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对流动人口食物消费的影响

2021-11-10 19:05何鑫烨
科学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粮消费量流动人口

何鑫烨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家庭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了城乡户籍对流动人口食物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户籍可以有效增加流动人口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提升了流动人口的食物营养,對改善居民生活物质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引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面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我国居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指标,并且会议指出我国目前依然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带来的种种挑战,农民工及其家庭的营养状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同时流动人口作为外出劳动力和留守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桥梁[1],其食物消费的生活水平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缓解流动人口生活压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现阶段改善流动人口的膳食营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户籍制度导致的城市分割的新型二元结构对流动人口的食物消费和营养摄入的影响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流动人口的食品消费进行了研究,明娟等曾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更是引起城市内部人群消费差异的关键因素[2];李国景等人和何凌霄等发现户籍地差异会引起农民工营养摄入的差异[3-4];然而Min et al研究则发现农民迁移的经济回报减少了留守家庭成员的营养摄入[5],因此,我们更应注重户籍制度对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

文章基于此,通过面板数据研究了户籍对流动人口食物消费的影响,主要贡献是:1.运用了PSM进行实证分析,去除了样本自选择性带来的偏差;2.采用了CHNS六轮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更全面的反映了居民食物消费的户籍效应;3.为相关研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2.实证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1997-2011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被解释变量是肉类和口粮类食物消费量,其中食物消费数据是根据张印午的能量折算法对此进行折算得出的[6];主要解释变量是户籍,城市户口为1,农村户口为0;除此之外,本文还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由于城镇市民和流动人口的个人身体特征、家庭禀赋及收入水平等不同,使得其做出的消费决策也会有所不同,其中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是影响食物结构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到样本自选择造成的有偏估计问题,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中的近邻匹配法来估计户籍对流动人口食物消费的影响。本文主要考虑的是没有城市户籍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拥有城市户籍的平均处理效应(ATU)和两者直接的平均处理效应(ATE)。

上式中的、分别代表流动人口和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ATT表示流动人口获得城镇户籍后会对其食物消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ATU表示城镇市民如果失去城市户籍会对其食物消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ATE则表示随机一个具有X特征的居民在某项食物消费中户籍对其消费影响的均值。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PSM估计结果来看,在口粮的个人消费估计结果中,ATT、ATU和ATE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ATT值为11.48,表明与城镇市民相比,流动人口的口粮平均要多消费11.48千克。进一步比较ATT、ATU、ATE的值可以得到,ATT>ATE>ATU,表明假如城镇市民失去了城镇户籍,那么其口粮消费也会增加7.47千克,但依然小于流动人口的人均消费量,即假如城镇市民失去了城市户籍,其口粮消费量依然还是低于流动人口约4.01千克。

在肉类的个人消费估计结果中,ATT、ATU和ATE至少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ATT值为-3.79,表明与城镇市民相比,流动人口的肉类平均要少消费3.79千克。进一步比较ATT、ATU、ATE的值可以得到,ATT>ATE>ATU,表明假如城镇市民失去了城镇户籍,肉类消费量也会减少2.49千克,但减少的值依然低于流动人口与城镇市民相差的值,即假如城镇市民失去了户籍,最终还是会比以前就是流动人口的消费多1.3千克。

综上可知,在控制了收入、教育、年龄、性别、民族、家庭规模、劳动强度以及医疗保险这些会影响食物消费的变量后,户籍依然会显著影响居民的食物消费,即促进流动人口的肉类消费,抑制其口粮消费。和普通面板回归结果相比较,口粮的消费量上OLS相对于真实的户籍效应给出了一个上偏的估计,普通的面板回归模型并没有考虑选择性偏差,高估了城市户籍对流动人口的消费效应,而肉类则给出了一个下偏的估计,低估了城市户籍对流动人口的消费效应。

3.结论与建议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与营养调查的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户籍对流动人口食物消费的影响,发现城镇户籍可以有效改善流动人口的食物消费水平,增加其动物类食品消费,从总体上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水平。本文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我国可以适当放宽户籍制度,使更多的有城市生存条件、居住条件的流动人口转为当地的城市居民户口;2.推广租购同权政策,给予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增加流动人口的归属感;3.给流动人口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补偿,减少其生活的压力,从而全面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3(04):60-66.

[2]明娟,曾湘泉. 农民工家庭与城镇住户消费行为差异分析----来自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的证据 [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4):3-9+158.

[3]李国景,陈永福,杨春华. 收入增长、户籍地差异与营养消费———基于进城农民工家庭的研究 [J]. 农业技术经济,2018(10):66-76.

[4]何凌霄,吴海江,张忠根. 外地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的收入差异分析———基于户籍地差异视角 [J]. 农业技术经济,2015(06):15-26.

[5] Min S , et al. The impact of migration on the food consumption and nutrition of left-behind family members [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 18(8):1780-1792.

[6]张印午,曹雅璇,林万龙. 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差距估算———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4):50-56.

湘潭大学 湖南省湘潭市 411100

猜你喜欢
口粮消费量流动人口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雪后林鸟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数说流动人口
祖传“口粮”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全球棉花产需预测继续下调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漫画轻兵器之十四 舌尖上的军粮——战斗口粮与营养(Ⅶ)
漫画轻兵器之十四 舌尖上的军粮——战斗口粮与营养(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