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民歌鉴赏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素养

2021-11-03 12:49卞澜
启迪·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卞澜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贯彻优秀人才的培养,借助音乐教育实施美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本文在分析民歌特点与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民歌鉴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价值,并阐述了如何根据民歌鉴赏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歌鉴赏;民歌艺术;音乐素养

众所周知,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称得上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然而在教育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传统的音乐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教育改革中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迎合课程改革深入,音乐教师要分析目前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障碍,在教学中明确目前音乐学科教学的不足。以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全面发展为核心教育理念,发现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但是在讲解民歌时发现很多学生对民歌呈现出反感的态度,一方面学生觉得民歌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学生更欣赏流行音乐。教师要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通过音乐课程的开展,摆脱学生不正确的学习观念,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借助民歌艺术,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充实。

一、分析民歌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民歌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又属于广大群众的艺术流派,它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艺术,具备歌曲的特点。民歌的形成方法与众不同,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口传文化艺术。取于地区家乡话声调加工的民歌声调,不但为当地文化贴上地区的标识,或是区域文化传播以及日常生活变化的历史真实写照。音乐赏析教材内容中列出大多数为纯天然民歌,即在我国各族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在坊间普遍广为流传的纯正的民俗音乐,其音乐质朴感人至深,真正深入。

第一,民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最密切的联系。民歌的作者是广大群众,是这些人在长时间的工作、生活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活、表达情感、表达信念而创作的。过去,劳动者被夺走了把握文化艺术的支配权,不识字、更不明白谱,但他们却用口口相传的方法编唱着音乐。第二,民歌是即兴表演创作、在口头上流传而逐步发展的,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流传过程是合而为一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即兴表演创作,在编创的过程中演唱、流传。第三,歌曲具备简单、质朴、形象、灵活的特点。民歌的歌曲短小精悍,大多数以单乐段为单位,单乐段不断而组成分节歌的结构形式在民歌中有非常大的占比。民歌的声调大多数具备浓厚的乡土味和地方色彩,它与家乡话密切融合,歌曲表现生活化,方式灵活,没有确定的格律,对各类不同的内容、词、演唱场所有较强的适应力。

二、弘扬民歌艺术,焕发音乐课堂魅力

发扬中华民族音乐艺术,让其容光焕发魅力的魅力,是教师的重任。民歌音乐教育是承传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方法,根据学校这一教育平台,教师设计民歌音乐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紧密结合,能够完成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学生素质的提高。每一个人都生于文化艺术摇篮,吸吮民俗文化精神而发展。每个学生都会歌唱民歌,了解民族音乐,不但是对民族音乐的承传,也是对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方法,让中华民族音乐容光焕发新的活力,这是教师不能推脱的义务和重任。

例如,在学习《我的祖家是歌乡》时,教师向学生展示高山族民歌的特点,与学生一同分析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这首歌感兴趣,并对民歌艺术产生兴趣。教师首先展示高山族的风土人情,借助短视频向学生展示高山族独特的音乐和舞蹈,然后让学生在音乐和舞蹈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不同的音乐和舞蹈形式,表达了不同的情感或传递了不同的信息,这让学生对高山族的民族有所了解,对他们特有的文化艺术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高山族民歌。在播放之后组织学生一同分析这一首民歌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舞曲,从歌曲中高山族人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以及高山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看出这首歌属于欢乐舞曲。虽然由单乐段结构组成,但是却带有欢快、活泼的情绪,而且给人强烈的舞蹈性。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就情不自禁的摇晃身体,教师不必限制学生的动作,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正襟危坐,而是让学生选择在聆听这首歌时合适的舞蹈动作表达。再根据歌曲的学唱和歌曲的表演,学生对民歌的了解更胜一筹,对民歌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入。

三、应用民族音乐,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民族音乐是学习传统音乐的关键,学习民族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民族音乐是传统音乐中历史悠久的音乐,皇宫音乐、文人墨客音乐和宗教信仰音乐通常是对民族音乐改革、吸收和精美化的结果。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作为在我国音乐文化艺术关键的构成部分,其具有更为充足的中华民族感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民族音乐的教学环节中,能够凭借其民族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如今家乡山连山》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会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唱好这首民歌,二声部合唱也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然而,这首歌不仅要求学生的唱功有所进步,更强调学生能够从这首歌曲中感受到孩子们天真淳朴活泼的性格以及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具备民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好钢琴多媒体和口风琴。首先,借助口风琴练习学生的气息,让学生吸气身均匀吐气,并根据歌曲简谱进行发声练习。对着村庄唱山歌之后,村庄传回了哈哈的笑声。教师从这一笑声中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歌曲的歌词来分析笑声来自谁。这首歌围绕妈妈和孩子的一段对话,母女俩之间的对话虽然被处理为歌词内容,但是在歌唱时应该凸显出母亲和女儿的不同语气。如女儿的部分应该是欢快跳跃的情绪。在发声时位置应靠前,配合天真活泼的表情。母亲和女儿的笑也有所不同,这点可以引导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出来,不用教师过多强调。借助音乐中传递的情感,无论是在经典作品的聆听中有所感受,还是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带领下用口风琴和钢琴参与到歌曲的表演中来,都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首歌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的情感。

四、渲染民歌感情,体现丰富的音乐形式

民族音乐作为民间精粹,其内容丰富,因而,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教师要融合不同的音乐方式开展目的性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呈现音乐绚丽多彩的一面,进而让学生赏析不同民族音乐的美。在探讨中,学生能够在课堂互动交流、课下梳理的环节中,体会民族音乐之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提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支配权,尤其是让学生探索与演出不同的民族音乐,在和睦的学习气氛中去真正掌握民族音乐,以音乐之美作为引导,深入了解民族音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民族音乐情感诚挚,相比别的传统音乐,具备唯美悦耳的节奏、多种多样的风格、乡土气息独特浓厚的特点。可歌可泣的文化感染力以及昂然充沛的活力,促使民族音樂摆脱狭小审美观的拘束。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感情获得熏陶的同时,能够培育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审美观,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展民族音乐采风活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信心,塑造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校风,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的能力。

总之,民歌的鉴赏与分析必须体现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认准民歌本身的教育意味,结合其承载的某一地区人们的情感以及表达的信念感等等,对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审美观越来越包容、健康,能够在民歌中收获良多。

参考文献:

[1]万敏. 中小学音乐教学艺术性民歌教法论析[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6):19-20.

[2]李洁. 怎样培养学生欣赏民歌艺术[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1(2):140.

[3]王清珍. 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初探[J]. 新课程, 2016(8):64.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