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9例17530颗胆囊息肉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2021-11-06 03:35刘京山王云帆赵期康徐凯张晓彤黄坤全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胆囊癌总数腺瘤

刘京山,王云帆,赵期康,徐凯,张晓彤,黄坤全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1.普通外科;2.病理科,北京100043)

胆囊息肉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1]。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且胆囊息肉一旦恶变,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预后较差[3],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年来越发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2]。笔者采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并对其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07年1月-2020年12月行内镜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手术的患者2 419 例,共切除胆囊息肉17 530颗。其中,男1 340例,女1 079例,年龄17~82 岁,平均(47.20±5.23)岁。按照“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指南(2015版)”的标准选取入组患者[4]。纳入标准:①经超声确诊为胆囊息肉、胆囊无结石;②息肉≥5 mm;③患者既往无胆绞痛、上腹胀痛等症状;④术前胆囊排空功能测定≥50%;⑤未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⑥术前B超、CT、MRI等检查不怀疑胆囊恶性病变;⑦患者有保胆意愿。入组患者全部行内镜下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

1.2 方法

按照“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指南(2015版)”[4]中的建议,采用经胆道镜下保胆手术方法。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壁,术中使用保护套管置入胆囊内,防止胆汁污染腹腔,经胆道镜下测量息肉大小,使用电活检钳切除息肉。按息肉最大值,分为0.5~1.0 cm、1.1~1.5 cm、1.6~2.0 cm、>2.0 cm 4组。所有切除的息肉均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冰冻病理为良性则缝合胆囊壁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则行胆囊癌根治术。

2 结果

2 419 例术前诊断为胆囊息肉患者,术中共切除胆囊息肉17 530颗,其中单发息肉158例。胆囊良性息肉占99.68%,均行保胆取息肉手术,0.20%的患者息肉为恶性,且为早期,均行胆囊癌根治术,0.12%的患者为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行胆囊切除术。胆囊胆固醇息肉占患者总数的79.50%,占息肉总数的96.95%。胆囊腺瘤样及混合性息肉占患者总数的14.43%,占息肉总数的2.20%。胆囊腺瘤样息肉患者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占患者总数的98.70%,占息肉总数的98.8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占患者总数的1.30%,占息肉总数的1.15%。其他少见的增生性息肉仅占患者总数的3.35%,占息肉总数的0.46%,胆囊癌仅占患者总数的0.20%,占息肉总数的0.03%。按息肉大小:0.5~1.0 cm 组742 例、1.1~1.5 cm 组1 002 例、1.6~2.0 cm组546例、>2.0 cm组129例。158例单发息肉中,胆固醇息肉占67.72%,腺瘤样息肉占23.42%,其他少见的炎性息肉仅占患者总数的5.06%,胆囊癌占0.63%。术中病理诊断详见表1和2。息肉大小与性别的分布情况见表3。单发息肉的病理及分组情况见表4。胆囊腺瘤样息肉的分化情况见表5。

表1 2 419例17 530颗胆囊息肉术后病理情况Table 1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of 17 530 gallbladder polyps in 2 419 cases

表2 2 419例17 530颗胆囊息肉病理与息肉直径分布 个Table 2 Pathology and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17 530 gallbladder polyps in 2 419 cases n

表3 2 419例胆囊息肉性别与息肉直径分布 例Table 3 Sex and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gallbladder polyps in 2 419 cases n

表4 158例单发息肉分类与息肉直径分布Table 4 Classification and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single polyp in 158 cases

表5 231例261颗胆囊腺瘤样息肉分化情况Table 5 Differentiation of 261 adenomatous polyps in 231 cases

3 讨论

胆囊的肿瘤性疾病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种。良性病变包括腺瘤、乳头状腺瘤、囊腺瘤及上皮内瘤变的低级别[5]。胆囊的恶性肿瘤主要指胆囊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肉瘤、淋巴上皮样癌及上皮内瘤变的高级别等。胆囊的隆起性病变还包括瘤样病变,主要是指胆固醇性息肉及纤维性息肉[6],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占绝大多数[7]。有报道[8]显示,国内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率为5.0%~9.5%。临床上,大部分的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9-10],其并不属于胆囊的肿瘤,只是许多情况下无法将其与胆囊的肿瘤相鉴别。因此,胆固醇性息肉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大部分采用胆囊切除术。

单凭影像学检查,很难精确地诊断胆囊息肉的病理类型,临床上一般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来判断良性和恶性。而诊断胆囊息肉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若行胆囊切除术后再去做病理诊断为时已晚,若病理是良性的胆固醇性息肉,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手术创伤。虽然既往有研究报道胆固醇息肉恶变,但均为2000年前的报道,并未得到学术界认可[11-12]。

胆囊息肉是胆囊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明显提高[13]。目前,治疗方法通常采用胆囊切除,切除的理由是胆囊息肉有恶变的可能,特别是对于>1.0 cm 的息肉。国内有学者[7,14-15]报道,息肉达到10 mm 则进入黄色预警,12 mm 为橙色预警,15 mm 为红色预警。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胆囊息肉恶变的风险被夸大了:刘凯等[16]研究显示,术前不除外胆囊息肉癌变的胆囊切除标本,大多数情况下,术后最终病理结果为良性。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经胆道镜微创保胆手术在逐步普及,张宝善[17]认为,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在最小损伤的前提下可明确诊断,符合既去除胆囊疾病又保留胆囊生理功能的治疗原则。

本研究分析了14年2 419例患者17 530颗息肉的病理资料,胆囊息肉中79.50%的患者为胆固醇息肉,9.55%为腺瘤样息肉,胆囊癌仅占胆囊息肉的0.20%,占息肉个数的0.03%,胆囊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仅占患者的0.12%。对于胆囊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病需要切除胆囊毫无异议,但若为此要切除99.68%的患者胆囊,有过度治疗的问题。故胆囊息肉的早期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胆囊癌预后较差、术后生存率低,但是这些患者往往都是中晚期患者,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胆囊息肉早期无任何症状时,患者往往拒绝切除胆囊[18],导致个别胆囊息肉恶变,延误治疗。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19]。该手术可以得到精确的病理诊断,既保留了胆囊又去除了胆囊的病变,患者易于接受,由术中病理结果来决定是否切除胆囊。术中病理若是良性,则可以仅切除息肉保留胆囊;若是恶性,则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术后效果截然不同。

现在的新式保胆手术使用密封套管,已经完全避免了因胆汁污染腹腔而造成的肿瘤播散种植可能。手术简单安全,诊断的同时治疗疾病,还保留了健康的胆囊,特别是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为早发现、早治疗胆囊癌找到了新途径,是一种值得开展的手术。

本研究中,胆囊息肉的大小与胆囊癌的关系并不十分确切,本组资料中5 例胆囊癌有3 例肿物大小在1.0 cm 以下,1 例在1.1~1.5 cm,大于2.0 cm 的息肉只有1例。因此,仅凭息肉大小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是不准确的,通过术中病理才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胆囊癌在胆囊息肉中占比较低,保胆手术对于胆囊息肉是一种有益的手术方式。术中病理可以准确确定息肉性质,既避免了胆囊切除又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为胆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胆囊癌总数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