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2021-11-09 01:57刘笑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总收入山区造林

朴 杨,刘笑冰

(北京农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102206)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实现乡村振兴,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而随着北京市人口数的攀升,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基于此,近年来北京市开展实施多项造林工程以缓解生态环境问题,而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是构建北部地区生态屏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体现,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

目前,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正如火如荼开展,其工程实施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平原地区与山区的有效融合[2],带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指出,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后续产业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改善了农户的收入结构[3],然而,对于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建设对与农户收入的影响如何、农户对后续工程的参与意愿如何[4]、工程覆盖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等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5]。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进行分析[6],为现行工程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对策与建议,并对后续工程的有效实施及政府部门的政策完善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户的生活水平[7]。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回归分析旨在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用多个自变量的最优组合来估计因变量,俩者之间是线性关系时所进行的回归分析称为多元线性回归[8],其模型一般表达形式为:Y=b0+b1X1+b2X2+…bnXn+μ。

北部山区造林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基于农户异质性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1.2 指标体系构建与问卷设计

选取为昌平区、延庆区、密云区、怀柔区即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覆盖的区域。设计好入户调查问卷,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随机抽样入户调查。共发放问卷329份,获得有效调查问卷316份。调查问卷包括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对其家庭收入造成的影响等[8]三部分内容。

2 结果和分析

2.1 农户资源禀赋异质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被调查农户中,男女所占比例较为平均,均为50%左右。参与山区造林工程的农户的年龄普遍偏大,40岁及以下的农户占比为0,60岁以上的占比较高,达到了样本数的61.82%,这说明造林年轻人普遍外出务工,而老人由于年龄原因留守家中参与造林工程。农户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这可能是由于农户整体年龄偏大,受过教育程度较低,而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多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得更高收入[9],其中没有受过教育的占到了16.36%,占比最高的为小学与初中水平高达78.18%,受教育达到高中水平的最少,仅占受访农户的5.45%。此外,调研农户中自己或亲戚(曾)担任村干部的占比极少,仅占3.64%,这可能是由于曾担任村干部的农户家庭拥有较好的人脉关系,可为其提供更好的非农就业途径,因此曾担任村干部的农户会放弃在家务农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得更好的收入。

其次,劳动力人数占家庭人数比重在40%以下的共有218户,占受访农户比高达69.09%,这可能是由于农户整体年龄偏大,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进行劳动进而选择留守家中[10]。此外,非农就业人数占家庭人数比重为0的农户数高达213户,达到了样本数的67.27%,这可能是由于造林地区较为偏远,参与造林农户年龄偏大外出务工困难造成的,由此表明受访农户整体非农就业率较低,这也进而导致了农户非农就业收入的减少。非农就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为0的家庭共有230户,即有72.73%的农户家庭没有非农就业收入,仅靠国家补贴收入与种植业收入生存,另外,有23.64%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占家庭总人数比达50%以上,而非农就业人数决定了非农就业收入的多少,进而也决定了农户的家庭总收入。由此说明非农就业人数占家庭总人数比越高,相应的农户家庭生活水平也越好。

此外,耕地面积在0.133 hm2以下的农户占比65%左右,0.266 hm2以上为20%左右,有接近70%的农户其耕地位置离最近乡镇的距离在2 km以下,这可能是因为远离造林地的农户更有可能使用较多的土地,因此其造林补贴收入也会更多,从而带动其家庭总收入的增加。

2.2 农户造林信息异质性描述统计分析

有90%的农户愿意参与造林工程,这可能是由于农户减少种植缓解了农户由于普遍年龄偏大劳动不便的问题,也造成了种植业收入也相应减少,而国家造林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并大幅度提升了农户家庭总收入,减轻了农户的经济压力,提升了农户的生活水平,因此绝大多数农户愿意参与造林工程[11]。此外,仅有184户农户认为政府造林信息很透明或较为透明,但仍有42%的农户认为造林信息不够透明,这也可能是导致其不愿意参与山区造林工程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应积极提升农户对于造林工程的参与意愿,组织开展造林工程宣讲活动,以此提高农户对于造林工程的了解度与认知度,从而提高农户对于造林工程的参与意愿及参与度。

