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视域下的身份认同与民族团结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评述

2021-11-08 01:37李文钰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果洛藏区身份

李文钰,海 路

(1.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2.中央民族大学 期刊社,北京 100081)

一、引言

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开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逐步向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十三五”期间,各项国家政策都在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各民族精神家园。”团结的本质是认同,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1]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目标,以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主要内容。[2]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政策作为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对民族地区平稳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理论源于实践,而《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从实践出发,通过探求果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内在因素,为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民族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有助于我们理解民族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所面临的复杂情况,同时对于完善和丰富族群关系理论也有重要意义[3]3。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一书由朱洵著写,是基于其果洛藏区田野工作博士论文的精修版。本书以果洛学生平稳心态与当地经济、教育水平的巨大反差为切入点,通过果洛藏区的实证研究,对民族教育进行再思考,为如何进一步促进民族社会稳定、族群关系融合、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育空间以怎样的结构,如何发挥其社会化的功能,从而形塑主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族群关系及社会稳定,是笔者贯穿研究始末的问题意识[3]2。

果洛既非典型藏区,亦非藏、汉文化融汇之处,是一个极少被人研究的安多牧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果洛不存在面向大众的、大规模社会化的、统一的教育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教育、寺院教育和媒体教育相继得到发展,促使果洛教育空间呈现多元化倾向。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果洛教育事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教育、寺院教育和媒体教育共同发力,在教育空间中相互博弈,塑造了果洛学生不同的身份认同。[3]3与其他地区相比,果洛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几乎一直是全国最低的,果洛藏区学生虽然学业成绩普遍较低,但在传统认同、国家认同以及现代认同等重要观念上比相邻藏区的学生却显示出更为积极稳健的心态。[3]1由此,作者将“促进主体社会化的文化情境和互动过程”作为果洛教育空间的多元结构,考察其多元力量对形塑身份认同的社会化功能。

二、研究概况

作者深入果洛藏区,以“教育空间及其社会化”作为牵引,导入对果洛现实的思考,关注民族教育与身份认同,探讨作为结构的“教育空间”与作为功能的“社会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研究中,作者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结合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搜集了大量有效资料,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框架

本书以结构——功能的理论视角研究民族教育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基本路径如图1所示:首先,探讨果洛的时空情境,专注其与相邻藏区的不同之处,考察果洛独特的“瓯脱”状态;其次,分析在此时空情景中所生成的教育空间,在“瓯脱”状态的深远影响下,教育空间沿传统、现代、新兴得以成型,逐渐形成了区别于相邻藏区的三元结构类型,时空情景和教育空间作为结构,对应于塑造身份认同的“社会化”功能,其中,时空情景建构地方身份认同,寺院教育濡化传统身份认同,学校教育同化国家身份认同,媒体教育涵化现代身份认同,四种身份认同相互博弈,博弈的焦点是语言问题;最后,多元结构使意识观念走向多元,促成了身份认同的离散化。[3]37

图1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一书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作为一个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实证研究,作者主要采用以质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方法。质性研究包括文本分析、非结构性访谈、田野工作和个案研究四种主要方式,其中非结构性访谈与田野工作在本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定量分析采用问卷调查以及对现有统计数据进行再分析两种方式,主要收集官方数据和学校办学数据。在质性研究中,文本分析前期工作在于文本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历史文本、社会文本和群体文本三个方向,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细致地了解果洛发展状态。之后的田野工作历时三个月,访谈对象涵盖了果洛藏区与教育及文化问题相关的主要群体。此外,作者还对果洛大学生弥尔玛进行了深度访谈,深入了解果洛的情况。在定量分析中,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果洛藏族高中生、初中生、职校生以及在西宁就读的藏族大学生四类群体[3]37-40,回收问卷共计506份,其中高中问卷151份、初中73份、职业学校45份以及大学237份。

(三)附录设计

作者在附录部分展示了定量方法的调查问卷和质性方法的个案深度访谈对话,为我们实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调查问卷问题以汉藏双语呈现,并结合表格、选择、填空等多种形式综合调查受访对象,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客观全面。个案访谈展示了作者与弥尔玛的对话过程,包括初访、谈扎加、牧区生活、寺院生活、还俗、小学和初中生活七个主题,每一段访谈所提炼的中心思想都被囊括在书中,表明作者确实从实践中一层层剥开果洛神秘的外衣,进而一点点探寻其内在的结构与功能。[3]277-351

