

2.2 主要研究对象与现象分析

旅游研究从来就不是某一学科的专属领域,旅游要素中游客、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政治地理因素的影响,例如游客在进行跨境旅游的过程中势必受到国家(地区)主体的主权限制,进而表现为旅游住宿、旅游时间的约束。20世纪80 年代,许多学者开始将旅游视作是一种广泛的政治实践,将旅游研究推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33]。旅游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地理议题,因此,在现象分析层面,通过旅游要素和政治地理要素的内在衔接,催生出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在游客、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与国家治理、民族和主权等国家要素的互动过程中便产生了系列性的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对象。同样地,游客、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与权力模式产生关联,进而表现在地缘政治关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再者,现代性的渗入使得日常流动的内涵更加丰富,旅游迁移越来越受到新政治地理思潮影响,并往往放置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边界、秩序对游客、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显著,日益频繁流动下的跨界旅游实践在跨界、建构边界的同时更关乎尺度话题,同时蕴含着旅游过程的主体冲突、旅游地的秩序问题。此外,围绕身份概念展开的旅游现象分析成为现代旅游实践研究的一大热点,关于旅游性别、权利和身份塑造的话题备受关注。诚然,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对象具有延伸性,本文所列举研究对象仅仅为目前相关分析的主要话题,未来研究能够依据核心概念的现象分析来拓展更多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旅游研究还是政治地理研究,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放置在整个大的地理学科背景下来讨论的,因此,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对象都是地理环境中的各类主体。受到地理学科背景的影响,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研究整体上遵循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注重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逻辑,强调演绎推理的分析方法,有着严密的科学推理过程和研究规范。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则广泛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两者在实证研究上都各有特色。正如在旅游研究中有研究采用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田野调查的方法探讨旅游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34],亦有利用面板数据建构经验模型,以证明更高质量的法律制度和更完备的产权保护制度对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35]。政治地理研究亦有类似的研究方法示例,例如Erdal 采用焦点小组的方法对挪威289 名高中生进行分析,以探讨挪威年轻人如何应对国家多样性并进行怎样的协商[36];Wicki 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支持了服务满意度与空间流动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以及空间流动性与城市依恋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而为市政改革提供参考[37]。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呈现与旅游、政治地理研究方法运用上相似的特征,但整体上对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更为频繁[38-39],旅游政治地理议题更多地采用民族志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探讨问题。例如,Connell 以朝鲜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方法讨论了旅游作为朝鲜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成为展示其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的“政治舞台”[40];又如Kim 等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影响中日两国旅游业态发展的因素,发现除了经济因素外,历史问题、国家双边关系、民族主义和国内政治等政治地理因素都对中日两国游客的流动产生很大的影响[41]。

2.3 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议程

基于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研究对象的现象分析,本文进一步梳理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议程,并选取其中5 个热点研究主题展开描述,结合具体研究案例论述研究议程的分析模式和关注重点等。

(1)旅游与国家治理。旅游活动的国家治理话题往往反映在日常旅游政治中,游客以旅游体验和旅游动机等为基点,与旅游目的地在个体间、国家间发生互动,形成旅游过程的文化政治邂逅。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倾向采用微观具体的视角,以代入式的研究论述方式来呈现旅游活动中的政治话题,包括游客与旅游地的文化政治身份构建[42]、跨文化冲突[43]、地缘政治情感[44]、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45]等。诚如Wilson 所言,日常旅游政治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自然景观和领土模型,纳入了空间和地点的自下而上的讨论框架,旅游参与者以身份邂逅的独特关系来构建旅游体验[46]。例如Germann 关注旅行者的美食体验,对食物、旅游者和消费之間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在许多旅游体验中旅行者往往想要接触当地的美食,并通过食物体验来提升旅游者的身份,同时还通过美食消费行为来建构世界公民的形象[47]。在讨论旅游活动的国家治理话题时,应关注旅游作为日常实践的邂逅过程,强调具身性和情感性,理解日常邂逅如何影响地方性治理。

