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2021-11-03 14:13陈芳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陈芳芳

【摘要】笔者首先叙述了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在实际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再谈及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对学情把握不足、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兴趣不高和阅读能力不足,再针对问题罗列了几个教学实践案例,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开发学生语言潜能,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运用学生的精彩观念,在教室中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文化体系,全面培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精彩观念 以生为本

从笔者从教后一直追求三维目标到近几年探究核心素养,如同从3G升级到4G,且向5G过渡,是一次质的提升,理念和实践的飞跃。笔者认为一直以来落实阅读教学不够“大气”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自从接触到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资料,采用统编教材后,低段的阅读教学改观更为明显。十几年来,笔者大部分时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近几年记录了近几年如何积极学习、研究语文核心素养,结合信息技术,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轻负高效地完成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等诸方面的实践心得。下面就依托实践所得谈谈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在实际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素养是要让受教育者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来描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并强调其整体性,也是为了进一步凸显语文学科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也是依据学科特征对原有的“三维目标”作了进一步整合和完善。以前在把握阅读教学重难点时,就是为了突破重难点而进行教学设计,现在笔者更能把教学出发点放在学生身上,更关注生本,尤其是面对低段的学生,会先思考这是否是儿童化的语言,是否符合低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能给学生留下怎样的正能量等等。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几千年前孔夫子就倡导“因材施教”,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更应该让教学多元化,让阅读教学更加丰厚,学生学习更加幸福。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无论是教学的方法怎么多,都无法满足每一个鲜活个体的需求,教学中总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下面我谈谈这两年低段教学中遇到的些许困惑。

不够了解低段的学生,学情把握不足

前几年笔者教学小学高段语文,习惯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行为习惯等,刚

接触这批低段学生,又面临包班(现在工作的单位是要求一年级班主任语数包班),且学生来自好几个省份,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情比较复杂,个别学生有浓重地方口音十分难以适应使用普通话。在阅读教学时,笔者较难把握难易程度。

学生识字储备有限,阅读阻力大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批新生除了极少的几位学生识字比较多,其他的由于不认识字,需要花较长时间拼读、查字典、等教师教等。识字量的不足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推进。

(三)审美偏向图画书,对文字的兴趣不高

学生不管识字还是阅读都还是偏向有画面的图片,很难长时间热情地阅读和安静地阅读。

(四)阅读思维不够发散,阅读能力较弱

本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多忙于生计,对学生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有坚持让学生听故事的很少,能引导学生在课余阅读的更少。

三、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几个实践策略

面对一届新的低段学生,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边摸索、勤创新,下面具体说说几个实践案例。

多渠问卷知学情

开学初有面谈学生了解学情,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情,在课堂上会通过提

问了解学情,课后也尽量找时间找学生聊天,二年级时班级里放了一个信箱,鼓励学生给教师写“留言条”等,一直保持与学生的沟通能及时调整阅读教学的进度、方法等。

日积月累存汉字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每个孩子在个人行动的冲动、迫切愿望和推进的倾向

方面是不一样的,但是无疑每个孩子都有着向上向善的力量,有着成长与行动的潜能。关键是我们父母和教师要学会发现,耐心呵护,提供各种条件和刺激,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坚定、坚持、勇敢和勤勉的个性。”早自习上带读生字卡片是学生十分想争取的任务,在选了一个“小老师”,后面的“小老师”就让读得认真的人担任,每天5-10个字宝宝和几十个词语让学生们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另外有些家长比较喜欢用手机软件给学生学习的,笔者推荐过“熊猫博士识字”、“儿童认字”等。

(三)唱跳读画激兴趣

1.配乐朗诵乐读

一年级时务必重视幼小衔接,一些课中操会出现在阅读教学的儿童上,可穿插动作表演的有《上学歌》、《小兔子乖乖》、《剪窗花》、《小白兔》、《影子》、《谁会飞》、《春节童谣》,其中儿歌还可唱,其中的《剪窗花》配的动作为:

小剪刀,手中拿,(做出剪纸的动作)

我学奶奶剪窗花。(做两手互勾的老太太动作)

剪梅花,剪雪花,(花和下雪的动作)

剪对喜鹊叫喳喳。(手变成两只鸟嘴巴互对)

剪只鸡,剪只鸭,(尖嘴巴的鸡和走路摇摆的鸭)

剪条鲤鱼摇尾巴。(双手合十鱼游的样子)

大红鲤鱼谁来抱?(拥抱的动作)

哦!再剪一个胖娃娃。(手打开,强调胖的动作)