三、内容简介

作者在《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全面细微地观察果洛藏区,详细地描述了果洛藏区教育的结构与功能。全书一共分七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确立研究问题,梳理文献、框架以及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为果洛藏区历史与现状,通过描述其“瓯脱”情势展现其为藏区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第三部分重点深入果洛教育空间,有逻辑地呈现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与新兴教育与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并将语言单独作为一章,反思了果洛的双语教育现状;第四部分则对全书进行总的梳理与反思,对果洛教育现状提出中肯的建议,作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民族地区的实证素材,对促进民族团结具有现实意义。

(一)明晰:相关文献与实施路径

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说明了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框架,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加上细致全面地文献梳理,让读者明了整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框架。作者首先在开篇指出果洛经济、教育水平与果洛学生群体心态平稳程度成反比的反常现象,表明了果洛藏区的独特性,同时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跟随着作者一步一步探寻其中原由。接着作者梳理了相关文献,涉及民族教育研究、族群身份认同研究、藏族教育与身份认同,梳理出以民族教育、身份认同切入探讨族群与社会稳定的实证研究较少,以“结构——功能”对民族教育进行的横向研究较少以及缺乏对果洛研究等情况。因此,作者为填补空白,以果洛藏族教育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民族教育、身份认同切入族群关系、社会稳定的现实问题为研究方向。[3]36同时为避免概念模糊化,作者将“教育空间”概念进行外延,囊括家庭、学校、媒体、宗教教育,以“身份认同”指代社会成员在重要意识观念上的倾向态度,并用濡化(enculturation)、同化(nationalization)和涵化(acculturation)“行动三态”连接二者。

(二)呈现:果洛时空全景

第二部分(第二章)是果洛藏区时空全景的呈现。作者以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客观说明果洛藏区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开篇处,通过《格萨尔》史诗的咏叹,呈现了“玛域”果洛“黄河源头”的地理定位和文化传承。接着作者围绕缺氧、严寒、灾害、闭塞四个关键词描述了果洛恶劣的自然环境。然后从果洛“反败为胜的人”字面意义出发,介绍了其不羁的历史和反抗精神的由来,历史上缺乏统一社会治理的果洛一直处于混乱状态直至果洛藏区自治区的建立才逐渐稳定起来,时至今日,果洛的人口与经济结构仍十分脆弱,艰苦的生存条件导致果洛人平均寿命普遍较短,经济水平低下,入不敷出,基本依靠上级财政支持。此外,在部落时期形成相对统一的道德规范,政教分离以及以劫掠为生的风气一直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果洛藏族社会,其独特的“瓯脱”形态使之成为藏区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最后,作者通过引用地方志等文史资料从历时性梳理了果洛带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教育体系,并归纳出导致果洛学校教育落后的内在原因。

(三)解析:多元教育结构与功能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六章)为本书的主体部分,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共时与历时互文,分别从寺院主导的传统教育空间、学校主导的现代教育空间和媒体主导的新兴教育空间之间的多元教育结构着手,分别考察其对传统、国家、现代三种身份认同的塑造功能。在研究过程中,人类学的基本方法——田野工作贯穿始终,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其一,在传统教育中,果洛的孩子深受亲人、朋友影响,从小便有了宗教启蒙意识。寺院以宗教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拓展到世俗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促使得果洛宗教人士和世俗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确立对藏族传统的认同;其二,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客观现实背景以及民族教育从一元到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真”问题,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4]而学校在果洛的建立与发展却非常曲折,教育质量至今仍处于低水平,幸运地是抽离、奖惩、陪伴三种机制已切实发挥成效。果洛的学生接受经过挑选的、符合国家意志的课程,同时受纪律约束、资助引导,在老师的关怀下不断向国家身份认同靠拢;其三,媒体教育对学生塑造自身的身份认同产生较大影响。果洛现代化程度较低,学生无法像相邻藏区学生那样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现代文化,书籍、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所形成的新兴教育空间就成为学生与现代接触的主渠道,从而使他们在“自主选择”中建立起现代身份认同。[3]247-248