(2)权力关系、旅游活动与旅游发展类型。权力关系的作用远不止政治方面,其已然逐步渗透到影响旅游的发展类型上。以贫民窟旅游(slumtourism)所代表的现代旅游方式便是这类典型案例。贫民窟旅游往往被视作非正式旅游,其所表征的非正式场所和非正式形象使非正式旅游得到一定范围的热议。非正式旅游涉及对经济结构要素不平等性的批判,潜藏着地区权力不平衡、地域安全性等关键的政治地理要素议题,这是由于与城市品牌形象相违背的非正式贫富差距景观往往隐藏潜在的政治问题[48]。Dovey 和King 以其拍摄的“贫民窟包围的双子塔”有趣影像暗含东南亚平民窟旅游中正式与非正式并列的反抗政治,其中,旅游景观暴露了贫富差异,而非正式形象则跨越了国家展示的品牌形象[49];在Bram 和Robert 的研究中,贫民窟则成为当地品牌的一部分,安全的非正式区居住体验成为旅游卖点,旅游業本身成为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并使其永久化[50]。非正式旅游体现人为化的城市中人们对真实性的追求,正如朝鲜旅游中,游客“窥探”不被允许观看的朝鲜普通群众劳动及其日常生活,并从这一非正式场景中得到新奇的感官体验[40]。这一或猎奇、或同情、或欣赏的复杂心理效应需与站在道德高地为对象国提供服务的志愿(道德)旅游相区分。进而,旅游商品化过程的结构性暴力在非正式旅游体验中得到探讨。

在全球化和新政治思潮的影响下,类型化的旅游产业不断出现,其中,遗产旅游和黑色旅游便是基于时代反思的旅游新现象。遗产旅游是基于具有文化性、历史性和纪念性的物质载体建立起来的,它通常由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发起,能够重塑游客对地方的想象和理解[24]。基于以上的旅游特性,遗产旅游通常被用来建构地方意义,尤其是国家等行为主体希望以此来实现政治话语的物质化表达,同时赋予遗产空间更多的涵义。黑色旅游(dark tourism)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已基本成熟,国际上关于“黑色旅游”的概念也有统一的界定,指一种游客前往死亡相关或者难以继承的遗产地点的旅游形式[51]。从本质上说,黑色旅游是建立在消费者需求上的旅游经济表现形式,并突出不和谐、政治的和历史的问题,进而形成一种对死亡、对集体的省思[52]。例如,有研究指出泰坦导弹博物馆(Titan Missile Museum)不仅是冷战政治的一个强有力的标志,也是美国全球霸权的一个有意的和持续的提醒,整个旅游观光过程都笼罩在“死亡阴影”的恐惧之下,通过展示美国如何用技术“阻止”核战争,表示维持核武器计划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和平计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强调了美国的地缘政治主体地位[53]。从此类旅游的本质上看,旅游发展类型的议题研究应关注时代背景,理解各类政治思潮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及其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并以溯源性的方式讨论旅游设立的动机与游客的精神追求,从而理解新型旅游过程中的文化政治。

(3)边界旅游。边界作为政治地理的关键要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国家间具有法律意义和主权性质的行政界限,另一方面是指文化和政治分化的界线,由于地理意义上的边界是非静止的[54],因而围绕边界的建构与解构是边界旅游(border tourism)的关注点。边界旅游并非一种旅游形式,其更多的是探讨政治边界与旅游间的关系。诚然,旅游通常需要跨越政治边界,而边界则往往作为一种“障碍”影响了旅游的通畅性与体验感[55]。例如,Stoffelen 等在研究中指出跨国和国内边界的建立是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阻碍,并以德国-捷克边界的案例来分析跨境旅游存在的政治问题,作者发现无论是德国境内还是捷克境内,旅游项目的开展通常是成功的,但跨国旅游项目却因地方的政治利益和权力博弈而受阻,因而强调政治协作在跨界旅游开展上的必要性[56]。因此,边界旅游研究应从边界的影响和作用来分析边界的解构或建构过程,尤其是跨国旅游的边界话题更为多元和复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作为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输出国,中国的边界旅游备受关注,涌现了不少以讨论中国边界旅游的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研究。例如有研究关注中国西双版纳与缅甸勐拉的边界旅游变化过程,将边界旅游划分为3 个阶段,并分析了其中的权力结构演变过程[57]。从政治地理的边界要素分析边界旅游时应当从理解边界的“双重性”入手,尤其是文化和政治分化界线的讨论值得更多的实证研究。此外,在研究跨国边界旅游时采用国家尺度的平面数据结合多样本分析,能够把握边界旅游的宏观-微观尺度的结合。

