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角色担当

2021-11-11 00:12汪敏张雅俐刘林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规划

汪敏 张雅俐 刘林玲

摘要:“文旅融合”经过数年推广与宣传已在图书馆界达成了共识,秉持积极参与,共同谋划,创新发展的心态才能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文旅在国家形象、对外交往、增进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文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担当起促进文旅融合的使命,作者分析公共图书馆与文旅融合的契合点,从服务内容、服务产品、服务保障、创新亮点等方面提出观点,为公共图书馆深化文旅融合注入活力,为促进文旅融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规划;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

引言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文旅在国家形象、对外交往、增进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坚持正确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融合发展的原则下,全面推进“一个工程、七大体系”,使文旅业成为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规划出台有望引领文旅产业在有序恢复基础上,以双循环为背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公共图书馆更需要主动站位,充分挖掘内生资源优势,把握好在文旅融合的角色定位,对可持续促进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1紧跟旅政策机遇,把握文旅机会

1.1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旅游为民、旅游带动。《规划》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谋定实现新时代艺术创作、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文旅市场、对外交流推广等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为2035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奠定基础,进一步明确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发展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作为文旅系统重要的文化传播阵地,利用书刊专题专栏、特藏&地方文献、数据库、展览、讲座、线下授课、在线直播等多种形式,形成组合拳,宣传本土文旅特色,讲好文旅背后的故事。

1.2完善创新型体系建设,推动金融赋能文旅。《规划》指出,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统筹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利用数字化建设拓宽应用场景和传播渠道。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产业合作方面鼓励创新性深化发展。为了提升金融业服务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在支持文旅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的基础上,鼓励产业基金投资文旅产业,推广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文旅企业信用体系,推动文旅基础设施纳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十四五”期间,文旅产业的发展有望获得新的动能。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图书流动车和移动数据库触摸屏,与本土文旅单位展开定期专题合作,在世界读书日、民间传统佳节时期,在原有文化服务基础上推陈出新,新服务、新产品、新风貌,以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品文享旅”。

1.3丰富精品供给,引导文旅消费。《规划》明确文旅精品供给发展目标,培育30个旅游演艺精品项目、100个线上演播项目、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100个数字艺术体验场景,建成5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園区、50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间还将建成30个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60个区域文旅消费中心城市、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动旅游消费免税政策。数字化和精品化的产品供给,叠加夜间经济和免税政策在文旅行业间的释放,文旅企业创收渠道有望获得拓宽。笔者认为,相较于夜间经济,公共图书馆也尝试“夜间文化”新挑战,提出24小时不眠夜图书馆,即通宵图书馆,一方面让更多省内外读者可以感受本地读书氛围,体验城市文化;另一方面,与国家提出的夜间经济相匹配,带动人流,提升氛围,促进文旅发展。

1.4优化文旅发展布局,国内及出入境旅游协同发展。《规划》指出,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推进适应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中西部、东北区域,建设京张、长江、杭黄、湾区、巴蜀文化、冰雪康养休闲农业旅游带和旅游廊道,并且要推动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开展旅游援疆、援藏工作。顺应旅游需求变化,推进自驾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等细分产品发展,助力国内旅游发展。通过实施振兴行动和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度和服务水平,并推动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提高针对中国游客的服务品质,实现入出境旅游的共同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文化服务产品的重要阵地,也是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组织,在引领社会公众的文化品位、文化素养、文化价值偏好等层面承担重要的义务与职责。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在研学旅行方面大有可为,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去的文人通过游历方式将学与思、做与行统一起来。在文旅融合时代,当代研学旅行秉承了这一治学理念,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内容和新方式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文化服务产品的重要阵地,也是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组织,在引领社会公众的文化品位、文化素养、文化价值偏好等层面承担重要的义务与职责。

2促进文旅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2.1跨组织协调促进文旅融合不够深入,各自为战仍是主流。偏旅游属性单位唱主角,文化单位靠边站,作为文旅融合主阵地,并没有带上公共图书馆等文化单位一起搭台唱戏,而是依然独角戏,这跟部分公共图书馆自身实力不够厚实和自发热情不够高也有关系。以武汉紫阳湖公园为例,作为武汉市武昌区知名的,具有自然湖泊的公园,除了景色秀美外,主动与区图书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地契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合作,引入了人文与历史元素,如宋代诗人陆游在此创作了经典的“十里亭阁菱荷香”。另外一个著名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就在紫阳湖的首义广场打响,公园举措广受居民、游客好评。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本地自身情况,主动联系旅游单位,一起合作共建文旅项目开发,比如研学、文创、地方文献二次开发,人文风景名胜展览讲座策划等,做成品牌。国外一些著名图书馆在旅游方面的探索基本集中在文创产品、研学旅游、流行文化、特色属性、餐饮服务等方面,并逐渐形成网红属性的品牌效应,引来一批批外来游客慕名打卡。

