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的你》的悲剧意识探析

2021-11-11 02:06雷波
剧影月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陈念少年的你小北

■雷波

《少年的你》改编自玖月晞的连载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是曾国祥继《七月与安生》后执导的第二部青春电影。影片基调严肃而沉重,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并从多维度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这里所说的“悲剧”是一个美学范畴,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又译净化)。”《少年的你》借女主人公的青春记忆,将校园霸凌及其相关的自杀与死亡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主题呈现和人物塑造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悲剧意识。

一、悲剧意识在主题上的呈现

在文艺作品中,悲剧意识常具有两种相反相成的内涵:“(一)悲剧意识把人类、文化的困境暴露出来。这种文化困境的暴露,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二)悲剧意识把人类、文化的困境从形式和情感上弥合起来。这种弥合也意味着对挑战的应战。”《少年的你》将成长、犯罪、教育等现实元素糅于一体,青春的困境、人性的叩问及自我认同的异化等主题均体现出浓厚的悲剧意识。

(一)青春困境既是是催生悲剧冲突的根本原因

理想的青春应是美好欢悦的,影片中,少年们的青春岁月却显得阴冷而残酷。陈念的母亲因倒卖三无面膜血本无归而躲债在外,陈念不得不独自面对债主的骚扰和霸凌的侵扰,杀人事件和牢狱之灾为她的青春画上了休止符。小北自幼被父母抛弃,同龄人还在读书学习时他就已混迹于市井,成为街巷之间的小混混,打架斗殴是他的家常便饭。即便是作为主人公对立面的魏莱和徐渺,她们的青春也不理想,父母的殴打和家人的冷落贯穿其成长生活的始终。影片中少年们遭遇的青春困境表现在学习、生活和成长等各个方面,是他们同悲剧命运进行搏斗和反抗的背景场地。

困境的客观存在催生出层出不穷的悲剧冲突,直接表现出影片的悲剧意识。黑格尔指出,冲突是悲剧发展的动力,当冲突不断被激化并得不到“和解”时,悲剧便会诞生。片中,冲突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成人世界和少年世界之间、父母和子女直接、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生存挑战与社会现实之间。对青春个体而言,成长是个充满困境和冲突的过程,影片借陈念之口表达了少年们面对成年世界的迷惘:“高考之后,我们就变成大人了。可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人。”主人公亦曾尝试着“和解”,但最终也只陷入到更深的泥潭。陈念和魏莱的矛盾激化后,陈念希望魏莱远离自己、别再骚扰自己,魏莱也希望陈念不要报警、不再追究自己的过错。然而,在悲剧中,冲突通常都是朝向无法挽回的地步发展,真正的“和解”只有当悲剧发生过后才有可能实现。

(二)悲剧意识潜移默化中“净化”着人性的荒凉

电影中,人性的荒凉感主要表现为情感的疏离与冷漠,家庭与学校成为少年悲剧命运的催化剂。在家庭关系中,亲情处于缺失离席的状态。陈念遭遇困境时,其母亲躲避在外,离席于女儿的生活轨迹;小北自幼被父母抛弃,父爱和母爱均为缺失;魏莱和徐渺作为施暴者,亲情于他们也是畸形无能的。在校园关系中,同学情与师生情也是漠然的。学校沦为悲剧的发生地,面对霸凌和自杀,老师无能为力,同学麻木不仁,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在胡小蝶事件中,没有任何同学愿意将真实情况反映给校方和警方。从班主任离职时同陈念的对话可以看出,教师群体对于校园霸凌事件并非毫不知情,但悲剧发生前,他们未主动采取措施杜绝悲剧的发生,悲剧发生后,他们也只是例行公事,未向警方交代实情。胡小蝶自杀后,陈念是唯一一个对死者表现出观照的个体,她将外套披在了胡小蝶的尸体上,捍卫了死者的最后一丝尊严,然而,这一举动也成为陈念被魏莱等人欺凌的直接原因,颇具讽刺意味。

电影对荒凉人性的叩问证实了作品的悲剧意识,同时也于潜移默化中向受众施加着悲剧审美的“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痛苦和不愉快的激情能得到一定的宣泄、消灭,转化为相反的激情”,“净化”可通过“怜悯”和“恐惧”陶冶崇高美感,从而实现强化悲剧效果的目的。《少年的你》带给观众的悲剧震慑力是巨大的,孤立、霸凌、死亡、入狱等厄运发生在与观众相似的人身上,使怜悯和恐惧心理贯穿观影过程始终。若想避免遭逢同类厄运,审美主体必须通过净化、改善、节制、甚至一切努力来为自己根除引发厄运的因素。“净化”是悲剧审美的衍生品,也是对影片悲剧意识的升华。客观而言,《少年的你》并非毫无人情可言,陈念与小北的相互依靠、郑易对陈念的无私保护均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现实氛围的冷漠并未全然扼杀情感的纠葛与羁绊。相反,在人性荒漠中,这种微弱的人性光辉显得格外耀眼。这种反差同样凸显了悲剧中“净化”的作用。

(三)对自我认同的艰难探寻深化了影片的悲剧意识

拉康认为个体从婴儿期开始进入自我认知阶段,即“镜像阶段”,“他要在玩耍中证明镜中形象的种种动作与反映的环境的关系以及这复杂潜象与它重现的现实的关系……它(镜像体验)策动了从躯体的残缺形象到我们称之为整体的矫形形式的种种狂想——一直到建立起异化着的个体的强固框架,在这个框架以其僵硬的结构将影响整个精神发展。”。在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需不断地向其“自我”发出认知的约束信号,以避免混淆现实与幻想的“镜像体验”。