(4)旅游与秩序:志愿(道德)旅游的兴起。在旅游目的地政治秩序建立过程中,志愿旅游作为一类具有政治秩序内涵的话题备受关注。志愿旅游(或称道德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已经成为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市场之一,引起了国内外旅游和政治地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志愿旅游逐渐形成了一类典型的旅游政治地理研究议题[58-59],但国内关于志愿旅游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分析志愿旅游的分析框架和研究逻辑对国内外旅游政治地理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志愿旅游被认为是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到日常生活环境以外的地方去帮助有需要的人[60],或是指出于各种原因,有组织地、自愿地参与到帮助社会某些群体减轻物质贫困或参与到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活动中的游客[61]。国外在志愿旅游概念的界定上基本形成一致性的见解,志愿旅游研究以旅游体验这一旅游要素作为重要关切,关注志愿旅游背后的内在矛盾,特别是压迫和解放、依附和反抗、霸权和代理等矛盾上,因此,在研究志愿旅游时需要以批判性的视角来分析[62]。例如,Butcher 批判性地重新审视了志愿旅游与全球公民的关系,指出国际间志愿旅游或多或少地受到政治目的的影响,从而对志愿旅游获得全球公民身份这一标准目标产生怀疑,诚然,作者并不反对志愿旅游本身,而是批判性揭示了在一个民族国家的世界里,全球公民不可避免地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63]。此外,亦有不少研究指出志愿旅游的政治化问题,从而主张需要更多包容、关怀和情感元素的注入[64- 65]。Gillen 和Mostafanezhad 也表示,志愿旅游研究需要分析作为志愿者的游客与受助人或环境之间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同时需要评估旅游主客体的政治地理关系,关注旅游邂逅中的情感、身体和经济消费等方面[24]。

(5)身份与旅游实践。旅游过程中的身份话题是旅游政治地理议程中的重要部分,其关注旅游所生产的身份认同和权力关系,并注重多元群体旅游权利的表达。长期以来,政治身份和权力关系一直是政治地理学不可忽视的要素,而旅游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视作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66],但越来越多的人在跨境流动方面受到监管、控制和限制,从而引发关于旅游权利的讨论。签证过程时常受到个体身份、种族等因素的影响,游客流动的便利性也因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严格的边境管理制度而受限,因此护照一定程度上给了公民旅游的权利,但其绝非赋予了公民跨越国际边界的权利,从而形成了全球旅游业态与地缘政治的矛盾[67]。此外,少数特殊群体的旅游权利尤其值得关注,包括这类群体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和地缘政治话题。正如Stephenson 指出,在欧盟旅游中少数族裔群体的旅游经历和旅游体验正受到种族主义的限制,虽然政府和许多非政府组织强调这种带有种族偏见的社会政治是不可取的,但在欧盟境内仍有抵制少数族裔公民旅游的运动,因而呼吁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以保护大多数特殊群体合理且正当的旅游权利[68]。因此,在讨论这类议题时,需要从旅游所形塑的身份角度切入,关注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本在旅游过程中的作用。此外,从权力话语来深化旅游权利的分析,广泛的旅游权利到少数、特殊群体的旅游权利,群体的身份认同与塑造,旅游过程的权力关系都将是旅游与政治地理研究的契合点。

