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只白色鸟

2021-11-07 03:55韩芳
北京文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爱石子数学题

韩芳

夏天到来,我又读了一遍何立伟的小说《白色鸟》。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获19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描绘了夏日午后河滩上辽阔而静谧的景象:一黑一白两个少年,快乐地嬉戏,还伏到草里头,觑两只白色鸟;两只鸟交喙,相互摩擦着长长的颈子,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如同两个少年纯洁友爱的心。

小时候,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从二三里外的小学校弯弯曲曲地流过来,绕过我和小爱的村庄,再流过十几里外的乡初中,最终在县城汇入淮河的源头。我和小爱是小学同学,我住在河这边的东庄村,她住在河那边的南湾村,我们约着到河边,然后沿着小河走,相伴到学校去或放学回家。在白色的沙滩上,我们赤着脚,玩抓沙的游戏——弯下腰,聚拢手指,轻盈而快速地一抓一提,一个个类似鸡爪印的痕迹便留在洁净的沙子上。一路走,一路抓,一路笑,我们似乎惹笑了不远处细瘦的芦苇,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笑得前仰后合。有时候,我们拣石子玩:如果遇到偏平的石子,就侧仰着腰用力掷出去,打水漂儿,看谁扔的石子在水面弹跳的次数最多;遇到大小差不多的白色石子,我们就装进口袋,准备玩“抓石子儿”游戏。蹚水过河也有许多乐趣:或者高挽裤腿,追着柳条似的小鱼儿跑;或者翻开水边的石块,找出下面的小虾小蟹来。《白色鸟》里两个少年的嬉戏玩乐,其实就是我和小爱在河滩上的嬉戏玩乐啊,简单、快乐,自由自在。

五年级时,罗老师教我们语文。年轻的罗老师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对我们很温和。语文课上,他以抑扬顿挫的语调,用普通话朗读何立伟的《白色鸟》。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课本之外的文学,第一次发现文学的美,第一次对文学进而对语文学习发生了兴趣。小爱对罗老师非常崇拜,想方设法跟老师接近。她找出问题问罗老师语文题,也问数学题。我呢,自卑内向,又曾被数学老师批评说“连留级都不够格”,因此对老师一向敬而远之。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像一朵花催开了另一朵花。在小爱的影响与鼓励下,我也开始问罗老师语文题,当然也问数学题。我至今仍然很清楚地记得,罗老师两手拿着练习本、皱眉思考的样子。他反复读题,语调低沉而缓慢,用跟我商量的语气说:“我们来试试,可不可以这样做?”

我就这样开窍了。我发现学习还挺有意思,像挖掘宝藏一样,充满探索的乐趣。一步步走下去,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我也有了自信心。当1985年小学毕业时,全班75个同学中只有5人考上了乡初中,而5人中只有我和小爱是女生。我们相互鼓劲,要“知识改变命运”,将来一起上高中、上大學。

那年暑假,小爱把她心爱的摘抄本给我看。她竟然摘抄了《白色鸟》,一字一字写得清楚美观。她赞叹道,我太喜欢里面的语言了,诗意、优美。你可以照着我的抄——

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而且交喙,而且相互的摩擦着长长的颈子。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汪一片静静的绿,浑然得简直如一画图了。

后来,我和小爱都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又都成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们也像罗老师那样,以抑扬顿挫的语调,用普通话朗读何立伟的《白色鸟》给学生听。不过,她在老家县城,我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而我们的友谊就像老家那条小河,仍旧清澈,仍旧静静地流淌。

再后来,罗老师因过度劳累而患了脑梗,四肢都有些不灵便,于是提前办了退休手续,跟着女儿到北京生活来了。前几天,我去看望他,聊起他用普通话朗读《白色鸟》的往事,还聊起当年问他数学题的情景。“我数学差极了,怎么会跟你讲数学题呢?”他摇摇头,又笑着补充道,“我那时刚中专毕业,可是小学校里唯一的正规老师呢。”我跟小爱打电话,聊了跟罗老师见面的情形,这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对对对!我也清楚地记得《白色鸟》呢。”

时光不经意,浮沉已半生,但我们仍是纯真少年。每次读《白色鸟》这篇诗意小说,我总是想起同学小爱与罗老师;每次跟小爱与罗老师联系,我总是想起《白色鸟》。 因为《白色鸟》,我真诚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收获了简单美好,生活充满了诗意。我常常想起《白色鸟》中静谧而美好的画面:阳光明媚,花香弥散,两个少年伏到草里头,觑两只白色鸟;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两只白色的鸟,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故乡村庄那条小河仍然清澈,可惜白色沙滩已不见。

责任编辑 侯 磊

猜你喜欢
小爱石子数学题
智慧机器人
告别“兔兔”
还以为“小爱同学”是女生吗?
小米发布小爱同学3.0
扔石子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巧猜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