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小微企业政务环境诉求分析

2021-11-05 23:22张梦会任冬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小微企业

张梦会 任冬梅

【摘  要】论文从疫情期间小微企业面临困境的现实情况出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就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和在政务环境的推动下小微企业恢复状况这2个方面展开调查。论文讨论分析了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对政务环境的诉求,并提出了优化小微企业政务环境的相关建议,为相关部门完善当前政策或为小微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进而有效优化营商环境。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during the epidemic,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wo aspects, namely,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o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the recovery statu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demand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on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pidemic,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policies or formulate targeted policies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the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關键词】新冠疫情;小微企业;政务环境

【Keywords】COVID-19;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government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F276.3;D6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0-0118-03

1 引言

小微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空前规模的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巨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小微企业。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相继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许多重要举措。2020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标志着我国营商环境制度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营商环境既包括硬性营商环境,也包括软性营商环境,即政务环境。硬性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软性营商环境是企业安心发展的关键,这要求政府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政务服务满意度、政策享受情况、办理业务的便捷度等方面。

许多文献对政务环境展开了研究,如刘红珍等(2017)在研究中提出要正确把握地方政府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包括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方向,缺位与越位、扶持与引导2个关系,优化政务环境、实行差异化扶持、破解融资难题3个重点[1]。马冉(2019)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详细地论述了企业对于政务营商环境的需求偏好、政务环境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政务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2]。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目前关于政务环境的研究中,多为政策建议方面的定性研究,或者是在研究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作出了部分性的论述。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量化研究的较少,尤其是在受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缺少对现阶段小微企业政务营商环境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对20个省份的相关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累计发放线上问卷105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4份,有效回收率为95.62%。

2 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经营状况

2.1 小微企业经营恢复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企业的返岗率在81%~100%,四成左右企业的客流量恢复至51%~80%,大多数商家认为顾客购买力有所下降或者相差不大,半数企业的营业额明显减少。可以看出,返岗率、客流量、顾客购买力、店铺营业额很难完全恢复至之前的水平或者实现一定的增长,在完全实现复工复产的道路上还有一段道路要走,能够吸引顾客消费成为大多数商家现阶段最大的目标。

2.2 小微企业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情况

有关本部分的调查,问卷的设计结合了李克特量表,设置1~5分(1=“非常不同意”,2=“有些不同意”,3=“一般”,4=“有些同意”,5=“非常同意”)。结果如图1所示。

数据显示,消毒防护成本增加、进货成本增加、线上订单增加、库存明显增加、送货成本增加的得分依次位列前五,疫情的影响最终结果都转换成为经营成本的增加。对于企业经营模式改革,很多商家持较为保守的态度,面对前期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不愿再承担风险,只有少数企业选择改变经营模式,以适应新环境。

3 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政务环境状况

3.1 融资政策情况

3.1.1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根据调查,企业主要使用的融资形式中,个人融资占比62.94%,银行贷款占比58.47%,其他的融资形式则占比较小。可以看出,目前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形式是以个人融资和银行贷款为主导。

3.1.2 融资流动性不足、融资成本高、贷款筹资难问题突出

与疫情之前相比,半数商家认为融资变得更为困难,更甚者一部分商家面临破产的风险。其中,有近一半的商家都认为在融资方面的困难是流动性困难,即面临的变现困难和不能在适当或期望的价格上变现的风险,融资利率、融资渠道等因素使得融资成本高、贷款筹资难问题紧随其后。

3.1.3 部分融资政策的享受度不高

在政府融资政策了解及普及程度调查中,与融资方式相匹配,企业所享受到的融资政策支持多集中在个人和银行方面。但是整体而观,政策的惠及度并不是很高,选项最高占比仅40%左右,对于部分政策的落实相关部门还有一定的工作要做。

3.2 税负及其费用减免政策情况

3.2.1 获取政策信息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59%的商家表示仅了解少部分,32%的商家表示自己对国家政策一点都不清楚,只有9%的商家表示自己完全了解。对于政策的了解途径,34%的商家通过新闻媒体了解,28%的商家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33%的商家表示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等政府相关部门得到相关信息。不难看出,大部分商家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了解较少,缺少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3.2.2 费用减免政策享受情况

在疫情期间,虽然国家倡导对于租户适当地减少租金,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并不十分乐观,租金相对下跌的仅仅占16%左右,除却原材料的损失,房租成为企业与店铺亏损的较大原因。

此外,疫情期间各个企业与店铺基本上都享受到了政府一定的税费优惠,包括延长申报纳税期限、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减免、消费税减免等各种政策减免。政府在经济扶持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来帮助商家恢复生产经营,减轻商家的压力,给予商家更大的周转空间。在对未享受费用减免政策的商家进一步的调查中了解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了解政策优惠或不知道如何申请与办理。政府在帮助各地重启经济时,应重视未享受政策优惠商家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2.3 对税费减免政策满意度一般