比如,大英图书馆是完美继承大英博物馆的旅游基因,除了提供丰富有趣的各式展览,还很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其文创产品有时尚用品、文具、画布、卡片、文物手稿等复制品等,而且充分融入英国文化元素,如将哈利波特、爱丽丝漫游仙境等进行各式搭配。美国国会图书馆专门为研学旅游提供了大约1小时的Public Tour,设置精品参观线路,将图书馆的历史、内外部建筑、绘画特色、镇馆之宝等都组织进来,还有专门为参加研学旅行的儿童设置一些互动的图书、玩具、游戏等。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本地自身情况,主动联系旅游单位,一起合作共建文旅项目开发,比如研学、文创、地方文献二次开发,人文风景名胜展览讲座策划等,逐渐形成品牌。

2.2运行机制不完善,品牌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当前很多文旅单位的通病就是不愿意主动开发,看人家有什么,就有模有样地去“抄作业”,开发了自有署名品牌,但没有好好维护开发,实乃“空有一副好皮囊,原来腹中草莽”。品牌与创新的双低,在于文旅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文旅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宣传营销推广形式单一等。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承接定制游览活动,让游客通过参观北区阅览室、少年儿童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精品展览了解国图历史、了解中华传统典籍文化;通过制作线装书、永乐大典抄书页、玩转印刷术等多种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刻体会古籍文化的魅力;定期举办周末亲子活动,通过亲子读书会、儿童手工体验等活动,分享教育理念,也切入市民游客市场;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断加大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与推广力度。

2.3公共图书馆自我定位不够清晰。国内公共图书馆主要呈文化公共服务属性,除少数网红图书馆外(如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可吸引省内外游客观光,本身不具备旅游资源,大部分图书馆要做好文旅融合,还需“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做好主业的同时,一方面自己要主动站位,积极配合本系统旅游单位,共同做好文旅资源的开发与创新服务,另一方面,要从自身出发,深挖本土地方特色文化,如饮食文化、名人名文、风景名胜、历史文献等,如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就与城市精品民宿“米民宿”合作,在民宿内建立了“24小时城市书房”;浙江多个图书馆与相关民宿机构在大山深处建立了一批特色公共阅读服务的民宿。以“图书馆+咖啡馆”为例,江阴市图书馆開创的“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就是这几年不断创新实践探索出的一个亮点,其根据咖啡馆的实际情况,提供数千册图书供市民和游客在店内免费阅读,还实现了与总馆的通借通还,目前已有数十家加盟分馆。

其次还能加强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如湖北省图书馆建设的自有数据库,包括湖北通志、湖北三国文化、荆楚名胜、问道武当、红色历史文化等,为促进文旅融合提供文献保障。

第三,深挖文化创新产品,打开增长空间。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历史契机下,全国不少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径,但基本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图创新在研学旅行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逐渐摸索出一条适用于图书馆的“典籍展览+非遗技艺+研学旅游+文创衍生品”的文旅融合之路;还牵头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新模式。这为国内公共图书馆提供一条比较明确的文旅融合之路。

2.4互联网创新意识不高,自我驱动力仍然不足。如今很多公有制单位借助互联网宣传搞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回看国内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情况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只有少数在摸着石头过河。其中做的不错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自2019年入选文旅部“全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以来,积极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与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密切结合,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制定了《滨海新区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实施纲要》及系列实施方案,从文旅融合功能创新、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开发三个层次入手,释放“滨海之眼”文旅创意新动能,构建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体系目标,着力推进公共图书馆职能在内容和结构上与旅游服务深度融合、有效运行、高质量发展。一是建设文旅主题小程序软件。开发文旅APP,与滨海新区图书馆门户网站、微信小程序等共同构成阵列式、特色化数字图书馆,为用户增加数字文旅体验,提供交互式云端服务,满足访客信息和即时互动的需求。二是对图书馆文化和优秀图书馆进行线上展示,加持旅游属性。以图书馆文化为主题,对典型图书馆,图书馆间馆际关联,进行标志物展示、VR体验,实景与云端体验相结合,以文化为载体,开发文旅创客空间。三是利用场馆自身优势开发书山文旅场景。对场馆自身的吸引价值进行挖掘、推广与实现,打造了书山特色文化场景,读者参与方式与阅读推广相关联,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

3总结

文旅融合赋予了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人的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放弃单打独斗的思维,强调整体协同作战新视野。要达到文化和旅游同频共振、和谐相融向纵深发展,公共图书馆人任重而道远。

相信未来的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地方,还是一个提供休闲、交流、研学、旅游、消费等服务的综合交流场所,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推进者角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用“图书馆+”思路联接本土各种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在旅游资源缺乏的地区,公共图书馆可转换思路,主动站位,从自身出发,深挖自有资源,创新服务,向互联网看齐,也能为本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R].2021.6.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3/content_5615106.htm.

[2]人民湖北.重焕时代青春武汉紫阳公园“大湖+”正式开园开馆.[N].2021.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174778727469204&wfr=spider&for=pc.

[3]每日经济新闻.大英图书馆出版部负责人:上世纪30、40年代的再版小说最受年轻人喜欢.[N].2018.9. 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DRVQN6VA000197V8.html.

[4]中国青年网.一个意味深长的缩影:国家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探索.[N].2010.10.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规划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