针对上述教育现状,作者分别从同化、涵化、濡化层面对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一,传统文化通过强大的宗教辐射力“濡化”着果洛学生的传统身份认同,果洛青年先通过宗教的大众教育意识到宗教身份是群体资格的重要组成,而后又受到亲人、朋友入寺出家经历的强化,潜移默化中接受“濡化”影响;学校将学生从传统生活中抽离出来,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与资助,并通过教师的双重身份(灵魂抚育者和国家意志代言人)促使国家意识“同化”于果洛青年心中;现代意识主要通过现代媒体包括电视、网络、手机和朋友圈“涵化”于果洛青年,这种“涵化”是基于虚拟空间、单向式、相对高强度、几乎没有敌意的涵化。[5]身份认同与三种社会结构及各自的社会化并行于果洛的教育空间,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博弈,而语言问题恰恰是教育空间中博弈的焦点。在第六章,作者分析了父母及本人语言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运用文化屏障和语言编码差异理论对低学业成绩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双语教育政策及地方性回应,从杂语、父语等文化现象入手关注复兴藏语的民间努力,通过分析语言兴盛的本与末、传承与发扬、不同语言的关系,探讨了藏语困境背后的文化深层问题。

(四)启示:身份认同与民族团结

第四部分(第七章)再次回归多元教育空间结构与身份认同的社会化功能,回答了最初的问题即果洛学生的平稳心态如何形成。围绕“瓯脱”的独特性,以时间为轴重新梳理了果洛教育发展历程,指出寺院、学校、媒体在教育空间中各自发展,逐渐形成了有别于相邻藏区的三元结构,三元教育空间对身份认同的强化使得果洛学生拥有了较其他地区的学生更强的传统、国家、现代观念意识,由此提出了“身份认同离散化”的观点,解释该群体不易被同一种理念激发出同一种情绪形成统一行动,因此维持了平静和稳定。果洛对民族教育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于正确引导和严格规范寺院办学教育利大于弊,学校教育要将“入口的数量”和“出口的质量”并重方能“通则不痛”;亟待提高对民族地区大众传媒新兴教育功能的重视程度。

四、写作特色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一书有着鲜明的写作特色,作者首先以历时与共时互文的角度带我们领略了果洛多元化的教育空间,然后结合结构功能主义与“意识三态观”细致入微地论述了果洛教育空间的功能。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个案研究与主客位研究相互交融的方法,较好地提升了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此外,本书的语言生动且逻辑缜密,通过一段段故事不断挖掘其中的教育本质,是一部优秀的教育民族志。

(一)整体构造:历时与共时的互文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一书整体构造完整,逻辑清晰,娓娓道来。作者采用历时与共时的结构,既从纵向梳理了果洛教育的动态演变,又从横向描述了果洛多元教育结构的静态平衡,将果洛藏区的历史背景与教育现状完整地勾勒出来。

其一,作者从历时性出发尽可能地将果洛藏区发展的时间碎片拼接起来,详细讲述了果洛藏区三元教育结构的发展历程,将原来的地方传统文化如何一点点接受现代文化,并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进程细致地刻画出来。作者以详实的数据和个案研究追随了受访对象弥尔玛接受教育的变化过程,代入感十分强烈。在传统教育中,以“家庭教育的宗教启蒙→寺院的大众教育→寺院的宗教教育→寺办公管小学→寺办职校”的一系列变化,体现了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教育空间的一种适应与变迁;在现代教育中,以“上学的意愿→入学→学校生活”的顺序讲述弥尔玛从“学僧”到“学生”的经历,反映出现代教育正逐步渗透,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博弈仍在进行的现状;在新兴教育中,传媒“出现→传播→普及”的历程,伴随着果洛藏区学生“反抗→冲击佛教思想→发扬现代理念”的新文化思潮,扩展出一片新兴的教育空间。其二,作者从共时性角度进行补充,讲述了三元教育结构之间的博弈,以及对身份认同的社会化功能,彼此离散,最终又达到静态平衡的状态。宏观层面,关注学校教育如何进行“同化”,从而塑造“国家”身份认同;中观层面,关注媒体教育如何进行“涵化”,从而塑造“现代”身份认同;微观层面,关注寺院教育如何进行“濡化”,从而塑造“传统”身份认同。果洛藏区教育空间的三元共存:寺院、学校、媒体分别强化了传统、国家、现代观念,促使学生群体中的身份认同离散化,从而使这一群体不易被同一种理念激发出同一种情绪形成统一行动。