针对税费减免政策,共计51%的企业或者商家给出满意及以上评价,对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42%的商家表示一般,优惠减免力度还需加大、政策措施还需更好地落实。7%的企业与商家表示了非常不满意的态度。可知在疫情相对稳定后,企业与店铺对于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较为满意,对政策优惠力度表示理解。只是对于部分商家还需要进一步地跟进与落实,确保政策优惠“为企业服务”。

3.3 政府服务支持情况

3.3.1 市场秩序监管良好,但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

政府对于市场监管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主动监管不良市场竞争、鼓励开展线上无接触经营模式、设置顾客安全距离、消毒情况督察等方面。共有96.51%的商家对此监管状况给出了一半以上的评价。可以看出,疫情缓解后商圈的秩序监管状况恢复良好。但是由于区域条件不同,仍有3.49%的商家认为秩序恢复状况较差,政府在进行秩序监管时,应分区域重视企业与商家的经营环境,及时对市场秩序进行监管与治理,有针对性地解决特殊問题。

3.3.2 特色服务为商家提供新型经营模式

在政府提供的特色服务中,延长房租或房租减免、夜经济(摆摊)、鼓励发展线上销售稳居前三。覆盖范围更广,对于短期内商家营商环境的恢复也更有利。相比较于封锁式的管控,不少商家表示特色服务在帮助他们减轻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型的经营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

4 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政务环境优化建议

4.1 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4.1.1 拓宽融资渠道

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多渠道融资既可以缓解银行“想贷不敢贷”的压力,同时,为小微企业带来多种选择,提供多种帮扶渠道。例如,组建优质项目鼓励投资人进行投资、银行延长还贷续贷周转周期等。

4.1.2 降低融资的成本与风险

通过搭建政府、银行、企业合作平台,在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降低融资风险。由政府出面作为小微企业的担保,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银行进行资质审查,对小微企业进行放贷。相比较于民间贷款融资,银行的稳健性为小微企业带来了保障。同时,政府可以设立应急资金,当小微企业短时间无法进行还款续贷资金周转时,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帮助小微企业的同时,也可以为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后续保障,增强银行贷款的信心,降低政府自身承担风险的可能性。

4.2 帮助小微企业减负降本

对于减负,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小微企业的引导工作。虽然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税负及费用减免政策,但是面临很多小微企业无法享受的情况。政府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小微企业开辟新路径,满足税负政策的享受门槛,进而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

对于降本,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三线、四线城市却对应着一线、二线城市的消费水平,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在疫情期间,线上订单增加,物流成本增加,洞察到市场的变化,政府可协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品销售。当然,降低成本还体现在很多方面,需要在市场变化中总结经验,制定合适的改革措施。

4.3 促进政策精准支持小微企业

4.3.1 确保政策落地由专人负责

政策作为宏观性的文件,虽然覆盖面较广,但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政策在有效落地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做到政策对于小微企业的精准扶持,可根据地区和政策的分类将相关政策联系到具体的负责人,任务与责任联动,促进政策的落实、落细,从政策实施的源头进行管理。

4.3.2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①宣传方式实现转变。

考虑到主动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不足、传统单一的公示渠道,可以增加多样化的宣传方式,真正地将政策宣传给帮扶对象,例如,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公益讲座、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等,实现高效率的信息传递。

②宣传内容细节化。

增加细节、制定标准,让企业有据可依。避免在政策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各地标准不统一、要求不明确等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也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提升办理效率,减少前置问题,省去一些不必要的业务,提升政府形象。同时,在政策的普及落实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政府政绩宣传,应该鼓励对政策实际成效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作用,体现政策制定的初衷。

4.3.3 注重区域差异问题

我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由于各地历史文化、经济水平、政府制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发达城市与三线和四线城市、城市与乡镇所形成的企业诉求调查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差异化政策扶持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扩大信息传递渠道,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对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增加专项扶持政策。确保政策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情况的地区落实到位。

4.4 提升小微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4.4.1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培训教育

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培训教育,而培训和教育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小范围内可以开展地区线下培训,大范围可以在政府服务平台开设线上课程。培训教育的内容应是具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的分布广泛且类型众多,处理问题的方式较为灵活多变,设立不同类型的专题有针对性地为小微企业提供帮助,小微企业也可以按需选取。及时地开设培训教育课程,不但可以提升小微企業对于国家政策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帮助企业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帮助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逐步建立起风险防范系统,在面临困难时可以积极应对、可以独自应对、可以有所依靠。

4.4.2 引导小微企业入驻创业园

产业园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小微企业入驻各地区的创业园,设立孵化保护期,帮助小微企业良好起步,稳中求发展,使其具备市场竞争能力,降低小微企业在经受重大风险时所带来的影响。让小微企业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而不是创新创业路上的“独立军”。

4.4.3 企业需提升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

外部环境的优化只是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辅助剂,最为关键的是需要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提升积极性与主动性,面对困难与危机时,主动获取信息、主动应对困难、主动把握机遇。

【参考文献】

【1】刘红珍,徐少明.地方政府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浅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5):66-68.

【2】马冉.政务营商环境研究——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小微企业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