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麻阳:机制创新突破易地搬迁困局

2021-11-05 16:52刘建华陈娟华
小康 2021年30期
关键词:麻阳搬迁户易地

刘建华 陈娟华

“十三五”我国开启重大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带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貧困群众脱贫发展。通过中央和各地政府全心全意为民服务,2020年底,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并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转入以后续扶持为中心的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对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工作正有序有力推进,让脱贫群众“搬出来”之后,“稳得住”、“能致富”。

“‘十四五时期,将督促指导各地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大力促进搬迁群众就业,立足县域经济培育壮大安置点后续产业,深化社区治理,持续提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拥抱新生活,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说。

选址建房,让群众“搬出来”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于2016年开启了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当地群众生活在深山、石山、高寒、地质灾害易发地、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生产资料匮乏,基础设施薄弱,脱贫致富难度大。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的重大专项扶贫工程,对推进全县协调发展和扶贫攻坚具有重大作用。

“十三五”时期,实施易地搬迁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居住、交通、通信、就医、上学等生活环境,有利于搬迁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有利于恢复迁出地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优化贫困地区城镇布局、提升城镇化水平,对于加快推进全县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小康麻阳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搬迁联席办煞费苦心,安置点选址更是慎之又慎。麻阳坚持把科学选址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中之重,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突出“四个靠拢”,重点向县城、中心镇、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人口聚集、配套完善、有产业基础的区域进行选址布局。

麻阳县皮林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位于一个村落,近年来,政府不断完善道路、水、电、路网等基础服务设施,改善当地群众的居住、生活、生产环境。从2016年起,这里接收了15户62名群众,他们原本住在大山之中,通过搬迁,有了新家,还走向了山外的大世界,外出务工、发展柑橘、种植优质稻,不断探索新发展,获得新幸福。

选好址,更要建好房。麻阳始终合理规划设计搬迁安置房,既考虑住房面积达标,更要确保住房功能齐全,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在麻阳易地扶贫搬迁各安置点可以看到,水、电、路、气、网、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全覆盖,场地标高、道路宽度、容积率、垃圾处理等各项指标控制到位,县城、集镇安置点还建设了标准污水处理站。

2017年,村民谭显清从大山之中搬到谭家寨乡楠木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破败的土墙房子搬到150平方米的小区楼房,他感到非常幸福:“我以前住在山里面,路上弯多很陡峭,从县城回去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中间小路车开不进去,需要走路回家。住到城里面,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谭家寨乡楠木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12户贫困户搬迁安置在这里,分配给贫困户的房子红瓦砖墙,宽敞又明亮。安置点水、电、道路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这比以前居住的地方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谭显清说,搬到这里,迎来了幸福新生活。

选择安置点是易地搬迁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选好安置点位置,全县易地搬迁联席办牵头,组织国土、规划、环保、林业、扶贫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综合考虑拟建地地理环境、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就业方便、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生产生活和教育需求等)、建设准备、安全隐患、土地性质、工程造价及产业就业等情况,逐一对全县规划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反复比选,36个集中安置点选址全部优中选优。

安心住,稳得住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2020年以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新时代县域警务决策部署,以创新基层治理和防控化解风险为落脚点,全力做强保障、做实管理、做精服务,积极构建具有麻阳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麻阳县委、县政府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三级联建,四支队伍进社区精准精细开展服务”体系,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挂帅,相关县直部门、乡镇和社区等40多个负责人单位为成员的龙升社区后续工作提升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后续帮扶工作。

龙升社区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龙池村G354国道旁,距离县城约1公里,现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966户3742人。因安置区居民来自全县18个乡镇,人员相对复杂,涉稳风险和管理难度较大。从山村搬进城区,龙升社区不断探索社会综合治理,做好有效衔接,努力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在龙升社区,有一个“乡亲菜园”。每天都可以看到居民在早上扛着锄头哼着歌去种菜。年逾60岁的郑云大来自黄桑乡石坡田村,他做农活几十年了,虽然来到城里,他却没有不适应,他可以在社区分给他家的菜园子里随意耕种。“跟在老家的时候一样,地里种点土豆、白菜、葱。”他平时在小区当保洁员,下班后去干农活,种菜上班两不误。“种的菜都是自己吃,多的再拿去卖。”

麻阳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副主任张高云表示,不少群众住进新房,实现了就业,但“进城买根葱嫌贵”,种地务农的习惯依然难舍。为了让搬迁户住得惯、能融入,易地扶贫搬迁“乡亲菜园”工程应运而生。龙升社区为安置点入住对象,按户均30平方米配备蔬菜种植田地,用地由政府分配提供使用权。“‘乡亲菜园一方面为大家节约了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让搬迁户故土难离、乡愁难解的情绪得到释放。”张高云说。

猜你喜欢
麻阳搬迁户易地
麻阳:织牢反腐倡廉“防护网”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浅谈麻阳县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