总体来说,作者以细腻的文笔,通过历时与共时的结构对果洛藏区教育进行了详实地深描,分别对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与新兴教育进行了形象化、情景化、个别化地描述,并深层次地剖析了其中具体问题,一层一层地拨开问题的本质,解答“果洛藏区学生平稳心态”背后的原由,与主题相吻合。作者通过这一写作视角与手法呈现民族志的方式充实了民族实证研究的宝库。

(二)理论视角:结构功能主义与“意识三态观”的有机结合

作者以结构——功能理论视角思考果洛教育及身份意识塑造,实现民族教育和身份认同两种视角的“视域融合”,然后深挖教育在果洛基层的实际运行状态,将得到的经验现象进行提炼,再基于田野经验的理论建构,从而与现有理论即“意识三态观”进行对话,对民族教育进行反思。

其一,在结构功能视角中,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6]作者将果洛的时空情景与教育空间(寺院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放入结构层面,而三种教育社会化功能所内化的身份认同与博弈焦点(语言问题)则归属于功能层面,突破了单个视角的狭隘,实现了民族教育和身份认同两种视角的“视域融合”,发现是“瓯脱”的遗风“保护”了果洛教育的独特性,使外部力量难以渗入果洛社会内部。其二,在“意识三态观”理论视角中,北京大学钱民辉教授提出“行动三态”:濡化、同化和涵化,并指出,“从民族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来看,其分别存在于民族地区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生活之中,并在制度化上给予了时间与空间的安排与保障”。[7]在民族教育中,意识形态是基于国家(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政治需要制定和确立的国家认同、政策意图、价值观和实践导向的统称,意识生态是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建立的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教育,意识心态是根据文化身份培养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这三态分别对应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民族)中观层面和个体微观层面,相互连通与关联。[8]这为研究民族教育对身份认同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作者借助这一分析框架,指出三元教育空间发挥着三元社会化的功能,不同的身份认同得到同时强化,即寺院濡化传统认同、学校同化国家认同、媒体涵化现代认同。这些认同与时空建构的地方认同一道构成了果洛学生的身份意识。

总体来说,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将民族教育与身份认同放入结构与功能框架之中,又将其融合到现有本土化理论之中进行对话,将果洛藏区民族教育与现代性的碰撞融合完整地演绎出来,发现果洛学生具有强烈国家认同、民族团结等重要观念的特殊性,这为研究族群关系、强化身份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了指导。

(三)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与主客位研究的相互交融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一书是一部完整的民族志著作,这得益于作者细致入微的田野工作,身为外来文化者要进入一个民族之中实属不易,但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从2012年9月起,开始了前后15个月、在藏区累计调查近3个月的田野工作,认真观察与理性反思,才有了该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民族教育著作。作者在本书中主要采用了个案研究与主客位研究的方法论,当然也掺和了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方法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相对而言,其个案和主客位研究的实例更具有代表性。

其一,教育人类学秉承了人类学个案研究的方法论,往往着眼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甚至是某个小群体或个体,以小社会的研究反映大社会的现象与问题。[9]作者采用典型的个案研究法即以弥尔玛个人案例反映果洛藏区教育特色,以果洛藏区教育反映偏远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弥尔玛个人经历贯穿全文,其“学僧”经历到“学生”身份再到接受“媒体”教育的经历,以较为生活化的情景真实呈现了果洛藏区人民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在讲述个案的同时,作者掺杂了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以大量的访谈、观察、体验等收集真实信息,并以重要的史料作为论证,几乎每章都以大量表格的形式将数据展现出来,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果洛藏区教育发展情况。其二,作者以主客位研究方法,不仅从当地人的文化视角还从研究者的文化视角分析果洛的教育现象与问题,为读者立体地呈现社会现象和观点,就像听多声部的交响乐[8]。在主位视角中,作者引用大量被访谈者的原话,语言直白,真实地展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如弥尔玛放弃“学僧”身份转为正式“学生”的原因是由弥尔玛自己述说而非作者解读;在客位视角中,作者以一种旁观者身份,从研究者的文化视角客观揭示了果洛藏区的三元教育结构博弈情况和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出公正合理的研究结论并对每种教育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总体来说,作者不仅克服现实困难深入到果洛藏区生活之中,获取他们的真实想法并具体展示出来,让读者聆听到多种不同的声音,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地研究分析,有助于读者从不同地视角了解果洛教育的客观状况,这不仅于学术大有裨益,提供了珍贵的一手素材,而且也提出了研究者的思考和建议,对民族政策的制定亦颇具参考价值。

