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1-10 00:17金音刘海东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爱国教育高校学生新时代

金音 刘海东

摘要:当下的高校爱国教育陷入灌输式教育、“空谈爱国”的局面,让高校学生或是没有爱国情怀或是空有爱国情、没有报国志。针对此,教师要利用时事热点、谈心谈话、思想调研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爱国认知。挖掘红色文化素材,传承红色基因,激荡学生的家国情怀,让青年学生传承老一辈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此,助力民族复兴与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逐渐深化,然而,由于国家体制、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的不同,合作往来中容易發生矛盾与竞争。而95后、00后的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正处于不断成熟与完善阶段,他们及其容易受到虚假言论的蛊惑。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价值观,引领学生爱国、爱党、去伪存真,以此抵御外来势力的思想形态的干扰。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主义基本现状

(一)不爱国的现状

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下,高校学生享受着网络上的泛娱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深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这样的时代背景衍生一些“崇洋媚外”、“两面派”的高校学生,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难以保持着清醒的思考,对我国当下的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也缺乏判断,造成不爱国、污蔑国家的现象。

2020年中国一名留学生许可馨在网络上发表“中国人就是贱骨头”此类的言论,被舆论推向风尖浪口。让人匪夷所思,一位留学高材生竟然被贴上“恨国”、“辱国”的标签,将中华美德“艰苦奋斗”看做是“贱骨头”。疫情期间,我国人民众志成城,一些高校爱国青年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助力中华民族战胜磨难,这很好地诠释什么是中华美德、中国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许可馨思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颗“毒瘤”,是时候应该剔除。青年大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应该将弘扬民族精神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不理性爱国的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的爱国存在一些误区。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一些高校学生被网络言论所蒙蔽,在爱国的高呼声中对社会的某些现象陷入不理性的表达和宣泄。比如,疫情期间,我国以现代化防范治理能力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功,互联网社交空间开始出现膨胀自大的盲目爱国现象,一些“西方崩溃论”、“中国科学超过西方”等盲目爱国言论充斥网络社交媒体,这些焦躁的狂欢源于对我国历史发展脉搏、中西文明根源、我国国际地位的认知不够深刻与客观。

由此可见,当下高校学生的爱国存在蓄意诋毁、盲目批判问责的现象,这样的爱国方式反而会加深民族对立与人民内部分裂,得不到国家政治上的认可。在互联网信息碎片化时代,青年学生极为容易被某些虚假言论所迷惑而产生不合理的认知,产生盲目浮躁的爱国情绪。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一)没有从情感上引导学生爱国

当下的高校爱国教育的内容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且较为枯燥、繁冗,对青年学生爱国认知的影响不够深刻。考试多以死记硬背为主,活动主题单一,形式传统。高校学生接受爱国教育的态度较为被动,极少遵循内在价值追求来学习,而教师一般采取正面说教的方式进行爱国教育,让课堂陷入知识理论灌输的“死胡同”,学生由此而没有主动接受爱国教育的熏陶,故而没有从爱国教育中产生爱国情怀,更不会主动去探究怎样理性爱国,从整体上看,灌输式的爱国教育没有从情感上引导学生爱国,它反而会阻碍理性爱国认知的深入发展。

(二)没有从认知上引导理性爱国

理性爱国,是对爱国有着合理的认知,客观理智地将国家利益视为最高利益的一种外在行动与内在的价值取向。爱国是合乎法治、道德、有理有据的可以理性驾驭的感情与行动,其始于“情”,承于“志”,终于“行”。然而,当下的高校爱国教育陷入了“空谈爱国”的局面,让青年学生空有爱国情、没有报国志。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高校学生在意识上不明白为什么要爱国、怎样去爱国,他们没有自主的爱国行动,其爱国梦、爱国情只在网络上不理智地宣泄。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

