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敬仰的英雄

2021-11-11 11:13
雷锋 2021年7期
关键词:董存瑞黄继光

方志敏

方志敏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方志敏,1899年8月出生,江西弋阳人,1924年3月入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方志敏先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中共江西区委工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3月赴武汉,当选为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委员会执行委员。

1934年11月底,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方志敏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用自己的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如今,光明前途已成为现实,方志敏的不朽名句,仍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九六O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为了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了党的事业的成功,我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級,舍弃革命事业。”

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我出身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民家庭,在旧社会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在慈祥的母亲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哺育和教导下,居然成为一个解放军战士,光荣的共产党员,我要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白求恩

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接见了他。在八路军的护送下,经湖北、河南,穿越山西抗日前线,历经艰难险阻,白求恩一行于3月底到达延安。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了他,热情赞扬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白求恩带领的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938年11月八路军359旅在广灵公路伏击日军,他将急救站设在离前线不到10里的地方。在40个小时里,他连续做了71个手术。

1939年10月下旬,他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前线战斗中抢救伤员,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意外割破。他不顾伤痛和高烧,坚持战地救护工作。后因感染中毒,转为败血症,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12月1日,延安各界为他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献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13日,八路军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2月21日,毛泽东发表了《学习白求恩》,其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一九六O年二月十五日

敬爱的毛主席,我看到您写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深受教育,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过去有人讽刺我说:“你积极有什么用,那么点的小个子,给你150斤重的担子,你就担不起来。”我听了这话,还埋怨自己为啥长这么点小个子呢!

可是,您老人家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话给我很大鼓舞。个子小我也要尽我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向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学习。

聂耳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1912年2月14日,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一九六O年十一月十四日

今天早上,我和于助理员到达了安东x×部队,首长们对我亲切的关怀和照顾,我真感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上午九点四十分,首长要我给干部集训队作一次汇报。当我讲到旧社会的苦,痛苦的眼泪直掉。在座的首长和到会的同志们都十分同情我,有半数以上的人掉下了眼泪。会后,他们进行了讨论,人人表示决心,一定要紧握手中武器,将革命进行到底……

晚上七点钟,看了一场电影,影片中的主角聂耳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是党的好儿子。他那种勇敢、坚强、机智、虚心、敢于斗争的精神,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

邱少云

邱少云,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任务。

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烧液燃遍他全身,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身体紧緊地贴着地面,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邱少云同志牺牲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五日

目前我发现有少数战友不遵守纪律,生活稀拉。有的同志不请假外出;吹了起床哨,还有的睡着不动。我看这种现象很不好,应该及时扭转。

军队,它是战斗的集体,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一切要适应战斗的需要。很难设想一支锣鼓不齐、行动不一的军队,在战场上能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我们革命军队的“严”,又和历史上的一切旧军队不同,单纯依靠军令、军法压服,是旧军队取得“严”字的手段。我们革命部队,不仅有严格管理的一面,而且有耐心说服的一面;不仅存在着自上而下严格要求的一面,而且也存在着自下而上自觉遵守纪律、坚决服从管理的一面。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就是自觉遵守纪律的典范,我们应该学习。一个革命者,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大公无私,为革命,为集体,不为个人,革命处境越是困难,越是需要每个成员更加英勇地坚持斗争。(有删减)

董存瑞

董存瑞(1929-1948)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河北省怀来县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32师96团6连班长。1945年参加八路军,共产党员。曾多次立功受奖。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当主攻部队受到桥头敌暗堡火力威胁的紧要关头,担任爆破组长的董存瑞冲到桥下,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炸毁暗堡,壮烈牺牲。所在纵队追授他“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命名他所在班为“董存瑞班”。

郅顺义

郅顺义,1918年4月生,河北怀柔人。1947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董存瑞班,成为董存瑞的战友。

