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人才发展培养机制

2021-11-10 19:05张利霞付小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高等教育创新创业

张利霞 付小桐

【摘要】随着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也随之加强,加之乡村旅游产业伴随城市文明不断升级,乡村旅游已成为社会文化消费的主体。同时,乡村旅游产业在新时代的思想引领下,其经济、文化也有了显著的突破。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人才发展培养机制,并加以解析,从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乡村旅游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人才发展培养机制目的

随着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也随之加强,加之乡村旅游产业伴随城市文明不断升级,乡村旅游已成为社会文化消费的主体。同时,乡村旅游产业在新时代的思想引领下,其经济、文化也有了显著的突破。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协同机制,并加以解析,从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理念。我国农业类高校在开设课程时,不但注重于蔬菜的种植,也注重于乡村产业的教育和前景,带领大学生开展农村农业及旅游发展的创业,推动了经济发展。通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为当地农业经济、文化经济带来不小的收益。一村一方案,一村一产品,各家各户积极投入进去,挖掘潜力,打造出具有该地域独有的特色,使乡村旅游呈现出特色化、精品化的特点,形成一道产业链。该产业链一旦形成,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者、当地居民以及消费者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其发展前景及其可观,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新的领域。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人才发展培养机制的意义

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创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各专业在遵循教育部教学大纲的大框架下,可根据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定位,制定和调整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计划。利用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和双创人才培养战略的具体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乡村旅游方向课程,并增加双创实践环节,计入学分或纳入考评体系。

其次,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通常是指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的教师。在鄉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养乡村旅游双创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每位教师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要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增强实践能力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提升国民对乡村旅游产业认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不但有物质追求,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乡村旅游可以使人们在闹市中的压力随之而去,身体上的愉悦舒心转换为精神上的安宁。但我国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时,宣传力度不够,国民对该产业不了解,甚至不敢尝试,因此需要我国在该领域的创业者,要让国民亲身体验乡村旅游,加大推广力度,使其全方位了解到其中的好处,同时消费者与被消费者也是双向的,消费者得到了亲身体验,身体上与精神上都融入自然,被消费者可以通过种植绿色健康食品、地域特色产品、民风民俗的歌舞,为其带来经济收益。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人才发展培养机制方式

(一)将高校创新创业领域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其相结合,为该产业提供先进的思想、技术理念以及人才,为乡村旅游建设输送高端智能化服务。因此,高校在开设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当聘请相关的专业老师,为同学讲解相关的知识,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要让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还未被挖掘出来的乡村旅游产业。

(二)乡村产业与国家政策开展精准对接。一方面,在政策上要坚持原生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农业为本,以文化为中心,增强优化服务意识,保护并发扬乡村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加强高校人才的输出,通过专业的创新创业学院对接本地乡村,为当地乡村建设做好引导。这样一来,可使乡村产业振兴构建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兼顾产业振兴与生态保护。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潜质提供师资保障。旅游管理专业老师要加强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三)实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的基石。针对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双创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增设乡村旅游的方向课和专题课。课程内容涉及乡村旅游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知识模块。课程教学不限校内进行,根据教学需要,可到乡村旅游景区、企业、社区实施现场教学,也可与乡村旅游目的地长期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和订单式双创人才培养机制。

(四)开展乡村旅游双创人才校内赛训活动。学校或学院通过竞赛和培训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知识学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可开展乡村旅游知识竞赛、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策划竞赛、乡村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和乡村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和业界专家做评委,对具有双创潜质的学生进行表彰或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建立乡村旅游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整合校内资源,营造双创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实训活动并建立双创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反馈机制

建立乡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修改和完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行依据。可以采用网评、座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建立了以“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院系领导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校外同行专家评价反馈和毕业生培养质量持续跟踪反馈体系。根据评价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乡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鹏,田至美.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

[2]孙伶俐.全域旅游视域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J].旅游纵览,2018911):164.

[3]王琼英,唐代剑.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价值再造[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

[4]江哲丰,彭祝斌.把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N].经济日报,201825( 015) .

[5]张玮弘.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青年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8( 09) 386.

[6]郭远智,周扬,刘彦随.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地理研究,2019,(12)32.

作者简介:张利霞(1984-)女,宁夏固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服务与教育。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7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高等教育创新创业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