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太虚”与“气”之关系研究

2021-11-10 07:08唐思浩魏亚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唐思浩 魏亚杰

摘要:张载提出“太虚即气”,关于“太虚”与“气”的关系,学界有三派观点。陈来、杨立华等认为“太虚”就是“气”,这种解释很好地说明了“太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汤勤福认为“太虚即气”实际上是“太虚非气”,这没有很好地说明“太虚”与“气”的关系;牟宗三认为“太虚”与“气”相即不离,但这种解释会与张载的文本冲突。

关键词:太虚;气;相即不离;太虚非气

一、太虚就是气

陈来、杨立华等学者认为,太虚与气的关系为“太虚即气”。太虚、气、以及世间万物都是同一实体之不同的状态。

陈来主张,太虚与气以及万物都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张载提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1]7。这说明了,一方面气在聚为万物时的任何有形、有规定的状态都只是暂时性的;另一方面,在我们所处的整个宇宙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虚空,虚空只是一种非常稀薄的气,这种气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它,所以“无形无状的太虚实质上是气的本来存在状态”[2]46-47。由此,太虚就是气。

杨立华赞同张岱年的解释,他也认为“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说明了太虚本来是无形的,而这就是气的本来的存在状态;“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行尔”[1]7表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只不过是气的不同存在形态而已。因此杨立华认为太虚就是气的本来状态,是无形的状态,聚起来就是有形的状态[3]129。太虚、气、万物是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和体段,是确凿无疑的[6]16。

综上,陈来、杨立华等学者认为太虚就是气,气的本质的存在状态就是無形的太虚,这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气聚使万物的呈现成为可能,气的分散则意味着万事万物回归于太虚的本质。气必然要凝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有学者认为太虚和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认为“太虚是气”无法与张载原意吻合[7]53。

二、太虚非气

汤勤福认为,太虚蕴含气,但太虚本身不是气。太虚与气分属两个层次,太虚是最高层次的概念,而气是次一层次的概念[7]53。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1]12

汤勤福认为这里的文本可以非常清晰地将“气”与“太虚”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气凝聚或消散于太虚中,就好比冰凝结或融化于水中一样。“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是指懂得太虚就是由气构成的,也就懂得不存在“无”,因而太虚含气则为有。所以,尽管“太虚”处在一种“虚”的形态中,但是它并不是空,更不能是无。张载还有一些其他的文本“也体现出他确实是将‘太虚’与‘气’作为两个概念来讨论的”[7]53。

太虚无体,则无以验其迁动于外也。[1]11这句话说明了“太虚”虽然没有形态,但它不能离开“气”。其中的“太虚无体”就是指太虚没有形态,所以我们不能检验其它是否有动静之态。但是在张载关于气的阐述中,“气”是有动与静、刚与柔、阴与阳之态的。如果把“太虚”与“气”等同,那么张载的上述观点就变成了“‘气’无体,则无以验其迁动于外也”,这明显与张载认为“气”有动静、刚柔、阴阳的说法不符。因此,“太虚”与“气”是绝对不能够等同的。但是,“‘太虚’无形体、无动静、无刚柔,并不是说它是‘虚’是‘无’,恰恰相反,‘太虚不能无气’”[7]55。

总之,汤勤福主张太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是“太虚非气”。因为从张载的一些文本看来,太虚与气是确实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

三、太虚与气相即不离

牟宗三认为太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是:“太虚即气”即“太虚不能无气”[4]395,也就是太虚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他看来,太虚即气应为“虚体即气”,或清通之神即气。虚体即气也就是整个虚体全部是用,“就用言,体在用”。掌握太虚即气的核心在于,“即”是不可分离之“即”。“虚体即气中的‘即’是圆融之‘即’,不离之‘即’”[4]396,“而不能解释为等同意义的‘是’”[5]89,因此“太虚即气”就是“太虚不能无气”[4]395,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太虚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杨立华认为,牟宗三的解释是误读,如果张载哲学中的虚与气是相即不离的关系,那也就意味着太虚没有气和万物之外的独立存在,换言之,太虚不是气的聚散过程中的阶段。然而,这明显与《正蒙》里与太虚有关的文本不相符合。在张载的气本论体系中,太虚、气、万物是同时并存,并持恒地相互作用和转化的。由于太虚之气与“蒸郁凝聚”之气总是并存的,所以要强调“太虚不能无气”[6]16。

杨立华提到,太虚就是日月星辰的背景,由于看不见太虚的形状,所以不知道太虚是运动的,所以太虚和万物、大地、日月星辰是同时存在的,因而他们不是相即不离的。[6]130

结语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以辟佛老,将“有”与“无”、“体”与“用”统一起来。关于太虚与气的关系,学界大致形成了三派观点。牟宗三认为“太虚与气相即不离”,但这种解释会与张载的一些文本冲突,这是对张载“太虚即气”的误读。汤勤福为解决“太虚”与“气”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其内部也有缺陷,他一方面批评先前的学者对“太虚与气相即不离”的解释,一方面又用“虚不离气”来论证太虚非气。而且汤勤福也提到“张载对太虚与气的论断存在缺陷”[7]57,“太虚非气”无法很好地解释“太虚”与“气”的关系。笔者赞同陈来、杨立华等学者的观点,认为“太虚”就是“气”。“太虚即气”之“气”最具有实在性,同时又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并非自相矛盾,它们是同一实体从形式到质料的不同状态。

参考文献

[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8.

[2]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M].吴兴文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5]邸利平.牟宗三对张载“太虚即气”的诠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38(03).

[6]杨立华.“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J].中国哲学史,2020,(04).

[7]汤勤福.张载太虚非气:“太虚”与“气”关系新说[J].南开学报,2000,(03).

[8]米文科.王船山对张载“太虚即气”的诠释及其意义[J].船山学刊,2010, (02).

[9]曾振宇.张载气论哲学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2001,(0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唐思浩(1996—),男,湖南长沙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伦理学。魏亚杰(2000—),男,河北邯郸人,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