其次,农户造林面积主要集中在0.133 hm2及以下,占到样本数的64%,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区户均造林面积较少,可能是由于造林地离农户居住地较近,造林面积较少,而离造林区域较远的农户家庭造林面积较多。

此外,由上表可知,有288户家庭认为造林补贴及时兑现且兑现率很高,占受访农户比高达91%,由此说明政府对于造林补贴兑现处理较为及时,农户满意度较高。由于农户因参与造林工程无法种植并获得相应的种植业收入,因此国家造林补贴收入在农户家庭总收入中起到了支撑作用,对于家庭总收入较高的农户,其家庭可能除国家补贴外还有非农就业收入等其他收入以供家庭支出。

2.3 计量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从回归结果看,R2值为0.516,调整后的R2值为0.478,可认为因变量可基本用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来解释,因为影响参与造林农户人均收入的因素很多,很难在调查问卷中包含所有因素,所以导致R2值略低。F检验值为13.527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的整体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方程拟合程度好。

表1 北部山区造林农户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Tab.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of afforestation farmers' income in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s

农户年龄、文化程度、非农就业人数、每户造林面积、离造林地距离、造林补贴兑现情况和后续造林工程参与意愿对造林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首先,农户年龄越大其家庭总收入越高,这是由于农户年龄越大越趋于安稳,相应的其工作及收入变化受外界影响越小,进而导致其收入的增加。其次,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其工作收入相应越高,这是由于文化越高其就业可选择范围越广,工作质量也越高进而导致其劳动收入的增加。而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会导致其非农就业收入的增长,而非农就业收入是家庭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家庭总收入也会随之增长。此外,造林面积与造林地距离直接影响国家造林补贴的多少,而造林补贴的兑现情况则会直接影响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农户后续参与意愿越高则说明其对于造林工程的实施越满意,而农户作为造林工程的直接参与者,也直接决定了造林工程的建设情况。

劳动人口数对造林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有表中数据可知,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每减少1%,其人均收入相应增加0.19%。由于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其家庭产出应随之增加,但如果家庭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都从事一些低收入工作时,其家庭人均收入也会随之相应减少。此外,当耕地面积增加时,家庭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产出比较少的耕地上,从而影响家庭收入。

3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得出,参与造林工程农户其家庭总收入均有所提升,人均收入已由2010年的13 262.39元增长至2019年的28 928.43元。在造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方面,山区造林建设可以减少农户务农劳动,使农户更多的选择外出务工,进而使其家庭总收入提升。其次,国家补贴还可适当缓解农户经济压力,因此,绝大部分农户愿意参与造林工程。而劳动人口数的增加其家庭收入也相应增加,但由于农户整体素质较差其家庭人均收入并未增加。由于造林信息不透明、技术指导不到位等原因,极少部分农户不愿参与后续建设。在造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趋势方面,若没有国家补贴其种植业收入均有所减少。若计入补贴,则其种植业收入与家庭总收入均有所增加。在非农就业收入方面,造林工程的实施对其并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其增加幅度较大。由此可知,国家补贴收入对农户收入影响极大,若停止补贴,农户收入相应减少,其复耕可能性极大。

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一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确立合理补贴制度,促使政策完善。应换位思考,从农户角度出发,适当提高造林补贴以增加农户收入,还可适当延长造林补贴年限,以此保证农户在参与造林工程后仍有相应的经济来源以供生活。此外,还需要适当完善造林补贴政策,并将造林补贴政策与其他相关配套政策相关联,而非让其单独存在,只有各项政策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使政策实施更顺利。其次,应发展林下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民收入、提高林地产出并推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还可以有效促进北京市北部山区经济效益的高质量发展,并带领农业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此外,在造林工程区开展林下经济不但能够促进农民劳动方式的转化,还可以有效缓解农户因造林工程失去耕地无法种植农作物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应发挥核心效益,拓宽林业发展层次。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建设的效益是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组成的结合体,三者相辅相成才能使造林工程可持续发展。应以提升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方向,以社会效益为目标,为农户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其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以此来提升农户对与造林工程的参与度与满意度,进而实现生态平衡、经济富裕、社会幸福的的共赢局面。

猜你喜欢
总收入山区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数字
碧桂园:2019年总收入4859.1亿 同比增长28.2%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山区
旅游业:半年总收入2.25万亿元
旅游业:半年总收入2.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