(四)语言艺术:严谨不失活泼,平实不乏深刻

读《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一书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探索、听作者娓娓道来的感受,这不仅仅得益于其完整的构造,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作者将果洛藏区的全景深刻细致地描绘出来,让读者从文字中感受他们的感受,生活他们的生活。

首先,标题简洁有力。可以看出每章标题都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严谨又不失活泼,既能展现行文逻辑,又能形象地表达出每节的内容与特色,例如“不羁的历史”“老师:灵魂的工程师”“寺办职校:教育本土化的努力”等表达出作者期望的态度,而不是精准的学术性描述。其次,大量引用史料与访谈原话,充实全文,一边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一边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巨大的反差却有意不可言的体会。例如,作者既会引用大量历史资料介绍果洛的历史进程,又会引用被访谈者朴实的原话,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果洛社会变迁与人口经济,详实且真实。再次,作者引用一些当地谚语和民间历史来展现带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例如,描绘了一段关于果洛哪塔的英雄事迹,其中桀骜不驯的反抗精神便是果洛人民自古以来的民族气质。而在描述果洛的气候时则引用了当地的藏文谚语,鲜活形象,并用汉语进行解释,间接地传播了民族文化。最后,带有大量详实数据的表格在全文中时有体现,每一个阿拉伯数字的存在都代表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总体而言,作者在引经据典、科学数据、民间谚语中自由穿梭,文字严谨不失活泼、平实不乏深刻,极具感染力,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是自己沉浸其创作之中,而旨在引起读者的共鸣,给读者留有思考空间,参与探索其中缘由。

五、思考与讨论

(一)尝试性地探讨

作者对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解析如下:时空情景建构地方身份认同,寺院教育濡化传统身份认同,学校教育同化国家身份认同,媒体教育涵化现代身份认同,四种身份认同相互博弈却意外使果洛学生群体维持平稳。而作者借用果洛独有的时空与教育结构,以身份认同的离散化来解释果洛学生的平稳心态,这是孤证还是具有普适性?此外,作者在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寺院办学、学校教育、媒体教育、民族语言、文化生态与多元尊重方面有所回应,例如,要引导和规范寺院合法依规地位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学校教育要更加注重“出口质量”以及充分发挥民族的区大众传媒的新兴教育功能等建议,大都是针对果洛教育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可操作性建议,那么,其对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借鉴性意义是否相对较弱?

(二)疑惑与建议

本书的研究内容十分充实,笔者仅在研究方法上存有一些疑惑。首先,作者作为一名不懂藏语的局外人,访谈的文本多是由懂汉语的本地人进行翻译,在转译的过程中是否会带有主观因素,从而影响作者的判断。其次,作者主要研究果洛藏区,其复杂多样的教育情景十分特殊,相对来说缺乏与其他民族地区的系统比较,结论是否有代表性和阅读价值?因此,在笔者看来,其他研究者们需要尽可能地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前深入了解田野点的历史文化,如有可能,找到一名本地研究者同行则事半功倍。此外,在研究中可适当运用比较的视野,反观一些发达地区的教育,使得研究视角与结论更为完整。上述建议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三)总体评价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是我国学者撰写的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教育民族志研究作品,作者克服学术背景差异与实践研究的种种困难,以果洛藏区为田野点,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果洛藏区教育在民族团结中发挥的社会化功能,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平实的语言表达向读者展示了少数民族教育在传统——现代——未来的时空交织中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发展的真实图景,对于果洛藏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为我国的民族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研究资料。其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沁入人心的新时代,该书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安定和谐、长治久安、团结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其二,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民族志,其整体构造、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语言艺术都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范例,可供学者交流借鉴。

猜你喜欢
果洛藏区身份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2019年3月26—27日果洛中南部地区大雪天气过程分析
青海果洛州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推广探究
爱在黄河第一湾:“上海女婿”的藏区传奇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