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阅读,自由表达

2021-11-10 14:25李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激趣以读促写

李鹏

摘要:农村老师无论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指导都很用心,但学生提起笔写作文时,却总是感到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无论可议。症结何在?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好作文,功夫在阅读。我通过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了激趣、荐书、摘抄、导写四步训练法。

关键词:以读促写 激趣 荐书 摘抄 导写

一直以来,农村语文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上总是不遗余力,在写作指导上也是勤勉有加,可是当学生提起笔写作文时,却还是抓耳挠腮,总是感到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无论可议。即便成文,不是缺乏思想深度,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特级教师丁有宽先生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可见,要想写好作文,功夫在课外。然而农村学生匮乏的正是课外阅读。这,便是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症结所在。因此,我们该如何找到一条以读促写的捷径呢?通过摸索,我总结出了激、荐、抄、导四步训练法。下面就此来谈谈我的教学实践。

一、激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课标语),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他们的阅读状况,懂得他们的阅读心理。通过调查,学生对一些流行文化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他们最喜欢青春偶像派的作家,读玄幻(穿越)、科幻、言情、动漫类的快餐书。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换位思考,抱着宽容理解的心态来对待。因此,当有学生在课堂因为阅读此类书籍而遮遮掩掩时,我并没有采取撕书或没收的粗暴行为(这是一些班主任和其他学科老师屡试不爽的手段),而是加以肯定(当然也会提出中肯的建议),以此来保护他们本就薄弱的阅读兴趣。

为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标语)。阅读的载体可以是纸质的图书,也可以是电子书,可以是无声的报刊杂志,也可以是电影电视中的优秀作品。比如课标推荐的必读名著《水浒》,好多学生不喜欢看原著,我就叫他们利用假期看电视剧。这样在学生了解《水浒》情节的基础上,再引導他们读原著,兴趣就大不一样了。

二、荐书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意识以后,要想办法逐渐改变学生逮什么读什么的粗放式阅读习惯。除了课标规定的经典名著外,老师还可以推荐一些期刊杂志,情节性强的如《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励志情感类的如《意林》《读者》《特别关注》,还有专门针对学生的文学刊物《萌芽》《中国校园文学》等。这些文章短小精悍,随时随地可读,符合他们的阅读心理。另外是学生推荐,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好文章推荐给同学们,同时要附上推荐理由。(具体写法后文另有详叙)

三、摘抄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摘抄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效果,为最终的写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阅读就会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扔一穗”,最后到手的就没有多少了。我先是要求学生从摘录好词好句开始,然后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我还要求每生每周摘抄一篇不超过千字的文章,并写好推荐语。并把这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生摘抄后,教师在批阅的基础上选择优秀的推荐文章及推荐语,在阅读课上予以集中交流点评。批阅时,我摒弃以往A、B、C、D四级评价法,以A(优)为基准点,用A-,A+或简单评语来保护学生的摘抄兴趣,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效果良好。

四、导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如果光注重“积蓄”而不教给学生“倾吐”的技巧,“积蓄”再多也只能烂在肚子里面。丁有宽先生也作过类似的总结:“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练读不练写,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因此,指导学生利用阅读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写作训练是最关键一个环节。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去做呢?

一是仿写。鲁迅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们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么写。”因此,模仿时要选好范文,最好是名家作品。刚开始模仿时,可以化整为零,从仿句开始,片段进行。记叙文着重于修辞和语言训练,对于难度较高的议论文写作,则可以从仿一个简单的论证过程入手。

在掌握基本的仿写技巧后,我便要求学生转入高层次的仿写。这就是韩愈所说的:“师其意,不师其辞”,即学习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取其神而忘其形。这是仿写的终极目标。如获得省级奖的吴同学的《碎煜,绝美依旧》,便是模仿了穿越笔法。她把自己化身为李煜身边的大周后娥皇,与李煜展开直接对话,情节离奇,让人身临其境,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感染力。

二是改写。就是改写文章。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改变人称,如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或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等。

改变文章的体裁,主要指把诗歌改成记叙文,这是改写中难度较大的练习。改写时,必须充分理解诗意,应把诗中跳跃的地方连贯起来,按记叙文的要求有头有尾、有血有肉地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同时在改写文章体裁时必须提请学生注意:不能改变原作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如改写《石壕吏》时,就应要求学生在增补故事发生的背景、差吏抓人的场面、人物神态的刻画、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等内容上下工夫,并且要紧扣诗歌原作中的主题,即要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暴虐,表现人民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

改变人称的改写,不仅仅是把人称改变一下,也要在内容的取舍、详略方面作相应的变动。如对课文《老王》的改写。文中的人称由“老王”改成“我”后,那么文章中心应由作者的转述改为老王的直接表达,增加心理描写的内容。

三是评注。在每周一次的推荐文章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在抄写原文的同时,还要写不少于一百字的推荐语,内容不限,可以抒写阅读的情感体验,可以赏析文章的语言笔法,也可以评论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感评文章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尝试写长篇名著的读后感。这项任务通常安排在假期,分两步完成,先要求学生摘抄出自己喜欢的句或段,写好批注;然后再写出自己对整部作品的阅读感受。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我进一步要求他们进行定点阅读,就是读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对象由他们自己选择),然后加以比较分析,写出自己的见解。“你用唯美的笔调催生出的寂寞忧伤的花朵,正绽放在青春那明媚的十字街头,让攘来熙往的的人群徘徊驻足。我要感谢你,正是你让我明白,不管明媚还是忧伤,那都是青春,人生最美的华章。我们不能让它像流水一样喑哑流逝,我们要高唱,我们要呐喊:青春我最棒。”这是吴同学读了郭敬明的系列小说后的感受,前一句准确地道出了郭敬明小说的特点,后两句则是自己从小说中获得的对青春的感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人告诉我们,凡事只有在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的变化。阅读和写作亦然。我所进行的激、荐、抄、导四步训练法,正是在保证阅读的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认真躬行新课标“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而达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钱梦龙,《一条读写结合的“链索”》

3、丁有宽,《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浙江省慈溪市卫前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激趣以读促写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基于英美文学阅读基础上的大学生英语文学创作研究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