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班长董存瑞担任爆破组长,郅顺义担任突击组长。在战斗中,他们互相配合、掩护。在进攻隆化中学中,遭到敌人据点外围桥型碉堡里机枪的疯狂扫射。董存瑞进攻到桥下,因找不到放炸药的地方,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着了导火索,为解放隆化,解放全中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董存瑞炸毁敌人碉堡的同时,郅顺义趁势冲到隆化中学墙下,炸开了围墙,冲进了敌人据点。在这次战斗中,郅顺义荣立了一次大功,并提前三个月转为正式党员。

从此以后,郅顺义时时处处以董存瑞为榜样,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战斗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荣获全国战斗英雄称号。

一九六一年二月三日

今天我到达海城后,上午作了一场报告,下午我和郅顺义老英雄见了面。

我听到老英雄讲完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后,我的心像大海的浪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动得满眼热泪直掉。董存瑞英雄对敌人万分的愤恨,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在战争当中,英勇顽强,丝毫不畏缩,为人民的解放牺牲自己。董存瑞英雄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我一定要为党和无产阶级的崇高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

郅顺义老英雄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他在战斗当中,勇敢坚定,机动灵活。他俘虏敌人一百四十多人,缴获机枪四十多支。他勇敢地消灭了敌人,保存了自己。

董存瑞和郅顺义两英雄的事迹,深深地教育了我,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无穷的力量,我一定要时刻用这些英雄的事迹来鞭策自己,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有删减)

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生,1952年牺牲,驻鄂某部战士。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1951年3月,黄继光的家乡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牺牲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敌人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敌人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他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黄继光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五日

《黄继光》这本书,我不止看过一遍,而且是含着激动的眼泪,一字字一句句地读了无数遍,甚至我能把这本书背下来。

我要学习黄继光那种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学习他勇敢坚强的革命意志;学习他的高贵品质;学习他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学习他兢兢业业为党工作的精神;学习他勤劳朴实的性格;学习他谦虚好学渴求进步的精神;学习他为祖国人民英勇战斗的精神。

现在我是普通一兵,对党和人民没做出什么贡献,但是我有决心,永远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紧紧跟着党和毛主席走,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兢兢业业为党工作一辈子,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坚决完成黄继光未完成的事业。我随时准备献身祖国,必要时,我一定像黄继光那样,贡献自己的生命,做祖国人民的好儿子。(有删减)

安业民

安业民,满族,1937年出生于辽宁开原。1957年3月,安业民应征入伍并被分配到旅顺口海军一个海岸炮兵连当战士。

1958年夏,由于戰备需要,安业民所在海岸炮兵连被调防到福建前线。

1958年8月23日,在福建前线与占据金门岛的国民党军炮战中,一颗炮弹在炮位上空爆炸,弹片击中火炮后面堆放的弹药包,燃起熊熊烈火,火舌扑向炮位左侧的数百颗弹头,严重威胁着火炮和整个阵地的安全。

危急时刻,安业民不顾个人安危,机敏地把炮身向隐蔽壕转动。炽烈的火舌烧着了他的衣服、伤及脊背和胳臂,他全然不顾,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烈火的燎烧,奋力转动方向盘,直到炮身转回隐蔽壕中,才跳下炮盘,滚灭身上的火焰。但他却由于全身烧伤达70%而陷入昏迷。

苏醒后,安业民坚持不下火线,再次登上炮位,准确完成了指挥员下达的每一个战斗口令,顽强战斗40分钟,直至炮战结束。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958年9月9日壮烈牺牲,年仅21岁。

弥留之际,安业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一等功。福建厦门修建了安业民烈士墓,纪念碑上镌刻着朱德的题词:“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

一九六O年一月八曰

这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光荣的日子。我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穿上了黄军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好几年来的愿望在今天已实现了,真感到万分的高兴和喜悦,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革命的大家庭里,我一定要好好地锻炼自己,在入伍的这一天,我提出如下保证:

一、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

二、加强政治学习,多看报纸和政治书籍,按时参加部队各种会议和学习,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密切靠近组织,及时向组织反映各种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三、尊敬领导,团结同志,互帮互爱互学习。

四、严格遵守部队一切纪律,做到虚心向老战士学习钻研,加强军事学习,随时准备打击敌人。

五、克服一切困难,发扬长辈优良的革命传统。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我一定要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等英雄们学习。

