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星光 追逐梦想

2021-11-05 13:07一鸣
新少年 2021年11期
关键词:追星星光星空

一鸣

19世紀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星空》(又名《星月夜》)是一幅我们熟知的世界名画。画面上,耀眼的星光汹涌地闪耀着,其意象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很受观众喜爱的国产影片《今夜星光灿烂》,讴歌了如夜空中灿烂星光般的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群像。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时值今日,“星空”“星光”的含义也部分地发生着变化,“追星”成为一个时期以来的高频词。有人曾这样与我探讨:“你如何看待追星现象,你年轻时也追过星吗?”我如此回答:“追星现象自古皆然,不足为奇。一位具有哲人潜质的智者甚至认为人人都是追星族。扪心自问,谁没有过这般真切的追星体验呢——或神圣,或奇幻,很惬意,很美妙。当然从前没有‘追星这个词,我们将其意会为‘英雄崇拜或‘偶像崇拜吧。我年轻时候崇拜的偶像是江姐,是雷锋,而雷锋追过的‘星有保尔,有卓娅和舒拉,有黄继光,有吴运铎。”对方似有所悟:“这么说原来追星没有错啊?”“追星须辨方向,关键要看你追的是谁。”我这样作结,只能说是点到为止。

其实,追星的话题常议常新,它不仅是一个理论探讨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选择的问题。群星光耀古今,数不胜数。需要我们理性面对,理智选择。唯有那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那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脚踏实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尊崇和景仰的。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年轻、年少的世纪新人们将追星的目光从娱乐明星转投到共和国最美奋斗者们的身上。从钱学森、袁隆平等顶级科学家,到钟南山、陈薇等抗疫英雄,他们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所形成的价值观的引领意义是无以穷尽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上述楷模恰如前者,又无愧于后者。因而,我们有理由说: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追星要追这样的星。

让“星”成为我们的学习榜样,成为我们的精神引领,助力我们奋斗、进取、向上,心中有目标,眼里有方向,胸中有理想,脚下有定力。沐浴星光,追逐梦想;快意如是,不亦乐乎!

(责任编辑 高博)

猜你喜欢
追星星光星空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行走的星光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星光闪耀
星空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
星光擂台
夜如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