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为中国与东盟法律合作打开新机遇

2021-11-11 21:29郭艳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10期
关键词:商事海事成员国

郭艳

9月11日,中國—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2000多名工商界代表、法律专家及各界代表齐发声,呼吁各成员国充分发挥RCEP在货物贸易、争端解决、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包容性的规则优势,不断提升RCEP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商事法律领域合作,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持续升级中国与东盟在商事法律领域合作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双方不断加强和提升商事法律领域的合作。他建议,RCEP成员国要抓紧推进各自国内与RCEP有关的管理制度改革,确保协定生效即可落地实施;要加强国际合作,选择重点领域分行业制定实施方案,并推动成员国之间加快开展关税承诺表转换等磋商,为协定生效实施做好制度保障;RCEP成员国要用法治之力,为RCEP协定在其国内的实施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RCEP的成功签署是中国加入WTO后20年来最重要的开放成果,既反映了中国不断与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接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也必将对中国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

老挝国家工商会常务副主席塔农鑫认为,共同推动中国与东盟建立商事法律合作机制是促进区域内双边商事纠纷解决的关键。他说:“我们需要促进政策、法律、法规、人力资源、海关、过境系统等方面的‘软联系,以加快沿线货物的运输和过境。”他表示,RCEP不仅会推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制定原产地规则、优化海关手续、促进贸易,还包含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制定竞争规则、规范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条款。

“RCEP为解决纠纷提供了高效透明的规则和程序,完善的法律建议和实际措施将确保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助力RCEP成员国实现一直以来努力追寻的目标。”文莱国家工商会法律专家艾哈迈德·巴苏尼说道。

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法律顾问伍茜表示,RCEP覆盖的区域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经济的繁荣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跨境争议的增加,如何帮当事人快速解决跨境争议是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的主要职责。

东盟跨境法律服务更加便利

RCEP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市场准入原则较WTO和东盟—中国自贸协定而言更为深入,相比于东盟—中国自贸协定,RCEP带来了更透明、更可预测的规则,为法律服务方面的合作打开了市场。

越南工贸部法律事务司副司长裴氏平江表示,欢迎RCEP成员国的公民来越南获得法律服务。越南允许外国律师组织以分支机构、附属机构、事务所等形式在越南成立商业存在。

“在RCEP背景下,越南就法律服务做出了承诺,跨境提供法律服务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没有限制,我们也欢迎其他RCEP成员国的公民来越南获得法律服务。外国律师组织允许以下列形式在越南成立商业存在:一是外国律师组织的分支机构;二是外国律师组织的附属机构;三是外国律师事务所,以及外国律师组织和越南法律服务伙伴之间的合伙关系。”裴氏平江说。

菲律宾工商总会美洲事务部副主任杰西·瓦瑞拉表示,RCEP允许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代表处的外国律师事务所与该自贸区内的中国律师事务所签订有关国外事务的合同。中国额外在RCEP框架下提供此条款,允许中外律师事务所之间进一步合作,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派遣各自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由于RCEP协定标志着东盟主要国家首次承诺提高中央政府采购和跨境活动的透明度和合作,不少与会人士表示,将来这一领域的法律服务也将相应地增加,法律从业者可以指导和建议公司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分销渠道和运营,以便获取贸易和市场优惠。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龙传红呼吁,中国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相对较弱的国家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帮助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秉承互利共赢的精神与当地企业共同发展。

“就中国市场而言,我们期待RCEP生效后,相关成员国企业在中国的专利商标这两项与投资贸易最直接相关的知识产权布局能有较大的增长,国内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可以为RCEP缔约国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也是在中国获得高质量知识产权的重要前提。”龙传红补充说。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迪拜分所主任贾怀远表示,针对涉外商事纠纷相关问题,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研究构建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对接的机制,重点推进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之间的合作,以助力“中国—东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发展。

广西建立多元化解涉外纠纷机制

今年9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广西法院2018—2020涉外海事法律白皮书》和广西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典型案例,集中展示广西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的成果,并介绍促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许多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海龙表示,广西愿与各方一道深化合作共识、深挖合作潜力、加强法律政策对接,为区域内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共同促进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好的助力。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卢上需介绍,广西法院2018—2020年共受理涉外商事海事案件6006件,仅2020年就新收受理2520件,呈明显增长态势。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人民法院设立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指派审判经验丰富且精通越南语的法官审理案件,妥善化解了大量的中越边贸商事纠纷。北海海事法院连续两年发布中英文双语海事审判白皮书,展现服务保障涉“一带一路”海事审判工作各项机制的运用情况和成效。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升级发展,特别是中国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签署和核准,广西作为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地区,势必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这也为广西法院服务和保障涉外经贸投资、人员交往提出许多新要求,带来许多新机遇。卢上需表示,广西法院将在确保涉外商事海事案件依法公正审判、推行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设、加强国际司法交流合作等方面,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RCEP协定落地实施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中国法学会理事,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慧从人才建设角度指出,由于广西的地缘优势,广西的高校也要发挥处于东盟桥头堡的这样一个优势。比如广西民族大学有东盟语言的优势,法学依靠东盟语言的优势充分开展“法律+东盟”这样一个协同机制。

猜你喜欢
商事海事成员国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意义
深圳创设商事主体除名制
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联合征订单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联合征订单
什么是IMF份额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获多项荣誉(35)
浅谈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