六、我要努力学习政治、军事、文化,我要好好地锻炼身体,我一定要在部队争取立功当英雄,我一定要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好战士,我要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有删减)

郑春满

郑春满,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桓仁县,朝鲜族。

1950年10月,18岁的郑春满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久,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朝鲜战争结束后回到祖国,19 57年7月7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年初,郑春满随所在部队来到新金县(今普兰店市)城子坦镇驻防。4月16日上午,他(此时任排长)和战士隋信边谈心边向镇东的吊桥河边走去,忽然听到“救命啊,救命”的喊叫声。他们向河里一望,只见2个女孩落入桥下的深水中。郑春满飞快地跑过去,连棉裤和皮鞋都没顾得上脱掉,就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这里是吊桥河入海口,每逢涨潮,海水就涌进河床,水深达2米多,加上当天的八级大风,形成一个个漩涡。他用全身的力气向在漩涡里挣扎的女孩游去。他抓住了一个女孩,把她推到浅水处,让不会游泳的隋信救上岸,返身又去救另一个女孩。这时郑春满的棉裤已被水浸透,像鉛块一样沉重。他用尽平生的气力游过去,拼命又将另一个女孩从漩涡中拽出来推到浅水处。2个女孩得救了,可郑春满却耗尽了全身力气,被潮水卷走牺牲,年仅29岁。

一九六一年五月二日

我在《前进报》上看到了共产党员郑春满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感动得留出了眼泪。他在抢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与怒涛漩涡搏斗中,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为失去一个这样好的阶级兄弟而感到十分沉痛。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个在党和毛主席教导下,在革命军队洪炉里熔炼成长起来的真正优秀的阶级兄弟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郑春满同志的这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表现了无产阶级的最高尚的品德,充分地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毛主席教导我们:“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他忠诚地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我要学习他那舍己救人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向秀丽

1933年5月13日,向秀丽出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向秀丽在广州市何济公药厂工作。向秀丽的入党介绍人吕燕珍曾这样评价说:“向秀丽是个做事踏实的人,凡事听从组织安排,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讲价钱,不多出声,为人实在正直。”

1958年12月13日,作为领班的向秀丽与罗秀明等几位工友在进行酒精投料时,满装酒精的大瓶瓶底突然断裂,引起火灾。向秀丽侧身卧地,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烈火的蔓延。

大火最终被闻声赶来的工人扑灭,但向秀丽的下身却被严重烧伤,双腿僵直无法弯曲,膝盖几乎可以看见骨头。

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后,向秀丽清醒过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

住院治疗期间,尽管医院千方百计进行抢救,最终未能挽救向秀丽的生命,火灾33天后向秀丽去世,年仅25岁。

向秀丽舍身救火的事迹传开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向秀丽精神”的热潮。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陶铸等国家领导人为她作诗题词。林伯渠在诗中写道:“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195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追认向秀丽为革命烈士。

2009年,向秀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一九六二年二月八日

今天文书同志从团里拿回来几本新书,其中《向秀丽》这本书把我吸引住了。我拿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十多页,越读越使我感到浑身是劲,越读越使我敬佩,越读越想读。我用了四个多小时一字字一句句读完了这本书。读过之后,使我提高了阶级觉悟,加深了对剥削阶级的仇恨,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使我懂得了热爱同志和集体,懂得了爱护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要比爱护自己的生命为重。

我决心永远学习向秀丽同志坚定的阶级立场,敢于斗争的精神;学习她耐心帮助同志、处处为集体谋利益的精神;学习她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学习她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学习她爱护国家财产胜过爱护自己生命的精神;学习她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英勇牺牲的精神……我时时刻刻都要以她为榜样,经常对照自己和鞭策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猜你喜欢
董存瑞黄继光
流注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我最崇敬的英雄2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为了新中国,冲啊!
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
黄继光:舍身忘我 英勇无畏
致敬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探访黄继光叔叔的故居
董存瑞牺牲前究竟喊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