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强化作用研究

2021-11-11 08:50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浓度硝化菌剂

刘 斐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区环境监控中心,广东 惠州 516081)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下,畜牧养殖、生产生活等产生的高浓度废水量逐渐增加,污水处理问题日益严峻。传统单一工艺难以满足处理需求,急需采用强化工艺进行辅助,由此提高高浓度污水处理效果。

1 水环境现状调查

以坪山河项目为例,对当地水质进行考核,选取合理指标,采用单因子水质评价法进行评价。根据该河涌历年水质情况,主要污染指标超标,为劣V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与总磷。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当地水体污染严重,TP、COD与氨氮均已超过地表V类标准,亟需开展水体综合治理工作,使水环境质量得以提升,恢复水体自净能力[1]。

2 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实验

2.1 材料与装置

本实验采用BMc-1复合菌剂,该菌剂外表为粉末状,加入糖蜜后放置在25 ℃环境下培养10 d后得到原液。将原液与糖蜜融合,确保0.5 mg/L密度下培养10 d得到激活液,经过检测验证,每毫升细胞数量在108~109之间。本实验采用坪山河区域高浓度氨氮废水,进水水质为CaCl2含量0.027 g/L,CH3COONa含量为5.72 g/L。实验装置采用A/O反应器、有效池,其中有效池溶剂为27.3 m3。

2.2 实验方法

该实验利用相同参数与规模的两个A/O反应器进行对比研究。将生活污泥放入反应器中驯化,对其实施稳定硝化-反硝化反应,对pH、DO与C/N等条件有效控制。进水水质需氧量与氨氮浓度值应根据COD需求设置,反硝化每去掉1 g的NO2-N便要用1.71 g的COD,进水氨氮浓度范围在40~1 000 mg/L,COD浓度范围在120~2 000 mg/L之间。将其驯化1个月后,两个反应器中的出水量稳定,这说明短程硝化-反硝化效果理想。实验组有SDC池中以0.16 L/ d的剂量持续加入菌剂,对照组采用清水。后续选取沉淀池出水对水质指标进行测量,待实验稳定运行超过30天后,对两组好氧池、厌氧池中的微生物测序。

2.3 实验结果

2.3.1 脱氮效果分析

两组对比可知,实验组在A/O工艺中加入BMc-1菌剂可使反应器中脱氮效能得以强化,最终出水氨氮去除率为98.8%,总氮去除率为81.97%。后续出水检测中,实验组的NO-3-N均值为17.37 mg/L,对照组为30.67 mg/L,这意味着短程硝化-反硝化运行较为稳定[2]。对此,采用TOC检测法进行替代,使菌剂脱氮的效果得以增强,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更加理想。实验组出水均值为19.34 mg/L,对照组为25.53 mg/L。

2.3.2 菌群多样性分析

菌群与序列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1所示。在序列不断增加时,ACE指数随之提升,增长趋势更加显著,只有样品O2测试序列数量大于40 000并趋于平缓,不同趋势意味着不同区间丰度有所区别。Shannon指数趋于饱和,意味着有效序列深度可覆盖现有全部微生物菌落,两个指数结果也可展现出不同系统内部微生物群落间的变化情况。

图1 菌群与序列间的变化趋势

两个样品菌落间的差异距离用不同颜色表示,如若差异距离较近,则为红色;如若距离较远,则为蓝色。根据图2可知,同一个反应器中样品群里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而不同反应器中样品群落差异则较大,颜色越红代表群落差异适中,菌剂对原本群落产生的冲击较小。较结果与反应器加入菌剂后脱氮效果相同,如若波动较小,说明菌群差异越稳定[3]。

图2 菌群结果相关性示意图

3 水质提升技术方案

3.1 生态带截污缓污

生态缓冲带可采用永久植被对污染物与有害物进行拦截,以条带式种植模式保护土地。缓冲带可有效剔除农田流失的沉积物、杀虫剂,可发挥泥沙沉降、植物吸收、反硝化等作用,对地表径流产生强大的阻滞作用,灵活调节入河洪峰流量,并减少地表与地下径流内的颗粒量,有助于农业非点源的扩散与调节。与此同时,还有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提高附近水域内溶解氧的含量,循序渐进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3.2 微生物菌液强化去污

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是分解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提高水体自净力的关键。可通过扩繁、驯化本土微生物的方式,促进污染物去除,持续向水体内投放大量有益菌种,利用水体自身替代以往的生物反应器,由此扩大微生物生长空间,提高繁殖期间对水中污染物产生的分解力,促进有效生物量与功能的全面提升,使生态系统得以优化重组,提高水体系统自净能力,实现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目标[3]。

3.3 分布式湿地净化

可采用以下方式净化处理,一是沉淀作用。当污水流入湿地后,因流动速度放缓,夹带的悬浮物质受重力影响下沉。污水内COD与SS等指标值得以降低;二是厌氧生物代谢作用。在厌氧状态下,厌氧生物对污染物通过厌氧发酵达成降解目标;三是好氧生物代谢。在好氧状态下,大多数污染物在异养型好氧菌的作用下得以剔除,其中COD的剔除率为80%左右,BOD超过90%。

4 结论

综上所述,将BMc-1复合菌剂加入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中,有助于强化系统内脱氮效果,使高氨氮废水得到有效处理。针对区域水污染问题,可通过生态带截污缓污、微生物菌液强化去污、分布式湿地净化等方式净化水质,恢复绿色和谐的水环境。

猜你喜欢
高浓度硝化菌剂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应用分析
生物强化A/O 工艺处理规模化制革废水效果研究
固定化菌剂的制备及其对含油土壤的修复研究
提高同时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NDN)硝化及单级生物脱氮效率的研究
高浓度农药废水的治理方法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高浓度酵母废水
浅谈污水中脱氮的途径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