3 结论与讨论

3.1 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范式及分析框架

旅游政治地理议题是跨旅游学和政治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也是目前国内亟须引入并讨论的国际学术研究热点,界定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范式并建构起分析框架,对促进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尚不存在明确、统一的界定,但从旅游和政治地理研究的定义上来看,旅游政治地理议题便是以旅游为行为实践载体和案例讨论中心,从中探析与政治地理相关话题之联系和内在机理的研究。受到旅游研究和政治地理学的共同影响,旅游政治地理议题整体上以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为主,关注局部与整体、重视因果逻辑关系,从具体的研究案例抽象出背后的逻辑连结,并强调逐步推理的过程,是具备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研究范畴。本文关注旅游要素和政治地理要素的核心概念内涵,从要素分析和现象分析的角度尝试建构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分析框架。总的来说,本文建构的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分析框架是对已有研究的凝练提升,以期促进旅游领域和政治地理领域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的国内旅游政治地理研究提供参考。就研究的现实意义而言,随着旅游成为常态化的社会现象和大众日常化的生活方式,旅游研究呈现多元化和日常化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外旅游中的跨文化冲突、认同缺失和群体权利抗争等问题引起学界普遍关注,亟须结合政治地理学视角和理论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促进国内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为旅游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提供解决策略。放置在更大的尺度和背景下来说,伴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人数和频率的显著增加,旅游不仅是个体的休闲方式,以游客身份所建构的旅游过程更关乎区域、国家形象和认同等的塑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发挥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研究的经世致用之能。

3.2 分析旅游政治地理議题时常见的问题及说明

在分析旅游政治地理议题时常见的问题有:(1)采用分析方法不得当,导致对与旅游相关的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停留于数据表面或是限于现象描述,应根据具体议题选取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在研究方法应用上虽然较为丰富,但其依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是带有情感和意识的个体)往往适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在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适宜采用相关分析和模型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以此实现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研究的科学化。(2)研究范式混乱,采用其他学科的分析逻辑。从国际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基础学科或领域来看,无论是旅游研究还是政治地理研究都是放置在社会科学思维下的分析逻辑,因此,在引入国际旅游政治地理议题进行本土性研究时,应当遵循符合其本身学科性质的研究范式。(3)未做深入式的研究积累,缺乏对旅游过程和旅游体验的关注。旅游作为一项日常化的活动,其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因此在讨论旅游政治地理议题时应着重关注旅游过程中旅游参与者的实践活动和价值认同等方面,以充分的深入式研究调查来把握旅游与政治地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内在逻辑。

3.3 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分析框架的注意事项及应用建议

在应用旅游政治地理议题分析框架时需要注意以下3 个方面:(1)厘清旅游与政治和旅游与政治地理这两个组合的关系,勿将旅游与政治相关的研究视作旅游政治地理议题。诚然,政治学和政治地理学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两者是有差别的,具体而言,政治学更多地是从战争、政变、恐怖主义和政治体制等方面探析对旅游的影响[69],而政治地理采用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去探讨与政治相关的话题,强调地理环境与政治之间复杂多元的关系,从而与旅游过程所体现的空间性和流动性更契合。(2)关注旅游政治地理议题要素间核心概念的关联性。基于旅游要素和政治地理要素的分析模式是理解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重要方面,探索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绝非简单地将旅游和政治地理要素间核心概念进行组合拼接,分析过程中需把握要素间核心概念的互动关系,进而才能深入理解旅游实践中的政治地理议题。(3)理解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研究立足于旅游现象分析。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对象产生于现实旅游实践中,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框架为理解这些研究对象提供思考方式,因此,需要溯源旅游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分析时应关注现象中旅游和政治地理要素是如何运转并作用于研究现象,两者的联系应纳入整个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分析框架中,从而完成旅游政治地理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勇, 程玉. 改革开放40 年旅游业发展的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J]. 旅游学刊, 2019, 34(1): 3- 5. [YANG Yong, CHENGYu. Discussion forum of China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experience of Chines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40 years sinceReform and Opening-up form[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1):3-5.]

[2] 李志伟, 赵志峰. 现代旅游语境中的认同[J]. 旅游学刊, 2019,34(7): 46-59. [LI Zhiwei, ZHAO Zhifeng. Identity in the contextof modern tourism: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SSCI journalpublications[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7): 46-59.]

