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目标角度探究小学生美德培养策略

2021-11-03 14:48徐春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生策略

徐春红

【摘要】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础:一是以科学、技术和经济进步为代表的物质基础,二是以价值观、态度及国民看待他人和自己方式代表的道德基础。同时,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取决于在建设现在和辉煌未来的道路上,保持其崇高价值观和原则的程度,核心是加强提升文化价值和国民道德水平。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阶段已将实践活动纳入课本,结合国家政策层面的“双减政策”全国范围内推行,足以说明当前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学以“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观念。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生;美德培育;策略

前言: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正确引导人的社会习惯,比如帮助他人、温柔、尊敬长辈和老师,这些良好的习惯使人类成为良好品格的人,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气、自由、平等、尊重等等,培养学生成有道德、自律的人;同时,良好的美德教育,会使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好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表现得温和恭俭,具体在学校学习的表现,体现在可以按时完成作业以及课前预习,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由此,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美德培养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小学美德培养现状浅析

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美德培养现状,落实在一线教育工作者教学阶段的效果不一而足。首先,教师队伍存在着教育观念守旧,对新的教育理念认知不够等问题。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因当时国家物质水平有限,教师只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教育,以此在课堂上孕育了一批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伴随时代的发展,加之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当前的教育局面日新月异。以前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小学教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生家长送小孩上学,由于学生家长缺乏文化知识水平,让孩子“读书”,读“好”书,中华民族的文化让家长有天然的思想认识,甚至出现家长“我的孩子不好好读书,老师你就给我打。”的言论[1]。可见,小学美德培养,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落后存在历史原因,成为如今小学生美德培养正面临的关键问题。而且,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是知识与文化的输出者,学生是接收知识与文化的学习者,课堂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媒介,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因为教师在主观意识上缺乏对学生美德培养的必要性,即使顺应教育部门政策的号召,也疲于应付,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现象,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落后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包括我们的学生家长,还有我们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仍然秉承传统“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思想[1]。相信伴随我国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做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改变。

二、小学生美德培养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现状,加强小学生美德培育建设,历史赋予了美德培育不一样的意义。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未来中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更为更加复杂的国际局势。而数字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应用,让学生有更多接触“不可控信息”的机会;据大不列颠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牛津大学社会学调查《中国‘防火长城’下00新世代翻墙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浏览境外非法网站的人群正在年轻化,出现初高中学生,甚至出现小学生的现象。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缺乏理性的判断,很容易被境外网站不良信息所影响。除此之外,更加多元化的00后群体,相比90后一代,学生成长的家庭条件相对更加优渥,因此他们的个性特点更加突出,爱恨更加分明。基于此,加强当代小学生的美德培育,有针对性展开“00新世代”群体的美德教育势在必行。如今,“00新世代”显然更加依赖从网络获取信息,网络新媒体很多网络热词、红词、网红基本都是由青少年发现,并慢慢形成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00新世代”对网络的关注更加频繁,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更加强大;因此,相应地在教育层面加强小学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2]。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美德培养的教育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特别是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小学美德教育不能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因为美德培养的教育是基于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刻意引导,不但益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益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而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开展美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爱国意识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由此,在学生小学阶段展开有针对性的“美德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三、小学教育美德培养的三维目标实施策略

在我国,不管是教师、学生、家长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美德培育工作的带来很多问题与挑战,且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与独特的教学方法;由此,笔者从小学教育阶段所有课程角度出发,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以及教育三维目标理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觀,三个方面结合的设想,提出关于小学开展美德培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具体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转化教育观念,由知识技能学习深入到美德培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虽然仍占据着小学教育阶段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当前,小学生的美德培育已经逐渐成为基础的目标指向。根据新课程教育指导方针的要求,小学阶段教材的编排已经将实践活动纳入到课本内容当中,同时,国家层面的“双减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这些都在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为小学美德培养提供了夯实的政策支持基础。由此,以往只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学习培养的教育观念,必将逐渐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而我们小学教师队伍,则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逐渐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学生美德培养的重要性,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能够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由知识技能学习深入到美德培养[3]。