(一)加强认知教育

加强爱国认知教育包括培养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教师要重视做好思想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从交流谈心中深化爱国认知,实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设计相关话题,让学生发表想法,并及时根据学生的解读进行引导。比如,有学生针对此次疫情对我国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制度进行赞扬,并嘲讽西方国家疫情陷入严重的地步,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及时在课后对学生进行点评与引导。一方面,对于学生在演讲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从瘟疫发生的危害、历史、本质等方面展开解读,讲清楚“怎么看”、“怎么办”。瘟疫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对西方严峻的瘟疫形势幸灾乐祸的行为,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让学生理解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学生坚守以人为本的理性爱国,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达到理性爱国的教育目的。

其次,教师要深化谈心谈话,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比如,针对此次疫情进行谈话,让学生了解我国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源,以此折射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转化学生不爱国的思想,然后,请学生在主题班会上进行心得分享,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再次,做好思想调研工作。从主题班会演讲上看,很多大学生虽然有爱国情怀但是没有切实的报国行动与志向,这也折射出了高校爱国教育存在一些不足。教师要通过思想调研的方式了解高校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比如,组织主题形势政策报告会,让学生展开专题研讨,进行思想转化,奠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整个过程中,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的复兴是踏踏实实艰苦奋斗而来的,理解爱国不是口号而是“捋起袖子干”的担当与历练。

最后,利用网络空间传达爱国教育。教师要强化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整合能力、去伪求真能力、去劣存优能力,减少网络捕风捉影的碎片化信息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借助自媒体平台正面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长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谨防虚假、夸大式言论对大学生的不良诱导。整个过程,要入耳入心,让爱国的情感、信念、行动通过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促使大学生坚定爱国信念。

(二)融入红色资源

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的艰辛发展历程是一面镜子,它折射中华人民共产党的伟大,也预示出国家繁华似锦的未来。高校学生在国家不断前进的道路中不可以忘记来时路,应在历史洪流中感受国家发展的不易,深刻理解我国艰苦奋斗的品质并不是许可馨所言的“贱骨头”。教师要将党史作为教材,传递中华人民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激发青年学生心底的爱国力量。传递红色基因,让大学生在国家发展这个节骨眼勇于承担起国家重托,为中华民族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而奋斗,学生有这样的觉悟,就是教育的巨大成就。教师应该争做“红色教育”科研领头人,将课堂作为主要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从实际行动中指导学生传递红色基因。

在具体的实践,教师要挖掘红色素材,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红色故事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红色故事中理解思想政治,比如,藏族医生为周恩来治病、陈树湘“断肠明志”、摔碎瓷罐红军主动赔偿等,激活红色基因,破解红色密码,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然后,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组织校外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比如,高校和社会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合作,为大学生提供红色文化体验空间,而教师可以以此为载体为学生设计调研任务、红色文化知识大闯关等实践活动。与此同时,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进行资料检索,让学生更加广泛地理解红色情怀,从而为学生走进红色文化奠定理论基础,最后,让学生提炼思想价值,爱国情感,形成价值导向。

整个过程分为学习、实践、感悟三个步骤,建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综合考核的教学模式,从点、线、面着手,带动大学生爱国情绪,培养其爱国情怀,提高爱国教育的育人效果,让高校学生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与理想。

结论:当下高校学生的爱国存在蓄意诋毁、盲目批判问责的现象,这样的爱国方式反而会加深民族对立与人民内部分裂,得不到国家政治上的认可。而当下的高校爱国教育的内容脱离了青年学生的实际生活,且较为枯燥、繁冗,对大学生爱国认知的影响不够深刻。因此,要加强爱国认知教育包括培养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教师要重视做好思想调研,从交流谈心中深化爱国认知,实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将党史作为教材,传递中华人民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激发青年学生心底的爱国力量。传递红色基因,让大学生在国家发展这个节骨眼勇于承担起国家重托,为中华民族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龐毅.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Z大学为例[J].北京青年研究,2020(1).

[2]郝菲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

[3]庄善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4]陈微.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9):63-64.

[5]韩海霞,蔡欣,王琳.关于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9,No.279(21):186-189.

[6]郝菲菲,张敏.浅谈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状况[J].长江丛刊,2019(6):128-128.

猜你喜欢
爱国教育高校学生新时代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