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衣橱:外交礼仪之旅》

2021-11-07 11:25
全国新书目 2021年9期
关键词:鲱鱼共进午餐傅莹

傅莹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5

118.00元

傅莹

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201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创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本书是傅莹关于外交礼仪服饰的个人叙事。她以自己的外交礼仪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学习国际礼仪知识、完善礼仪实践的成长故事,分享了一段认识美、寻找美的心灵旅程。在书中,她不仅探讨了如何为各种场合选择适宜的服饰,也试图为读者呈现国际礼仪背后的逻辑和内涵。

餐桌礼仪:与巴伯共进午餐

每一位外交使节都经常收到各种请柬。我在英国任大使期间也会收到许多餐叙和宴会的邀请,有早餐、午餐,还有晚餐,虽然不可能有约必到,但是重要邀请是不能错过的。我也经常回请别人,或者因为工作需要而邀请各界人士来官邸、使馆做客。这些年我在餐桌上可以说是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2010年1月30日,《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总编辑巴伯(Lionel Barber)邀请我在伦敦维多利亚附近的戈林酒店(Goring Hotel)共进午餐。“与《金融时报》共进午餐”(Lunch With The FT)是这家报纸著名的周末专栏,始自1994年,以总编辑和嘉宾进行两小时午餐对谈的形式,展现各界知名人士的故事、观点和态度,颇受读者欢迎。

我与巴伯这一天的谈话内容在互联网上不难找到。在这里想与读者分享的是一个给我印象颇深的细节:吃鱼。戈林酒店是伦敦所剩无几的家族酒店之一,菜品以“地道的英格兰风味”著称。我到英国后与巴伯多次打交道,成为朋友。他发现我对英国菜的知识仅限于“鱼和薯条”或者“布丁”,这让他心有不甘,特意邀请我品尝更加细腻和高端的英国菜品,所以提议在戈林酒店共进午餐。

这天,我在巴伯的推荐下点了一道腌鲱鱼(Soused Herrings)作为前菜。他告诉我这种鱼的味道相当好,只是刺多。没关系,我愿意尝一尝。但是,当我开始吃鲱鱼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这鱼的味道确实鲜美,然而,那一层层小刺之细密,依我用刀叉勉强及格的水平,几乎无法剥下一块完整的鱼肉。而我是在接受采访,录音机摆在那里,我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巴伯提出的各种问题上,这可真是一个在美食與思考之间分配注意力的博弈时刻。

巴伯也点了鲱鱼作为前菜,他吃得专注、姿态优雅,毫不掩饰对腌鲱鱼美味的欣赏。当盘子撤走时,鱼已经被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排放整齐的细细鱼刺,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我的盘子里则是一片狼藉,而且自己并没有吃到几块鱼肉。这让我在对他钦佩之余也记住了,在以交谈为目的的场合,一定要选择容易对付的菜,正所谓“餐桌上不要冒险”。

根据采访惯例,《金融时报》在报道我与巴伯的谈话内容时,也在版面的一角刊登了我们在戈林酒店午餐的账单,从中可以看到,标准的西餐有三道:前菜(沙拉/汤)、主菜、甜点。

外出到餐厅就餐,点菜是门学问,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客随主便——参考主人的选择,而且应该秉持一种节俭和克制的心态,这个品格在任何文化当中都会受欢迎。

餐桌礼仪的背后是历史和生活的积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习俗上会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无论在哪里,想当然地理解礼仪总会有出错的风险,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是需要多学习和了解的。

猜你喜欢
鲱鱼共进午餐傅莹
几百万鲱鱼的集体行动
相约海景餐厅
烤鲱鱼
共进午餐
瑞典臭鲱鱼,臭味指数全球最高
站在中间的人
史上最贵午餐是什么滋味
一把小刀与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