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变身记

2021-11-10 04:49
好家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戏精陈老师家人

文 胡 萍

一、案例背景

教师的观察行为对于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是教师了解和走进儿童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学会关注幼儿的外显行为,而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入地观察、分析和解读幼儿的内隐性行为,针对原因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由于放开二孩政策,我班很多孩子变成了家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有的和弟弟妹妹们相亲相爱,有的因家里人过度关心弟弟妹妹,便开始想各种办法,求关注。我班的一名“戏精”幼儿就由此诞生。

二、案例描述

(一)吃饭风波

幼儿中午进餐时,我发现小梦正拿着勺子,低头挖着饭玩。这和旁边正在“狼吞虎咽”的幼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不注意她都难。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问:“你在干什么呢?为什么不吃饭呀?”“我……我不想吃饭,吃饭会噎死人的!”小梦睁着大眼睛煞有介事地说。我听到这个回答有些吃惊,之前还好好吃饭的小梦现在怎么有这种想法了?在旁边听到她说话的幼儿也炸开了锅,纷纷抬起头看看我,开始发表意见。香香认真地对我说:“陈老师,吃饭是不会噎死人的!”馨宝很聪明,她分析说:“陈老师,如果小朋友吃饭时说话或者笑的,米粒会呛到气管里然后噎死人。”我示意一个安静的手势,等幼儿安静后说:“好好吃饭是不会被米饭噎到的!如果你们在吃饭时狼吞虎咽,在椅子上动来动去,说话、大笑的话,小米粒就会不小心跑到你们的气管里,你们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所以,你们现在要好好吃饭哦!”大家都乖巧地点点头,但是小梦还是用勺子搅着饭,我提醒她饭菜冷了,吃下去肚子会疼的时候,她才勉强吃点饭。我和其他老师一起分析了小梦的情况后,决定告知她的父母,看看小梦身体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分析:从吃饭的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小梦想要找“存在感”的意识已经萌芽了,她想用“吃饭”这件事吸引身边人的注意,以弥补家人对她的不关注。因为小梦之前是家里的独生女,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妈妈生了双胞胎弟弟后,分散了家人对她的关注。她为了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开始“另辟蹊径”。

(二)“戏精”诞生

第三天早晨,幼儿正在进行户外体育游戏。这时,小梦奶奶带着哭哭啼啼的小梦走了过来,我走上前了解情况:“小梦怎么样啊?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奶奶一脸无可奈何地说:“去医院检查过了,身体没什么事,她在家也是不肯吃饭,已经有几天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小梦紧紧拉着奶奶的手躲在奶奶后面,不愿和其他幼儿玩。于是,我们哄着小梦去玩彩带,告诉她好朋友丫丫也在那边,大家一起玩,奶奶不走,就在一旁看着。小梦这才慢慢挪过去,眼睛还看着奶奶。过一会儿,她又哭着跑到奶奶面前,说别的小朋安拿彩带时碰到她的手了,好疼。奶奶一边安慰她,一边带着她玩彩带。

小梦之前在幼儿园是个乖巧的小女生,现在怎么变成了一个娇滴滴“小公主”?《理解儿童的行为》一书中指出,“理解儿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理解引起儿童不适宜的行为的原因。”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讨论此事,从小梦的家庭情况分析,猜测可能是因为小梦家里添了两个小弟弟的缘故。家人由于忙着照顾刚出生的弟弟,从而让小梦觉得自己被家人冷落,不再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而变成“戏精”搏眼球,求关注。

中午,幼儿准备睡午觉,我悄悄问小梦:“小梦,你和老师说说,是不是因为家里人都在忙着照顾小弟弟,没人关心你,所以才不吃饭的?”她听了点点头,我心中松了口气,终于找到她变成“戏精”的原因。我接着问她:“那你喜欢家里的小弟弟吗?”小梦点点头:“喜欢,可是我听妈妈说他们生病了。”我继续说:“哦,你看,其实不是爸爸妈妈不关心你,是因为弟弟病了,需要有人照顾,所以他们才很忙。你是姐姐,你在家有没有帮忙照顾弟弟呀?”小梦连忙说:“我帮他们倒水喝的。”我笑着摸摸小梦的头:“小梦是个合格的大姐姐,会帮家里人照顾弟弟了。”小梦不好意思地笑了。

分析:小梦平时是个话很少的女孩,因为家人的“不在意”,导致小梦对家人的依赖越来越重,不愿意离开家人,希望家人能对她的关注更多一点。如果小梦有一些“戏精”的行为,老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了解其真实的想法。一方面,应该鼓励小梦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方面,小梦成为“姐姐”后,更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家人一起照顾弟弟,而不是成为“戏精”,只想吸引家人注意。

(三)“戏精”退场

下午起床时,我和小梦说:“今天你要好好吃点心,我会在奶奶面前表扬你,好不好?”小梦听了我的话,开心地点了点头。下午,我看到小梦正一口一口地吃着蛋糕,全然没有之前吃午饭时的“戏精”表演。我走到小梦身边,摸了摸她的头:“小梦今天有进步,吃点心吃得很好。”小梦看着我笑了。旁边的幼儿看我夸小梦,都连忙问我:“陈老师,你看我吃得好不好?”我笑着点头称赞:“你们都不错,桌面很干净。”放学前,我给小梦一个小贴纸,告诉她要继续好好吃饭,才能变漂亮,她点点头。

下午放学时,我先向小梦奶奶反映了小梦最近的情况,又告诉她午睡时和小梦的聊天情况。小梦奶奶恍然大悟,说最近小梦的两个弟弟都感冒了,全家人手忙脚乱,对小梦的关心少了些,导致小梦心里不平衡,出现一系列的“表演”。小梦奶奶表示以后会多关注小梦的感受,及时与她进行沟通,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第二天早上,小梦开心地走进教室,向老师问好。小梦奶奶高兴地告诉我:“小梦昨天回家可高兴了,说老师表扬她了。”

“小戏精”的表演终于落幕了。

分析:在家庭中,幼儿对于突然来到的弟弟、妹妹会有一定的不适应。此时,家园要密切配合,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到自己“老大”的身份,不能让其产生“因为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会不喜欢我”的错觉。家长要给予幼儿一定的关爱,让幼儿内心充满幸福和踏实,而不是充满惶惑和担心,以至于变成“戏精”。有了足够的关爱,幼儿才会有一定的安全感,知道“弟弟妹妹并没有分走爸爸妈妈的爱”。

三、案例反思

现在二孩政策放开后,不少幼儿家里都添了“小二子”,家庭新成员的到来给家里带来了热闹、欢乐的氛围,可是也给家里的“大孩子”带来了一些小烦恼。他们大都因为被新来的弟弟或妹妹分享了家人的爱,心里会不开心。有的幼儿不善于表达,父母又不和幼儿及时沟通,为了吸引家人的关注,便“大显神通”。若幼儿在园表现出一些反常行为,教师不能横加指责或者制止,而应该从幼儿角度出发,结合其家庭情况、所处环境、个人性格等方面分析,及时与家长沟通,消除幼儿的“缺爱感”。同时,让幼儿理解家人,正确对待和看待自己的弟弟、妹妹。对于这类幼儿,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其责任意识。比如,开展“我会照顾弟弟妹妹”集体活动,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弟弟妹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及时将幼儿表现反馈给家长。

猜你喜欢
戏精陈老师家人
奶茶群里戏精多
这届雪人跑偏啦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我的科学老师
汪星人的《戏精的诞生》,敬请观看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怎样的体验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