2.巧用道具趣读

笔者上教研课《江南》时,从准备上教研课开始,在翻阅文本觉得对《江南》情有独钟,而且觉得因为是老教材里没有的,很有挑战性就定下了这课,在参加市小学语文新课程第二次专研训活动时笔者听了这节课的公开课,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和教师的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第一次的试教过程中,可能是本校的孩子和上公开课的学生差异大,笔者的教学设计内容偏多,侧重点不够突出。同事们给的评价是面面俱到,但各个环节都不落实不到位,如写字、新字词的教学等。经过修改后,第二次上课内容的编排上合理很多,原来的评价语和学生的互动等优点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不过还是有些不足之处:在指导“精读课文第三至第七行:体会小鱼的快乐”时,笔者先让学生体会小鱼的活动,原来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但是效果不算太理想,可能先踏踏实实地先教学“间、东、西、南、北”把诗句读熟再去体会效果会更好。但是活动的效果还是有的,如学生在扮演荷花、荷叶、小鱼的过程很开心,读的时候不觉得是负担,而是快乐的事情,创编的过程学生除了有了拓展学习的效果,对文本本身的巩固也效果明显,有些学生这么读着读着就会背了。唱的环节十分顺应学生的特点,学生很有兴趣,乐在其中,而且有意犹未尽之感,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很喜欢这样的环节的。

3.自主作画深读

在教学《青蛙写诗》时,学习活动一学习正文中指导读第一小节时笔者引导青蛙写诗发生在一个下雨天,画简笔画雨,用两朵白云圈住课题,再画了几笔雨,然后教学雨点儿、淅沥沥和沙啦啦,简笔画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再配合动作指导朗读,效果十分不错。在学习活动二中,在听绘本故事《鼠小弟和音乐会》中,巩固了标点符号的运用,也让学生在愉快的听故事中明白了小道理还扩充了知识面,对绘本资源的开发、运用,一直是笔者尝试放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探索。在引导欣赏儿童诗《晚安,小宝贝》,此作品是笔者指导一位一年级小作者发表在《金华日报》的作品,学生在读到“妈妈对肚子里的小宝宝说,老妈要睡觉了,晚安,小宝贝。我对肚子里的小宝宝说,老哥要睡觉了,晚安,小宝贝。爸爸也来凑热闹说,老爸要睡觉了,晚安,小宝贝。”时,有些孩子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这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诗歌兴趣。

笔者在班级群中向家长推荐过听、看故事比较好的“咔哒故事”、“喜马拉雅儿童”等,听是输入,能帮助学生输出——读,对阅读有一定帮助。

(四)多元阅读提能力

低段阅读能力更侧重于朗读表达能力、想象理解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唯有在课堂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侧重,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高速有效运行。

1.整合教材

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我拓展了《让课文遇见小古文》中的《曹冲称象》让学生在学校排练好回家表演给家长看,有些用心的家长觉得扫二维码可以听录音学古文就可能拓展到课外。曹冲称象的时候曹冲7岁,骆宾王作《咏鹅》时七岁时,“司马光砸缸”的主人公司马光七岁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当延伸到这些时学生就有了學习的榜样,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笔者向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推荐《可爱的鼠小弟》、《我有友情要出租》等,平时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经典诵读》等,在学生后半个学期鼓励学生们做读书笔记,可摘拼音、词语、句子或画插图,班级图书角、学校读书吧在中午和课间均对学生开放。班队课的展示环节有学生诵读《弟子规》、讲故事。从一年级开始,我会利用早自修前半个小时播放《细雨蒙蒙》的录音,一周播放一课,鼓励学生背诵,背诵过关的可以加盖“已背书”章。二年级的学校经典诵读学生展示了《诫子书》,实践活动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步步有效提高。

右图是学生在钉钉班级群中的一次朗读、背诵作业的数据分析,此功能的强大在于系统自动打分,评价客观、公正,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能让教师快捷、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用“已背书”章换“阅读存折”,再用“阅读存折”记录每次的阅读书目和阅读时间,量化课外阅读。在寒暑假放假前,学校会倡议学生积极阅读,开学初评出阅读小达人。

2.家校连接

有书上说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在《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提到:作为改革第一年的课题,是要把学校里大多数的教室变成能让学生情绪稳定、相互间能够诚恳、亲热地发言和倾听的教室。有时会因为某个学生虽然不常发言,但是有所思的时候会愿意发言而高兴,不让过于爱表现的学生“激动”,告诉他慢慢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更好,也鼓励不怎么举手发言的学生多思考,如果笔者觉得他在思考也请他发言,尽量每节课都有和同桌说一说等合作学习的环节。这样的阅读教学势必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不管当不当班主任,都会觉得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建立家校联系会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只要双方都各自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将合作变成现实,而且让家长参与学习会让家长更理解学校,学生变得更听话,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学习,有专长的家长也可参与到教学中,学校将重新成为“学习共同体”,在一次一次的交流互动中,家长和教师的关系更融洽,那么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一定也更良性发展。新教材中增加“和大人一起读”的用意应该也是这样的设计意图。

达克沃斯描述了一个过程:从尊重每一个人观念的独特性,到强调直接接触现象,再到通过揭示学科和进入世界而保持事情的复杂性,最后到日常世界中寻找意义。其起点是尊重每一个人观念的独特性,这就是笔者要从源头做起的重视学生的精彩观念,要“以生为本”,通过阅读教学,多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开发更多学生语言潜能,给学生尽可能多展示的机会,并运用学生的精彩观念,在教室中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文化体系,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2003-1版。

[2]《精彩观念的诞生》,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版。

[3]《欢迎来到一年级》,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1版。

[4]《教育:创造无线可能》,青岛出版社,2020-1版。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