[3] 谢爱良, 刘佳. 中国红色旅游研究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视角[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 36(5): 537-543.[XIE Ailiang, LIU Jia. Review on domestic red tourism academicresearch: Based on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J]. ResourceDevelopment & Market, 2020, 36(5): 537-543.]

[4] 楊昀, 保继刚. 阳朔“西街现象”的形成机理分析——旅游地发展中的游客理性消费与政府“无为而治”[J]. 地理学报, 2016,71(12): 2199-2211. [YANG Yun, BAO Jigang. The formation ofthe“West Street Phenomenon”in Yangshuo: Touristsrationalconsumption and the governments non-interfering governancein guid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t destination[J]. ActaGeographica Sinica, 2016, 71(12): 2199-2211.]

[5] DRAGOUNI M, FILIS G, GAVRIILIDIS K, et al. Sentiment,mood and outbound tourism demand[J].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 2016, 60(9): 80-96.

[6] GHOLIPOUR H F, TAJADDINI R, AL-MULALI U. Doespersonal freedom influence outbound tourism?[J]. TourismManagement, 2014, 41(4): 19-25.

[7] MOSTAFANEZHAD M, NORUM R. Towards a geopolitics of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6, 61(11): 213-267.

[8] AGNEW J. Political Geography: A Reader[M]. London: EdwardArnold, 1996: 1-2.

[9] WEAVER D B. Geopolitical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tourism[J].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010, 35(1): 47-53.

[10] 刘云刚, 宋宗员. 旅游地缘政治研究进展与展望[J]. 热带地理,2019, 39(6): 931-941. [LIU Yungang, SONG Zongyuan. Progressand trends in tourism geopolitics[J]. Tropical Geography, 2019,39(6): 931-941.]

[11] MOSTAFANEZHAD M. The geopolitical turn in tourismgeographies[J]. Tourism Geographies, 2018, 20(2): 343-346.

[12] MATTHEWS H G.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political sciencere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5, 2(4): 195-200.

[13] MATTHEWS H G, RICHTER L K. Political science and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1, 18(1): 120-135.

[14] JOHNSON N C. Framing the past: Time, space and the politicsof heritage tourism in Ireland[J]. Political Geography, 1999, 18(2): 187-207.

[15] POIRIER R A. Political risk analysis and tourism[J]. 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1997, 24(3): 675-680.

[16] MIHAI C K. The geopolitics of tourism in Romania.[J]. KnowledgeHorizons-Economics, 2017, 9(2): 68-71.

[17] TAYLOR P J. The state as container: Territoriality in the modernworld- system[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4, 18(2):151-162.

[18] JAAKSON R. Tourism in transition in post- soviet Eston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3): 617-634.

[19] RICHTER L K. After political turmoil: The lessons of rebuildingtourism in three Asi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 38(1): 41-45.

[20] IDE T. Critical geopolitics and school textbooks: The case ofenvironment-conflict links in Germany[J]. Political Geography,2016, 55: 60-71.

[21] OOI C S. Contrasting strategies: Tourism in Denmark and Singapor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3): 689-706.

[22] BELHASSEN Y, SANTOS C A. An American evangelicalpilgrimage to Israel: A case study on politics and triangula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6, 44(4): 431-441.

[23] BHANDARI K. Tourism and the geopolitics of Buddhist heritagein Nepal[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9, 75(3): 58-69.

[24] GILLEN J, MOSTAFANEZHAD M. Geopolitical encounters oftourism: A conceptual approa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 75(3): 70-78.

[25] 林章林, 程智. 黃山市旅游要素空间结构与旅游环境的耦合关系[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 39(2): 94-98. [LIN Zhanglin, CHENGZhi. Study 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structure oftourism elements and tourism environment in Huangshan city[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0, 39(2): 94-98.]

[26] WILLIAMS S, LEWLA. Tourism Geography: Critical Understandingsof Place, Space and Experience[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2015: 1-27.

[27] TAYLOR G. Elements of political geography by Samuel VanValkenburg[J]. Economic Geography, 1939, 15(2): 212.

