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策略

2021-11-03 15:10陈雷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重音朗读课文课外

陈雷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各学段的阅读目标都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言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家都在强调朗读的重要,强调朗读作用,但是对朗读的安排比较随意、简单化。其实,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在主导着人们——多读总没有坏事,多读反正有好处,所以,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就是在整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路读过来,教师也用了比较多的朗读方式要求学生读,读完,分析完,文章就讲结束了。但却看不太出每一次朗读所起到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证读书时间

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在初读课文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課文,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学生读不熟就不能开讲。当前的语文教学,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初读环节往往只是走个过场,仅仅让学生粗粗读一两遍,甚至有的学生一遍都读不完,就进入讲解阶段,直奔“考点”而去,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有效的。

而在讲读阶段,更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我们的课堂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默读来解答时,或者通过朗读来进一步理解时,或者通过反复读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时,往往学生还没读什么,可老师已经急了,他怕学生的读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完不成任务,所以草率叫停,让学生作答,由于学生没有充分的读,当然回答不出让人满意的答案。通过不停地引导,学生才被生拉硬拽到老师的思路上。于是教师不停地讲,反复的讲,硬性地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的大脑,教师自己累,学生学得也烦。岂不知如果让学会充分地读,学生理解得透彻,不用讲太多就已经到了教学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也很快乐。

2.提升语文教师朗读水平

“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课文朗读时,先让学生听录音,把语音读准,停顿读好,然后再做好范读,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然后,学生看着课件画面,也模仿老师读起来了。长此以往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只有对朗读的课文内容真正理解了,才谈得上表达出它的思想感情;理解得越深刻,表达的才越准确。反之,没有了解课文内容以及认识课文的生字,学生根本不可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因此,我们要想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时就必须指导学生认识生字词以及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为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4.会运用朗读技能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是朗读好的基础。但是,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还是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所以,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1)语调。语调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很大。像“啊”这个字,念的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重一点、轻一点……就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情态:犹豫、坚定、高兴、悲哀、轻松、沉重……每篇课文有个基本语调——基调。

(2)速度。根据课文的内容,决定朗读的速度。一般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读得快一些,庄严、沉痛、平静、悲伤的内容要读得慢一些。在一篇课文中,速度也是有变化的。

(3)重音。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的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

(4)停顿。这里说的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作的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一种特殊意义,可以延长和缩短停顿时间,还可以不按标点停顿。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时,为了增强感染力也可以变化停顿时间。

5.拓宽朗读的内容

要学生善朗读、会运用,单靠坐在课堂内训练是不切实际的。正所谓“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我们必须结合生活这一宽广的舞台, 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得以“大展拳脚”, 从而使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提高课外阅读的技能。

(1)从课外读物中,学会朗读

小学生如果郁于书本知识,那么知识面就狭窄了,不便以学习语文获取语文知识,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课外朗读一些中外名著,如中国古典四部小说《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傲慢与偏见》等,可选择地朗读那些精彩的部分及段落。可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或者是表演,适当给获胜者发一些奖品或进行表扬。经常让学生从课外资料中找一些写得精彩的语句,当堂诵读,让其他同学得到学习和欣赏,以便激励学生争先恐后阅读课外名著,提高朗读的能力,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

(2)在生活实践中,训练朗读

例如: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地打工, 他们和爷爷、奶奶在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对于某些家用电器、日常用品、药物等, 不知道怎样使用, 这时就是让朗读有“用武之地” 的大好时机了。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有效期限等, 把获取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如此学以致用, 既帮助家里解决了问题, 给学生增添了一份成就感, 更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学语文、善朗读的好处,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更高涨了, 这比任何表扬、鼓励都更有效。

此外,有一种实践中比较少见但很重要的做法是,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它们各自适宜的文本特点。儿童的语言有一个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的过程。进入学龄期之后,儿童的语言已基本实现了这种转化。但即使是成年人,在遇到不熟悉的阅读材料或者非常困难的问题情境时,也常常出现自言自语这种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的过渡形式。这被解释为一种“出声的思维”。对于经验和知识贫乏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朗读的过程也可以成为一种“出声思维”的过程,帮助他们对文字和语句进行理解和记忆。对已经掌握默读技巧的中、高年段学生乃至成人而言,当遇到不熟悉或内容复杂的文章或段落,或因为理解困难而无法集中注意的时候,他们还是需要通过朗读,借助声音和听觉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和进行有效的思考。

猜你喜欢
重音朗读课文课外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重音和语调
《青铜葵花》选段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