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告别

2021-11-03 14:13马乐燕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辅导危机环节

马乐燕

一、前言

心理工作至今,经历了两次重大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第一次发生在2010年6月,高二(9)和(8)班跟往常一样在操场上体育课。老师布置同学们慢跑热身,没过多久噩梦般的事情就发生了,班级里性格积极开朗,超受同学欢迎的朱同学笔直倒下,嘴吐白沫,身体不停地抽搐,看到此景,同学们一阵慌乱,赶忙跑去叫老师,据同学们事后的描述,那一刻真的被吓到了。不过最终还是传来了朱同学永远离开人世的噩耗。当同班同学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片愕然,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起相信是真的,后来情绪也变得复杂,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在教室、在操场或在寝室,同学们总是忍不住地哭,那一天整个班级都弥漫着哀伤的气息。第二次发生在2017年10月,高一(5)班一位女同学早自习铃声刚响就从5楼一跃而下,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不一会儿整栋教学楼都陷入了恐慌和不安。经过了解和确认,原来这位同学早先已经被医院确诊为双向抑郁障碍。虽然都是严重的校园死亡事件,却是两种不同影响,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现将两种危机事件的团体辅导方案进行讨论,分别将2010年事件简称为A事件,2017年事件称为B事件,本文将对两次事件危机干预过程中的班级团体辅导进行对比和讨论。

二、两次事件的理念阐述

A事件发生时,班级处于悲傷的情绪中,很多同学感到悲痛,眼泪止不住的流,舍不得同学离开,不愿相信这就是真的,不过惧怕的情绪不多。所以针对A事件,处理的重点是哀伤情绪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的情感。一般哀伤心理的发生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震惊与否认。忽然听说同学死亡,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感到震惊,会接受不了同学死亡的事实,班级同学忽然离开了大家也会让朝夕相处的伙伴感到不适应。2、面对与瓦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挣扎,才会确认同学死亡这一事实,初期的时候会出现思念、恐惧、抑郁、内疚、焦虑、忧伤等心理。3、接纳与适应。最终选择接纳同学已经死亡这个事实,重新审视自我与死亡同学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进展顺利就会重新与班级同学建立新的关系。心理危机干预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快让同学们与班级同学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所以活动首先围绕着表达内心情感,并得以宣泄情绪,让复杂的情绪得到疏通和理解,然后就是通过回忆曾经的过往,以追悼会等方式让学生跟逝者进行一个告别仪式,通过仪式让当事人有机会去表达自己没来得及说的和做的,放下心中的遗憾和不舍,接受事实;最后,通过加固生命这个环节,让亲历这场悲剧的同学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用全心的态度,积极迎接以后的生活,珍惜与人的相处。

B事件发生时,班级学生的感受会更复杂,关系好的朋友会哀伤;关系一般的同学会感到沉重和压抑,以及对心理问题如抑郁的疑惑和恐惧;本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问题会被激发甚至有几位同学出现自杀倾向,班级里当时出现3位同学有严重的心理反应,两位同学抑郁发作,一位同学焦虑发作。事发后,县里专家当天就对班级进行危机干预,可以感受到事件对那个班级的影响是一种弥漫性的,似乎大家都不愿意说太多,也不知从何说起,但内心深处总是压抑,不明言说的难过。这次事件里面除了要处理哀伤情绪,还要避免恶性事件再次发生。不过,最主要还是要处理让班级走出消极情绪的阴霾,正常的开展学习生活,重新获得活力。所谓水涨船高,只有一个班级的基本面积极向上,充满生气,也会减弱其他同学的消极情绪。当恶性危机事件突然来临时,很多人都是一脸懵,情绪、思维与身体都会出现僵硬的现象,整个人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也没有任何情绪,但却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B事件主要是怎样引导同学去表达自己的感受,逐渐去理解自己的感受,并整理好自己的思绪,以及对抑郁的正确理解,最后激发积极情绪。个别出现严重心理危机情况的同学可做个别辅导。

三、反思

首先,谈一下两次辅导的共性:

危机干预前要与学校领导、班主任取得联系和沟通,不要私自行动,及时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召开会议行政、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会议,了解具体情况,确定目击者、同桌、好友、室友名单,确定危机干预方案,并对这些对象进行逐一访谈身心反应,对出现应激反应的同学要进行疏导,或与家人取得联系。

2、辅导时应营造安全的氛围。老师的态度要庄重,尊重每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同学情谊,甚至是负面想法和情绪,让学生感到他们所有的表达都是安全的。

3、两次辅导都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正能量上,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度过危险,转危为机,更热爱自己、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其次,两次事件处理的些微不同之处:

1、两次虽然都是校园死亡事件,但B事件较A事件影响更恶劣。A事件当时学生只是觉得很哀伤,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也就淡忘了。但B事件让全校师生都陷入了恐慌,有些本身心理健康程度不佳的同学更加严重,事发后同班级有2位同学抑郁发作,另外班级有3位同学抑郁发作。班主任和老师也显得草木皆兵,学生稍微有些负面情绪就会担心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会不会自杀。

2、A事件辅导时应避免陷在悲伤里。首先,请同学分享的时候应注意次序和对象的选择。比如宣泄情感环节中,可以先请有触动,但还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同学分享,最后再请情绪反应比较大的同学分享,否则整个现场可能会是一片嚎哭,班级更加陷在悲伤里。第二、忆往昔环节可以请同桌、室友、好朋友或死对头分享与他记忆最深刻的生活片段。告别环节和为生命加固环节可以请写得比较正向的同学进行分享,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3、B事件辅导时应打破沉闷和死寂。事情发生的第一天下午进行过一场辅导,当时学生很少有表露出负面的情绪,甚至有些同学还是蛮兴奋的,当时他们的情绪是懵,似乎不觉得发生了什么,也分享不出什么。所以后来的辅导里增加了造句这个环节,有指向性的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事件的感受,生理反应带动心理,帮助他们宣泄和梳理事情对自己的影响。

参考文献: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浙江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M].宁波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辅导危机环节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停电“危机”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