[28] COX K R, LOW M, ROBINSON J. The SAGE Handbook ofPolitical Geography[M]. London: Sage, 2008: 1-14.

[29] MUIR R. Political geography: A New Introduction[M]. London:Macmillan, 1997: 1-5.

[30] AGNEW J. Political Geography: A Reader[M]. London: Arnold,1997: 1-9.

[31] GALLAHER C, DAHLMAN C T, GILMARTIN M, et al. KeyConcepts in Political Geography[M]. London: Sage, 2009: 1-22.

[32] FLINT C. Political geography: Context and agency in a multiscalarframework[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5): 627-636.

[33] HARRISON D. Tourists, mobilities and paradigms[J]. TourismManagement, 2017, 63(12): 329-337.

[34] LI T E, CHAN E T H. Diaspora tourism and well- being overlife-cours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20, 82(5): 1-12.

[35] GOZGOR G, LAU C K M, ZENG Y,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the legal system and inbound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 2019, 76(5): 24-35.

[36] ERDAL M B. Negotiation dynamics and their limits: Youngpeople in Norway deal with diversity in the nation[J]. PoliticalGeography, 2019, 73(8): 38-47.

[37] WICKI M, GUIDON S, BERNAUER T, et al. Does variation inresidentsspatial mobility affect their preferences concerninglocal governance?[J]. Political Geography, 2019, 73(8): 138-157.

[38] RITCHIE B W, BURNS P. Tourism Research Methods: IntegratingTheory with Practice[M].Wallingford: Scopus, 2005: 1-5.

[39] 胡志丁, 王豐龙, 安宁, 等. 洋能否为中用?西方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发展的借鉴与反思[J]. 地理研究, 2020, 39(2): 217-231.[HU Zhiding, WANG Fenglong, AN Ning, et al. An foreigntheories be used in China? Reflections and references on thedevelopment of Western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geopolitics[J].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0, 39(2): 217-231.]

[40] CONNELL J. Tourism as political theatre in North Korea[J].Political Geography, 2019, 68(1): 34-45.

[41] KIM S, PRIDEAUX B, TIMOTHY D. Factors affecting bilateralChinese and Japanese travel[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6, 61(11): 80-95.

[42] GIBSON C. Geographies of tourism: (Un)ethical encounter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0, 34(4): 521-527.

[43] KOCK F, JOSIASSEN A, ASSAF A G. The xenophobic touris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9, 74(1): 155-166.

[44] JANSEN S. After the red passport: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the everyday geopolitics of entrapment in the EUs[J]. The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2009, 15(12):815-832.

[45] LEE S, JEON S, KIM D. The impact of tour quality and touristsatisfaction on tourist loyalty: The case of Chinese tourists in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5): 1115-1124.

[46] WILSON H F. On geography and encounter: Bodies, borders,and difference[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7, 41(4):451-471.

[47] GERMANN M J. The cosmopolitan mobilities of culinarytourism[J]. Space and Culture, 2007, 10(1): 77-93.

[48] AGNEW J A, MAMADOUH V, SECOR A, et al. 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Geography[M]. Chichester:JohnWiley & Sons, 2015: 1-9.

[49] DOVEY K, KING R. Informal urbanism and the taste for slums[J]. Tourism Geographies, 2012, 14(2): 275-293.

[50] BRAM B, ROBERT F. Destructive creation: Capital accumulationand the structural violence of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Tourism, 2017, 25(5): 651-667.

[51] STONE P R, HARTMANN R, SEATON T, et al. The PalgraveHandbook of Dark Tourism Studies[M]. London: Springer, 2018:1-20.

[52] STONE P R. Dark tourism and significant other death. Towardsa model of mortality mediatio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 39(3): 1565-1587.

[53] MILLER J C, DEL-CASINO V J. Negative simulation, spectacleand the embodied geopolitics of tourism[J]. Transactions of the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018, 43(4): 661-673.

[54] SOFIELD T H B. Border tourism and border communities: Anoverview[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6, 8(2): 102-121.