在实际操作中,作为小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积极践行“双减”政策,在课堂教学中减少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做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美德的培养。为此,小学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文本,探寻其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美德培育的渗透点,同时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网络上相关的教育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地向学生渗透美德教育,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有效培养并发展小学生的美好品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发掘新的教学模式,形成美德培育参考路径

在三维目标教育理论下,“过程与方法”被设为第二目标,指向“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过程和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双减),“自主、合作与探究”是此维度目标的关键词,也即在学习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的培育。由此,在小学生美德培育的实施路径上,以往的教学案例,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而及时研究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美德培育的教学模式,形成在各科教学中的参考路径,显然迫在眉睫。

例如,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各科美德培育的实施路径,可充分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实践活动,组织游戏活动。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对游戏活动有极大兴趣,小学可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美德培养融入实践活动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通过游戏促进学生对美德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制定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说,选用一些通常需要学生们自己动手参与,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且有实践意义的规则,并在游戏开始前向学生阐明相关的规则,并通过游戏形式使学生们能够严格遵循这些规则。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同时还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加强学生的美德教育,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组织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共同协作和与同学和谐共处[4]。再如,教师还可以在音乐课程中开辟学生美德培育的新路径。在实际操作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有美德教育意义的歌曲,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美德教育。这样学生不仅会对课堂教学活动更有兴趣,同时还能实现针对学生美德思想的教育。而且,以音乐教学的方式展开美德教育,学生们在主观意识上并不认为他们实际上不是在学习,这样还会提高美德培育的实效性,促使具有美德教育意义的歌曲会长时间保留在学生的记忆当中,从而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可以无意识地把音乐中的美德思想践行于其中[5]。此外,教师需要选择具有美德培育价值的歌曲,如可以塑造学生性格、良好品行、积极向上等美德的歌曲,传授给学生,并可在班级学生掌握之后,每次在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合唱这首具有“美德”培育意義的音乐,然后在开始课程教学。这样能促使学生在脑海中更深刻记忆该歌曲,并在日后的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歌曲的美德内涵引导自身的行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中渗透美德培育

在三维目标教育理论下,“情感态度价值观”被设为第三育人目标。这一育人目标指向,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相应的教育,进而发生向好的转变。基于此,小学教师应在各类知识教学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各种各样的德育教育因素,从而得出一些零散而不成体系的道理来[6]。例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一题一例、一图一表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比如说,在教学“时、秒、分”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时间概念之后,让他们默数自己的心跳,或者是组织学生读书、写字以及拍皮球等等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从自身的感官体验中,有效感知时间的长度,了解一段时间长度中,自己可以做多少事。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用古人关于珍惜时间的诗词,以此促进学生的情感转变,进而教育他们学会珍惜时间。再如,在语文教学中,基于新课标编纂的新教材,十分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如利用课文中的一词一句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说,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沈柔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春末夏初时期,西湖的晴天和雨天不同时间段的景色,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结束语

教育界的先辈,对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美德培育的有效策略研究,积极探索,矢志不渝,为我辈后继者开辟了道路。以上,是本人根据我市教育届先辈实践、学术研究总结的经验,结合笔者教学中遇到,以对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美德培育的有效策略研究的一些探索,如有不正之处,还望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蔡雄英. 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 好家长, 2019, 000(013):59-59.

[2]刘文荣. 基于"互联网+"视域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小学段实施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51):1.

[3]邵建华, 孙国华. 新时期有效推进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特色模式研究与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6):4.

[4]杨怀学, 龙庭海. 立足新时代 着力建设"德·道"学堂———泸州市大北街小学传统美德特色学校创建之路[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05):165-165.

[5]赵一彪. 新时代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策略[J]. 文学教育(下), 2020(6).

[6]李宇韬. 数字时代教师能力提升的四个维度[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0, No.30(06):76-79.

猜你喜欢
新时代小学生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我是小学生
Passage Four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