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模式探讨

2021-11-10 14:25张萍
科学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公共图书馆

摘要:通过分析新环境下传统的社区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机会,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探讨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模式,最后对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建设模式 文化与科技融合

0引言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多维变化的需求给传统的社区图书馆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诸多机会。因此,研究和探索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阅读及文化需求,提供优质便捷的书刊资源服务,促进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

1 传统的社区图书馆的问题

传统的社区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社会环境及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量有限,辐射范围有限。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传统社区图书馆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社区图书馆数量很少,分布也很有限。(2)场地空间匮乏,社区图书馆的场地和空间经常被忽略,一地多用现象极其普遍,所处环境杂乱,难以成为真正的图书馆。(3)工作人员缺乏,许多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难以保证社区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和服务的提供。(4)供需不平衡,现有的公共图书馆辐射范围有限,导致距离公共图书馆较远的社区缺乏阅读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一方面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5)技术落后,导致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而且效率低下,提供的服务没能充分利用新技术。

2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机会

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拥有许多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急剧增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文化生活需求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成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图书馆的需求就是其中具体而重要的一环。(2)各方面的力量聚集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高广阔的机会,包括公共图书馆的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等,例如居民对社区图书馆的认知和支持意愿 ,全民阅读的推进 。(3)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和可能,甚至是颠覆性的改变。例如自助借还书柜、无人值守图书室、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的出现和推广。(4)城市建设及开发越来越重视社区文化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在场地尊重和空间营造 上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会。

3 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模式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探讨新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模式。

根据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实地调研,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来看,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

(1)公共图书馆指导下的分馆形式

作为海淀区的公共图书馆,海淀区图书馆已建成社区图书分馆38个,总藏书量达50多万册,社区图书馆总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无论是繁华区域还是偏僻的小区,只要有场地、人员及配套设施,都可以有机会申请成立社区图书馆。此外,海淀区图书馆还以图书流动车的形式,每年送书下乡264天,建立流动服务点46个,缩短了公共图书馆与社区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公共图书馆的辐射面,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优质服务。这种模式的社区图书馆比较规范和专业,有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灵活调配,也有利于充分盘活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2)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社区图书馆

北京云中图书馆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社区图书馆的典型代表,云中图书馆也叫翡翠书院,是万科地产在海淀区西北旺镇翡翠书院项目的附属文化设施,该社区图书馆基于翡翠书院项目建设,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云中图书馆的设计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环保元素,它以武藏野艺术大学图书馆为参照蓝本设计,融合水系、绿坡、景观等多维度元素,选用竹子、原石、金属等材料,一切取于自然、用于自然,提供纯净自然、返璞归真的阅读环境。虽然它是企业自办的,但是與公共图书馆联系紧密,它在海淀区图书馆、西北旺镇文化服务中心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经常举办亲子、艺术、运动、文学等各类主题的公益活动,内涵丰富、组织精良,充分丰富了周边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云中图书馆在大众点评海淀区文化艺术热门榜中排名第一,被称为“最美阅读空间”和“区域文化高地”,获得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社区图书馆模式比较灵活多样,颇具创造性,能够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4 建议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采取多种形式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在大力推动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社区图书馆工作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图书馆建设,多方合作,取长补短,共建共享 。例如,积极探索社区图书馆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图书馆与科技公司合作,实现自助图书馆进社区,促进社区阅读和文化素质教育。又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社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路径 、基于协同的社区图书馆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

(2)促进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指导

为了使得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专业,图书的检索和流通更加便捷,公共图书馆的指导很重要。例如云中图书馆在海淀区图书馆的指导下,在本馆的图书目录建设、数据回溯加工、图书流转、业务人员培训、图书管理系统及电子资源引入等方面,都能提供比较专业的服务,还正式加入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体系,作为海淀区图书馆西北旺镇分馆下属社区级服务点,有效拓展基层图书馆业务,为周边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3)充分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

图书馆是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场所,社区图书馆更是将文化与科技融合落地服务广大居民的重要路径。社区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提供、文化场所营造、教育培训方面都可以充分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并使科技更好地造福人民。例如网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智慧图书、自助借还书架、图书自助消毒柜、无人值守小型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电子化数字化資源、网络培训、智能空间服务等,都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这些都能很好地应用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以需求为导向,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要重视以需求为导向,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基础上,兼顾用户细分,提供个性化服务。除了社区居民的共性需求外,老年人、少年儿童、特殊群体等需要重点关注。例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社区图书馆,需要充分考虑老人的需求和具体情况,尤其是针对中科院离退休老人,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又如,对于大部分社区来说,对亲子图书馆的需求比较大,需要考虑少年儿童的特点设计和规划社区图书馆,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此外,还可以招募各类志愿者,充分发挥海淀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通退休老教师与社会服务,在社区图书馆举办各种讲座,为其发挥余热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①李红霞.公共图书馆服务“最后一公里”——我国乡村(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图书馆界,2018(05):77-81+94.

②臧国全,李哲,金燕.社区图书馆:居民的认知与支持意愿[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02):100-106.

③谭成华.社区图书馆推广全民共享阅读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20(01):80-81.

④刘荣伶, 李然. 技术·形式·环境——西班牙三座社区图书馆设计策略讨论[J]. 新建筑, 2020, No.192(05):23-28.

⑤汪其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9,41(09):18-22.

⑥肖俊.我国社区图书馆的融资方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2):124-125.

⑦闫巧琴.推进社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路径探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3):73-76.

⑧吴金鹏,林风谦.走向协同:社区图书馆服务供给机制创新[J].图书馆,2019(10):100-105.

作者简介:张萍(1973年11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西;职务职称:副研究馆员;学历:研究生;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信息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100872

猜你喜欢
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公共图书馆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县级图书馆未来走向趋势探索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