家庭与亲情的缺失让陈念和小北在伤痛中艰难地步入了成年,他们在困境与突出中实现了自我与彼此的认同。作为对立面的魏莱,却陷入了“主格之我的异化命运”。魏莱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家庭的畸裂与教育的失败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首要原因。实际上,魏莱一直以“玩”的心态看待校园霸凌,惨剧是自己“玩过火”的后果,暴力只是她成人化的伪装,也是她迷失于认同危机时采取的不当手段。作为渴望引导的少年,家庭镜像让她的认同机制发生错位,而对于女儿的暴行,魏父默然置之,魏母也只念了几句“交友不善”的女儿经。自我认同的异化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也是催生“怜悯和恐惧”心理的直接因素,进一步深化了影片的悲剧意识。

青春的困境是对人性冷暖与认同过程的折射,人性的荒凉是对残酷青春和认同危机的衬托,而自我认同的探寻过程既是对主人公青春困境的凸显,也是其面对人性氛围的反馈。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共同呈现着影片的悲剧意识。

二、悲剧意识在人物上的彰显

影片塑造了多元丰富、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将悲剧意识融入到人物个性、人物关系和人物语言当中。

(一)真实可感的人物个性增强了影片的悲剧效果

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主角只有“和我们自己类似”才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同情。影片中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极易引起观众的同情与共鸣,片中人物的个性立体而鲜活,善恶的界限在其身上显得模糊不清,观众无法仅从某一个单向度层面对人物做出非黑即白的价值评价。陈念原本是柔弱而隐忍的,屡次遭受霸凌后,她才意识到一味忍让只是无济于事,其个性中坚韧的一面在她主动寻求保护的举动中得以体现。小北对陈念的保护让观众看到了小混混身上的正义与胆识,但这种的保护也反映出少年的冲动、暴力与天真。以暴制暴并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实现其应有的效果,它只会进一步激怒魏莱,让各种凌辱变本加厉地施加到陈念身上。个性的立体感反映在魏莱身上同样十分明显,影片在这一人物个性中置入了不少罪与恶的元素,其暴行是导致同学自杀的直接原因,然而,在冷漠的家庭与父母面前,魏莱同样希望得到少年应有的关爱,她将自己伪装成暴力的模样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稚嫩与卑弱。真实而自然的人物个性增加了影片悲剧审美中的可怖感,使观众的共鸣感油然而生。人物个性的真实还体现着现实悲剧的不可抗,魏莱的主动求和只是影片设置的诱饵,它让人物间的对立从人身范畴的凌辱上升到精神和价值观的冲突,致使悲剧再度发生。陈念和小北锒铛入狱、魏莱和胡小蝶青春夭亡等厄运绝不是单纯的罪恶使然,悲剧个性同现实环境交媾在一起才是理性克制的“日神精神”最终溃散于原始暴力的“酒神冲动”的根本原因。

(二)多元丰富的人物关系呼应着影片的悲剧主题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形式的和谐,从人物关系形式的意义而言,美的关系仅存在于男女主人公之间。互为镜像的设置模糊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友情和爱情的界限,也让二人的羁绊与情感显得难能可贵。除此之外,片中的亲情关系、友情关系及师生关系都显得不够和谐。不和谐的人物关系网是青春困境的隐性呈现,而家庭和情感完整性的崩坏则加剧了少年的认同危机,也直接流露出影片的悲剧意识。面对无法甩掉的青春枷锁,陈念和小北以惨痛的代价实现了自我认同,魏莱和胡小蝶却走入了“异化命运”。另外,影片人物间还存在多重二元关系。二元对立是人类认识理论的基础,对立性可发展出更为复杂的互生性和交融性。影片的对立关系主要表现在欺凌者与受凌者之间,魏莱对陈念变本加厉的凌辱是激化其人生冲突的直接原因。互生与交融关系则在陈念和小北身上有较显著的体现,二人在观念与认同差异上的弥合过程是其对立性向互生性与交融性的置换过程。关系置换的波折性是对人物命运悲剧的反馈,也是对影片悲剧主题的呼应。

(三)精辟犀利的人物语言散发出深刻的悲剧意识

影片台词不多,但其悲剧意味直指人心引人深思。“懦弱的不止她,有你,还有我”,陈念对李想的反驳表达了少年对懦弱自我的反感和对冷漠人性的无奈;“要么被人欺负,要么欺负别人”、“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小北向陈念的倾吐透露出现实社会的残酷性和生活的压迫感;“因为有些事有些人我不想看见”,郑易对陈念的解释预示了悲剧再度发生的不可逆;“学会和好人打交道这辈子就太轻松了”,魏母的教诲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失败与价值引导的偏差。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这句台词在片中出现了两次,它为陈念和小北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却让渺茫的希望在青春中破灭。由此可见,人物语言所彰显的悲剧意识是深刻而悲凉的。

结语

总之,悲剧的美冷峻又壮丽,《少年的你》通过主题呈现、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使作品的悲剧意识得到了的传达。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为同类型国产电影立下了标杆,也让不同层面的观众在悲剧意识的流淌下找到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陈念少年的你小北
《少年的你》:少年的你,如此美丽
《少年的你》:国产青春片“破局”
《少年的你》深陷“融梗”指控
“少年的你”,要相信警察(点评)
《少年的你》,面对的是现实
长大很忙
对不起啊,爱上你的时候我还不够好
小北,这些是我写给你的情话
河神
燕子飞进春天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