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之旅,品美之路

2021-11-05 19:58杨岳川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5期
关键词:散文个性化初中语文

杨岳川

【摘要】本文以《昆明的雨》“寻美——品美”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探寻文本之美为基本目标,以“占有——激发——引导——鼓励”为基本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个性化、沉浸式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昆明的雨;阅读教学;散文;个性化

在初中散文阅读实际教学课堂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把一篇美文条分缕析,进而转化为一个个试卷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教师预设好的答案;或者教师用专业知识把文本详细解读,把一个个难点与重点突破,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引导学生接受、认记一个个现有的知识点……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易于操作、条理清楚,实则把阅读变成做题,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轻视甚至忽略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容易忽略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验以及自由表达的天性,很容易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为了做题”,对阅读文本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实用和审美并行,阅读,是唤起美感的过程。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和引导方向——学生“享受”其中,进行愉快的阅读。那么,如何把阅读变成一种“享受”呢?

笔者通过本文以《昆明的雨》课堂教学设计为例,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探寻文本之美为基本目标,以“占有——激发——引导——鼓励”为基本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寻美”“品美”,个性化、沉浸式阅读。

一、占有文本,寻遍美感

一篇散文流传于世、传读甚广,多是作者动情之作、心血凝聚之佳作,必有其足以吸引读者阅读冲动、引发读者阅读愉悦感之处。因此,在进行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先于学生占有与文本有关的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先行找到文本之美。如,《昆明的雨》,查找到作者汪曾祺的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作者自述:他在昆明生活了七年。可以说,昆明是第二故乡。由此可见:作家内心深深眷恋昆明,乃至到了年近七旬的时候,还专程回到昆明, 回忆、找寻他青年时期的印记,而《昆明的雨》就是回忆昆明生活的文章。通读文章后,得知作家一谈起昆明,就如数家珍似的,谈起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菌中之王是鸡枞”“火炭梅,真像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可见滋味鲜美、景色如画、多情带雨的“昆明”在作者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进而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那么,令作者着迷的“昆明的雨”到底有何异于别处的魅力?為什么会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呢?……这一个个话题值得探究和玩味。

二、启发意识,激发欲望

所谓激发,是师生共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搜集、整理、分析运用信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讨意识,学生在此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解决难题的愉悦感,体会“寻美”的乐趣。

(一)情境设定,营造氛围

这个策略,重在营造特定氛围。在进入《昆明的雨》之初,可播放滴滴答答的雨声音频视频或描写下雨场景的音乐,以雨声、雨景创设“雨”的话题,在“雨声”中读一篇因雨而忆的散文,是再恰当不过的。亦可播放介绍昆明市的宣传短片,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认识这座城市。

(二)预设问题,激发阅读欲望

设置若干争议性问题,如,“作者笔下昆明的雨到底有何异于别处的魅力?”用以激发学生运用积极的思维,在解读文本时在文本上圈点划,找出依据,得出个人见解。同时,教师千万不要预设“参考答案”,答案越是明确,越是妨碍学生阅读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引发表达,拓展思维

(一)对话文本,鼓励学生表达

对话之一,是质疑文本。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用小组合作交流方式,互相解答,无法解答的问题。表达方式,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不妨采用即兴主题演讲的方式,就某个小主题,品析文本的“滋味之美”“景色之美”“人情之美”“氛围之美”等,表达对文本的真实阅读感受。此时,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可用“幼稚”“肤浅”等否定词否定所提问题的价值性。或者,教师用幽默风趣的口语,先行抛出能调动学生表达欲望或有不同意见的话题。如,作者写了好多美味的菌子,可见他是个“吃货”,隔了几十年了,菌子的个头、颜色、烹饪方法、滋味等,都记得那么清楚。

(二)联系生活,拓展延伸,认同文化与价值观

阅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记得放下教师身段,俯身理解与尊重学生,求同存异。

如,教师引导:在作者笔下,他的第二故乡——昆明景色美,滋味美,人情美,氛围美,可以说处处是情,处处是美,那么,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处处是美?英歌锣鼓,动人心魄;食桌文化,历史悠久;达濠鱼丸,鲜美Q弹;东湖紫菜,享有盛名;巨峰寺上,桃花盛开;南海之滨,涛声依旧……你能否也来介绍一下家乡之美?为家乡之美设计两句广告词、一段宣传语?

这个设计,以教师开头语为示范,以“家乡美”为话题,以两个四字短语为语言范例,引导学生遍寻家乡美景、美食、美俗,也增强了对家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鼓励反馈,生成素养

通过以上三个策略,学生逐渐走入散文作品,并逐渐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爱恨之情,必有不少个性化收获。此时,教师不妨“趁热打铁”,灵活运用某一种或若干种方式引导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反馈阅读所得,把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渗透其中。

(一)读

鼓励学生声情并茂朗读文本某个精彩片段, 以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散文原汁原味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二)写

对于个性内敛、不爱表现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即席述诸笔端,撰写读后感《〈昆明的雨〉读书笔记》,或是写一段就《汪曾祺昆明故居》写一段导游词,篇幅无论长短均可,但要能点出文本之美,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更佳。

(三)说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与学习实际,适度对比类似的描写对象,表达对精彩片段的个性化阅读感受。

(四)画

对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把文本中描绘的某个场景、物品等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来,形成绘画作品或者手抄报作品,并展示给同学欣赏。

(五)其它

除以上四种,还可根据学生实际,用音乐、舞蹈、排演课本剧、创作灯谜作品等方式来表达阅读所获。

教师在引导并鼓励学生开展以上活动过程时,一是可先在小组内进行,再选出小组代表在班级中展示,以让更多的学生在其中参与、分享;二是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少用、不用否定词,而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新意与努力;三是要注意收集音频、文本、视频等,整理归结成小专题,在教室宣传栏、班级网络空间等处展示、分享,以增强学生散文阅读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基本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策略为“占有文本,寻遍美感”“激发意识,激发欲望”“引发表达,拓展思维”“鼓励反馈,生成素养”,浓缩为“占有——激发——引导——鼓励”,即以“占有”为基础策略,以“激发”“引导”“鼓励”为主要策略,形式多样,不必样样俱全,其共同出发点及归结点是为了消除阅读散文的厌倦感,力求让学生“享受其中”,进行愉快的阅读。

以“占有——激发——引导——鼓励”为基本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策略,能引导学生个性化、沉浸式阅读,把散文阅读变成一种“享受”,能有效地消除阅读散文的厌倦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此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散文的愉快感以及探寻文本之美的主动性,从而在阅读之中不断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永攀.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X”课程的建构[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9):40-41.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散文个性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我与风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