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1-11-10 16:42王培昊王增荣
科学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众创业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王培昊 王增荣

摘要: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极快,对人才的需求量与以往相比大幅度提升,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资源的主要组 成部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实际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依然面临着诸多就业方面的 困境,为缓解大学生的这一就业现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掘大学生的潜力,激活大学生的创 业动力,帮助大学生摆脱就业困境。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教育功能难以发挥 作用。基于此,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大众创业;

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中,大学生是最具自主创新意识的社会群体,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更有效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积极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途径,高校只有快速推进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1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研究

1.1 學校重视程度不够

虽说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依旧有部分民办高校领导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尤其是部分民办高校领导更加重视学生成绩和就业率,依旧停留在传统思想和观念,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只是喊喊口号,对学生就业和学校发展没有积极作用,从而不愿意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没有制定科学目标、规划合理方案及投入足够资源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导致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难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1.2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效性不强

创业孵化基地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空间场所,完善健全的创业孵化基地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力量、高校力量等多种主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政策、财政、资金、人力和环境等支持,由大学生组成创业团队,提出创业项目,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审核与评价,对优势项目提供创业启动资金、项目孵化场地和专项技术支持,并在一定期限内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存在实效性不强的现象,具体表现在:高校孵化基地的作用有限,部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创业项目存在层次低、技术含量低、创新思维不够的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创业项目脱离不开卖小商品的局限,对新技术、新思维的应用极其有限,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切实做到创新和创业相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层次和技术含量,才能真正发挥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

1.3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高

创新创业活动的进行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思想观念 以及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并且直接决定着创新创业活动是 否能够获得成功。部分高校大学生本身的创业意识不够强,对创 业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尚不充足,无法为创 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或者认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 不能进行创业活动,再加上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设置为选 修课程,导致一些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也仅仅是为了获得相 应学分,而并没有引起大学生的重视,故而致使部分大学生的创 业意识不强。

2 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之下,社会发展形势比较紧张,就 业竞争压力比较大,各大高校都提高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 并组织开展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不完善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 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就业指导作用,高校就应该对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教学课程的开展过 程中授课教师应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实创新意识、创业意 识的融入,不断汲取社会新发展的变动情况并不断丰富自身的 教学经验;高校对课程内容的安排应强化创新观念的嵌入,拓展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涵盖范围,以专业性质为依据开展多样的 创新创业竞赛,锻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2.2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要贴合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创业实践现状,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两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创业人才。在课程设置时要做到将创新创业观念和教学体系完美结合,确保以培养和提高“双创”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核心,并建立与之相符的完整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中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课程,主要教授创业创新基础理论知识和创业个案分析、创新思维等;二是创业创新核心课程,包括创业法律、制度、行业规则,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业团队的组建模式,创业项目评估等内容;三是完善的创业实践保障,实行校企合作,积极吸收企业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可以开展公司调研、创业案例探讨和创业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四是将双创课程教学和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以经济、管理、营销、法律、投资、金融等专业课程为基础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

2.3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充分考虑大学生本身的因素, 首先,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大 学生的专业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加完整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及专 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探索,将学生 打造成高素质、多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大 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高校应以兴趣 为引导,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形式的活动, 让大学生形成对创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 进而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提供动力。

3结语

总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整合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从目标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体系等方面入手,融合政府、企业、高校力量,实现专业课程、创业课程、创业孵化基地三位一体,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想,并为创业项目转化提供实训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向利.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J].中国科技产业,2018(10):80.

[2]潘清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

指导老师:邱喜阳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大众创业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