[55] TIMOTHY D J. Political boundaries and tourism: Borders astourist attrac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1995, 16(7): 525-532.

[56] STOFFELEN A, IOANNIDES D, VANNESTE D. Obstacles tachieving cross-border tourism governance: A multi-scalar approach focusing on the German-Czech borderlands[J].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 2017, 64(5): 126-138.

[57] GAO J, RYAN C, CAVE J, et al. Tourism border-making: A politicaleconomy of Chinas border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 76(5): 1-13.

[58] MOSTAFANEZHAD M. Volunteer tourism and the popularhumanitarian gaze[J]. Geoforum, 2014, 54(7): 111-118.

[59] CATON K. Taking the moral turn in tourism studies[J].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 2012, 39(4): 1906-1928.

[60] MCGEHEE N, SANTOS C. Social change, discourse, andvolunteer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2(3):760-779.

[61] WEARING S. Volunteer Tourism: Experiences that Make aDifference[M].Wallingford: CAB International, 2001: 1.

[62] MCGEHEE N G. Oppression, emancipation, and volunteer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 39(1): 84-107.

[63] BUTCHER J. Citizenship, global citizenship and volunteertourism: A critical analysis[J].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017, 42(2): 129-138.

[64] SIN H L, OAKES T, MOSTAFANEZHAD M. Traveling for acause: Critical examinations of volunteer tourism and socialjustice[J]. Tourist Studies, 2015, 15(2): 119-131.

[65] GRIFFITHS M, BROWN E J. Embodied experiences ininternational volunteering: power-body relations and performativeontologies[J].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2017, 18(5): 665-682.

[66] BREAKEY N, BREAKEY H. Is there a right to tourism?[J].Tourism Analysis, 2013, 18(6): 739-748.

[67] BIANCHI R V, STEPHENSON M L, HANNAM K. Thecontradictory politics of the right to travel: Mobilities, borders &tourism[J]. Mobilities, 2020, 15(2): 290-306.

[68] STEPHENSON M L. Travel and the‘freedom of movement:Racialised encounters and experiences amongst ethnic minoritytourists in the EU[J]. Mobilities, 2006, 1(2): 285-306.

[69] 唐志明. 旅游政治的政治學分析[J]. 旅游学刊, 2006, 21(7): 83-90. [TANG Zhiming. On the politics analysis of politics of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7): 83-90.]

Topics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Pol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

LIN Yuancheng1, ZHENG Yuping2, AN Ning3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2.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199, 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y/Center for Asian Studie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nationa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have become mo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cross-border touris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behind cross-border tourism and its diversified influences.

As tourism becomes a normal way of life, the“human-human”and“human-land”interaction/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practic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s well, which contains a wealth of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topics and is in urgent need of more cross-fiel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exploration on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 in China, both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discussion on political geographic issues related to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en heating up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comb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political geographic issues related to tourism, points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propos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better introduce to domestic tourism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scholarship to

deepe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scussion of political geographic issues related to tourism should

start with core concepts and observation objects, analyze elements based on two core aspects (i.e.

tourism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conduct phenomen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o as to buil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issues of tourism related political ge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the analysis

of tourism political geographic issues is not only of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m research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research, but also plays a positive gui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optimization of touriststourism experience, and the diversified

connotation mining of tourism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ross- field issues is

clarified in order to develop an agenda for the political geographic issues related to tourism, achieve a

deeper level of tourism- political geography research, and then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significance of the tourism process. Finally, when analyzing the topics of pol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 correct analysis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to avoid the analysis stay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data or limited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henomenon.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topics.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the confusion of research paradigms,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politics and tourism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do not regard research related to tourism and politics

as tourism political geography issues. The research needs to do in- depth research accumulation,

focusing on the travel process and travel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evance of the core concepts among the elements of pol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 so as to understand

that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ourism phenomena.

Keywords: pol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 encounters of tourism; diversified tourism; everyday life;

mobility

[責任编辑:刘鲁;责任校对:王婧]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流动性
美联储缩表、全球流动性与中国资产配置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组织成员流动性对组织学习中知识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