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冷却角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2021-11-05 21:08陈瑞林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钢丝离合器传动

中图分类号:U46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由于提升整车动力性等原因,发动机功率逐渐加大,加上排放法规的升级,特别是国六排放的实施,发动机散热量越来越大,原有常规的横置散热器冷却形式无法满足大功率发动机的散热需求。客车大功率发动机散热器的传动较多采用角传动电磁离合器方式,原有角传动轴布置方案为角传动安装在底盘车架,采用钢丝减振垫连接。根据市场反馈,该安装结构不牢靠,常由于钢丝减振垫开裂、支架松动等造成角传动器损坏,需开发新的安装结构解决问题。

1角传动结构市场问题反馈

某市场上运行的一批公交车,在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原车冷却系统采用的角传动电磁离合器安装有松动现象。用于角传动器安装的减振垫损坏,导致角传动器失衡,损坏风扇叶及散热器总成(图1)。

经过分析,原有结构中风扇角传动器采用钢丝减振垫安装在底座,底座又被固定于底盘车架上。钢丝减振垫本身为缠绕型,压缩及扭转后容易脱落或损坏;而角传动器安装底座直接安装于车架上,也容易受到发动机振动影响;另外再有风扇运转时的振动影响,最终导致角传动器高速运转时晃动严重,风扇叶就会与护风罩干涉而断裂。

2优化设计结构

2.1优化角传动与电磁离合器结构形式

常见的角传动电磁离合器有2种:一种为角传动器与电磁离合器一体式结构,为独立的2个部件;另一种为角传动器与电磁离合器分体结构。该车采用的是角传动器与电磁离合器一体式结构(图2),角传动器与电磁离合器集成于一体,电磁离合器布置在角传动器的输入端。这种一体式结构的质量较大,对安装支架的结构要求较为严格,对安装减振垫的刚度及硬度要求匹配也比较严格。

为了避免大质量角传动器的安装影响,重新优化角传动布置结构,调整为角传动器与电磁离合器分体结构(图3)。电磁离合器与角传动器分离,为2个独立的安装部件。电磁离合器与中间过渡皮带轮集成在一起,可将传动力提前切断。

发动机起动时,离合器是处于分离状态,传动到角传动器部分是永磁铁力作用下的低速转动,因此受力很小、较柔和,对齿轮箱的冲击振动较小,大大提高角传动器和传动轴的运行寿命,而减少了冲击振动的风扇运行也较为平稳。

2.2角传动器整车安装结构优化

根据现有车型的市场反馈故障分析,导致风扇断裂甚至散热器损坏的原因是钢丝减振垫缠绕结构不可靠,减振性能也没有橡胶垫隔振效果好。由于實车散热器结构及强度的影响,无法把角传动器集成于散热器一体式安装,该情况下,角传动器只能维持单独安装于底盘车架上。

另外受风扇启停及运行的扭矩影响,应避免角传动器产生的振动传导于整车上,也避免发动机振动直接传递给角传动器,角传动器安装支架需要安装减振垫。同时,针对车辆的售后,为了便于维护人员操作,需要重新开发新的橡胶减振垫替代钢丝垫进行安装,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

减振垫的选用及安装要求较为严格,其安装间距也不宜太小,根据角传动器厂家安装推荐,角传动器输出轴向减振垫安装间距不应小于125mm,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大安装间距,保证角传动器运行平稳。该车方案为更换橡胶减振垫的同时,优化了底座安装支架,实车更改后暂无异常问题反馈。

2.3集成于散热器一体式结构推荐

针对市场反馈的问题,逐一排查我司其他车型安装,后续优化为角传动电磁离合器安装于散热器本体上,组合一个散热总成。然后整个散热总成安装于整车上,可以有效利用散热器本身的减振垫进行减振(图5)。对角传动器来说,减少减振垫的安装,可避免性能不佳或者减振垫老化影响角传动器本体的运行,避免造成风扇磨框、风扇损坏或护风罩损坏等现象。即优先推荐采用该种布置结构。

3结论

后置客车大功率发动机进行布置时,由于整车发动机舱的空间限制,散热总成只能采用纵向布置,此时风扇的传动装置需采用角传动冷却形式。通过市场的反馈,角传动器集成于散热器一体式布置结构较为优化,运行可靠平稳,为后续新设计车型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陈瑞林,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客车设计。

猜你喜欢
钢丝离合器传动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手动挡车起步出现了焦糊味是离合器片烧了吗?
坚朗五金获得“传动器及门窗结构”发明专利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新型自动张紧带传动一齿轮传动可靠性优化设计
钢丝上的笑声
正确使用钢丝清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