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11-09 05:00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油品石油思政

曹 赟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1 引言

2016月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高校需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齐头并进、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3,4]。

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对接区域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优秀专业、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石油产品分析》是面向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陕西省作为石油及煤炭资源大省,能源化工企业众多,对该专业人员需求量大。石油产品分析作为石油化工生产的“眼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培养具备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心系社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意义重大[5]。

2 课程定位

《石油产品分析》是该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开课学期为三年制高职第3学期。

课程以“做”为主体,教学基于“石油产品分析”工作过程,教学内容由课程引导知识和五大项目(汽油、柴油、喷气燃料、润滑油以及石油沥青等其他石油产品质量检验)组成。通过若干石油产品典型性能指标的分析检验,培养学生掌握石油产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检验方法,能够运用石油产品质量分析检验的各类标准进行生产过程控制分析及对成品油的全分析检验等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全面融入“爱岗敬业”“家国情怀”“安全操作”“绿色环保”“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等思政元素,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规范操作意识和安全意识,为以后相关专业技能训练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6,7]。

3 课程目标

3.1 课程专业目标

(1)通过完成典型石油产品主要指标的分析检验任务,学生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运用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方法,对石油产品进行指标分析。

(2)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常见的油品分析仪器。

(3)能分析处理油品检验中的异常状况,排除试验常见故障。

(4)能依据油品的试验方法标准,制定油品待测指标分析检验的具体实施方案。

(5)能够正确记录并准确计算、分析检验结果,撰写检测报告。

3.2 课程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养成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习惯。

(3)结合日益严格的油品质量标准,培养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

(4)如实、规范地记录数据,建立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

(5)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

4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引导知识和汽油、柴油、喷气燃料、润滑油以及其他石油产品质量检验五个项目,涵盖族组成、辛烷值、馏程、铜片腐蚀、硫含量、运动黏度、闪点和燃点等35个典型油品指标的测定。

在课程引导知识部分,通过炼油工业发展史和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的讲授,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自信”,通过挖掘石油开采、炼制过程背后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家国情怀”以及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8]。

结合日益严格的油品质量标准,培养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引入事故案例讲解油品安全性能指标闪点,引起学生对安全生产与操作的重视,建立“安全生产意识”,通过闪点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对“厚积薄发”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按照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耐心专注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把求真务实、百折不回的“红色精神”传承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学生在实验实践中逐步增强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课程团队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合作课题,共同提升思政素养和思政理论水平以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油品典型指标测定任务为载体,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和课程学习平台,开展“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提升”的教学活动[9],通过画龙点睛“金句嵌入”“故事说理”“情景假设”“循序善诱进阶式提问”等方式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强化。同时利用网络便利,结合“社会热点、难点、焦点话题”开展“专题研讨”,与学生进行心灵和思想上的交流对话,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素质提升紧密对接。

6 课程评价方法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教学始终贯彻“育人第一位”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需求和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为依据,以教学目标实现为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全面育人,最大限度地启迪智慧,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实现自觉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课程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进行考核,评价内容及标准见图1。

图1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其中,素质目标是课程思政成效的体现,通过嵌入作业、课堂表现、技能训练等模块中进行衡量,做到课堂思政评价潜移默化。比如书面作业布置小论文(如中国石油化工科学家的贡献及相关科研攻关历程,探讨这些研究成果的时代背景、产业需求及对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等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考核突出学生规范操作、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

7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画龙点睛金句嵌入法、故事说理、情景假设法、循序善诱进阶式提问法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激发了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内在动力,实现了深化专业认识、活化综合能力和强化思想素质建设的效果。

(1)职业性。创设任务情景,以由简单到复杂的多项工作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按照分析工作过程完成任务,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实践性。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做”综合起来,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加大动手操作机会,虚实结合,使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规程对接。

(3)思政性。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和运用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环节来探测问题,从而学会主动学习。

8 思考与总结

《石油产品分析》是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承载着核心技能培养的任务,课程团队将在目前建设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宏观及微观思政元素,继续寻找与知识点相结合的“育人点”,广泛收集思政“原料”,修订课程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高度统一,做到“智育”和“德育”的同向同行。

继续坚持团队备课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按照“学习—交流—实践—反思”的教师培训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并固定成为大纲教学的要求,从而使其在学生专业能力的教授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及引领方面能够更加充实。

目前课程内容包了括五大项目,下一步在这些项目中依据最新的行业标准及检测指标,在原本检测指标学习数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更新,一方面与行业在技术上接轨,另一方面通过新指标的引入提升思政元素的广度与深度。

猜你喜欢
油品石油思政
油品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起汽车火灾调查与油品泄漏危险性分析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