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林补植珍稀树种培育大径材技术

2021-11-11 18:08张清国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榉树女贞大叶

张清国

(歙县林业局,安徽 黄山2452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消耗木材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珍稀树种大径材已成为建筑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国内珍稀大径级材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发展珍稀大径级用材林已成为我国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自2012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珍稀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试点示范项目”,歙县桂林国有林场于2017年参加了该项目,并通过对现有林补植珍稀树种培育大径材技术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国家储备林面积和蓄积量,丰富了森林的树种资源,优化了森林组成结构,林场森林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全县有着比较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1 技术实施单位概况

歙县桂林国有林场位于安徽省南端,地处黄山山脉、天目山脉,其中部分为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250 m,平均坡度25°以下。林场总经营面积4 888 hm2,其中有林地4 207 hm2、竹林地70 hm2;活立木蓄积量253 889 m3;森林覆盖率86.1%。林场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用材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檫树、厚朴和毛竹等;经济林树种有杨梅、山核桃和油茶等;林下植被主要有栎类、杜鹃、胡枝子和蕨类等。林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1 963 h,年均温16.4℃,年均无霜期228 d,年均降水量2 000 mm。

2 现有林改造培育技术

2.1 培育对象选择

按照国家林业局《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现有林改培技术规程(试行)》有关规定,选择了10个具有培育大径材生产潜力的小班,总计面积133.3 hm2。该10个小班立地质量和交通条件良好,小班平均面积13.3 hm2,平均海拔180~220 m,坡度16°~26°,成土母岩为页岩,土壤均为黄壤,土层厚度50~60 cm,肥力较高,坡位大多位于中、下部。10个小班均为马尾松人工林,平均树高10 m,平均胸径12.6 cm,密度为74~92株/667m2,郁闭度0.6~0.8,平均蓄积量为4.90 m3/667m2。

2.2 培育树种选择

根据项目要求,培育的目的树种应是市场急需、资源紧缺、材质好、商业利用价值高、适宜人工培育的优质珍稀大径材树种。在此基础上,结合林场实际,并充分考虑到补植树种幼龄期比较耐阴的特点,选择香榧、银杏、大叶女贞、木荷和榉树5个树种作为培育树种。

2.3 培育树种的种苗标准

根据林场经营的实际情况,该项目的10个马尾松小班,按照林分间伐强度为3.6%~15%、蓄积量间伐强度2.4%~14.9%的标准进行弱、中度间伐,并以32株/667m2的密度补植香榧、银杏、大叶女贞、木荷和榉树,共计补植64 000株。种苗选用种源明确、品质优良的实生Ⅰ级苗,要求苗木发育良好,茎干通直,木质化充分,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劈裂、主梢折断等机械损伤。

2.4 改培技术措施和要求

2.4.1 间伐

严格按照国家《森林抚育规程》《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和《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导则》的要求进行间伐。结合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以保持生物多样性为目的,清除小班内死树和生长不良树,砍掉妨碍自然更新的灌木,伐去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树木,保留现存的珍稀树种和一定比例的健康马尾松。伐前先由技术人员标定采伐树,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采伐林木时控制树木的倒向,使伐倒木尽量朝向林中空地,尽可能降低采伐对林分的影响;伐除的林木及时运出林外并加以利用;施工时尽可能保留林地上的珍稀树种,以维持森林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间伐时间安排在2017年11月至翌年2月。间伐强度控制在15%以下,伐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0.7。

2.4.2 补植

经过间伐后的10个小班,根据林分的实际情况,分别在马尾松纯林中补植香榧、银杏、大叶女贞、木荷和榉树,设计最终的培育目标为:香榧、大叶女贞和木荷的胸径在30 cm以上,银杏和榉树在50 cm以上。补植整地时间安排在2017年冬季到翌年1月。整地采取明穴方式,补植穴根据林分间伐及保留木的分布情况带状布置,设计成与保留木之间呈“品”字形,补植株行距为5 m×4 m,补植密度为32株/667m2,补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30 cm。栽植时,先把穴内树根、石块等拣出,填一层表土;栽苗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栽好后灌足定根水。补植造林时间在2018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完成,并以雨后栽植为好;当年栽植成活率达不到90%,应在2018年雨季或2019年春季再次按设计密度补植。

2.4.3 抚育

补植后的林分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清除幼树周边1 m范围内的灌木、藤蔓和草本植物,为幼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砍出的杂灌就地覆盖在林地上,让其自然腐烂分解,养分回归土壤。当年和次年均抚育2次,分别在5~6月份和8~9月份进行;第3年1次,在8~9月份;第4年至6年,根据林分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再间伐、补植,将小班保留株数调整到102~110株/667m2,马尾松+(香榧、银杏、大叶女贞、木荷、榉树)混交比例约1∶2。

之后,再利用10~15年的时间,通过2~3次间伐,将项目小班株数保持为64株/667m2,使马尾松+(香榧、银杏、大叶女贞、木荷、榉树)的混交比例调整为1∶1,最终形成复层混交异龄林。

3 结语

本技术对马尾松现有纯林进行改培,通过间伐,补植和保留香榧、银杏、大叶女贞、木荷、榉树5个珍稀树种,并对补植苗木采取生长抚育措施,逐步形成以珍稀用材树种为主的复层混交异林龄林分,从而达到提高国家储备林质量的目的。

间伐、补植和抚育等综合性技术措施的应用,有效优化了林场林分结构,提高了林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该县历史上营造马尾松纯林的栽植习惯,为马尾松纯林改造培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有着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榉树女贞大叶
两种温度制备生物质炭在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原位稳定性*
女贞
榉树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
女贞和乌鸫
彩叶树种榉树栽培特性及园林应用分析
小区的女贞树
咏松
“大叶”莲雾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如何浪子成君子
大叶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