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2021-11-10 14:25徐凤霞
科学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探究

徐凤霞

摘要: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授和学生听记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普遍,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学科是知识丰富、结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1导言

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弊端凸显,情境教学越发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阐述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讨合理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生活情境触发情感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多数文学作品是作家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作的。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开始独立观察和思考周邊生活,对身边的世态人情充满探索欲望和求知热情。“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中应用情境铺垫,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清楚阐述文本内容产生的生活背景,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深入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作品。百草园美丽的景致、有趣的昆虫、读书习字的生活场景,与初中生的童年有相似之处。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童年生活,由学生童年趣事导入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学生说起自己的童年,自然饶有兴趣,使学生回忆童年的心理与鲁迅在百草园的欢乐、在三味书屋感到的枯燥产生共情,更加理解鲁迅成年后对儿时生活的追忆和怀念。语文课堂上恰当创设生活情境使得文本内容更加鲜活生动,有利于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深刻把握作品的内在意义。教师应当注重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在学生能接触到、能理解透的范围内寻找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灵从日常生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领悟文本的魅力。

3问题情境启发思考

初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容易流于“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认为自己读完文本中的每一句话就完成了阅读任务,疏于思考和体会。“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源泉,而问题是新想法、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不仅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选入中学课本的文学作品,语言富有特点,文本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教师要在备课时解析文本,在学生注意不到的地方巧妙设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多维度理解文本。例如《散步》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日常小事,语言朴素简洁,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课文的中心内容,但容易忽略文本中值得深究的细节,导致在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上过于片面。此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全家人一起散步。”教师追问:“既然是一家人,为什么作者在开头非要强调‘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呢?直接说‘我们一家老少’或者‘母亲、妻子、儿子’不是更亲切吗?”引导学生在关键的细节设置处换成其他的写法再读课文,深入思考其中的差别。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读课文,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这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教师引导点拨。这篇课文的主题除了写家庭亲情,其实还包含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弘扬。作者在开头以这样的细节安排两代人出场,突出了代与代的和睦互助,强调了青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教师在学生不易注意的关键处设置疑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重读文本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除此之外,课堂上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于一个问题,当学生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或者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提问过于简单时,学生容易思想疲惫,表现出精神懈怠、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这时,恰当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提高学习效率。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类问题的设置难度不宜过大,尽量简短有趣。问题情境的设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课堂上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启发思考,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4迁移情境促进学习

学习迁移,就是学生在一种情境中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迁移,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文本,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情感、方法的迁移。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单个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记忆往往是不深刻的,如果每一次学习文言字词都重新背诵记忆,记忆效果比较短暂。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字词和句子,与新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理解认知。例如,学习“而”字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的释义用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而”字的含义,即“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通过迁移,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巩固了文言字词的重要知识点,增强了记忆。知识点的学习,可以“举一”而“反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对文本情感内涵的把握同样可以创设迁移情境。情境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对文本知识不同的看法,通过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由知识的学习上升到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最后一课》时,梳理文本内容后,学生对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有基本的认识,但对人物内心的情感态度缺乏深入理解。这时,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情境:“假如你是小弗朗士,从迟到赶到教室到听到韩麦尔先生的发言,你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韩麦尔先生呢?”在思考讨论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为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考虑,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小说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学生不仅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而且通过学习迁移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此类迁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设身处地挖掘文本情感内涵的学习习惯。

5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作为母语学科,走在了改革的前沿。因此,身处语文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也就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特点与教学实践,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师生对文本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廖对儿.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8(42):98-99.

[2]苗盼盼.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9(06):39-41.

[3]符建美.对核心素养观下初中语文阅读活动模式的构建与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26-28.

[4]伍丽.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47-49.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中学 27141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初中语文探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设问引导探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