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下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现象浅析

2021-11-12 18:51孟旭舒宋宜静
声屏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网络媒体娱乐

□ 孟旭舒 宋宜静

当代媒体的影响力有目共睹,网络媒体的力量也不容小觑。面对泛娱化、审丑文化流行、假新闻及媒体寻租现象等诸多挑战,网络媒体工作者应当守住理性、抵御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管理,受众则更应明辨是非,不盲从,不跟风,共筑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现象

泛娱化现象严重。对于“泛娱化”的理解,笔者认为泛娱化的本质是以博人眼球的快餐娱乐作为媒介吸引流量,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突出娱乐元素来满足受众的感官欲求,过度强调娱乐性而忽视其他社会功能,导致文化严肃性和真实性被削弱,促使文化趋于低俗化的一种行为活动。

纵观当下网络媒体,以微博为例,霸占热搜榜前50中,诸如“郑爽代孕弃养”“欧阳娜娜春日街边照”“鹿晗被疑与关晓彤分手”等这样的娱乐新闻几乎占了近一半的比重,流量明星带来粉丝经济,而一些真的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严肃的政治新闻却难登榜单前列。甚至还有在“杭州杀妻案”后出现“XXX就化粪池警告”等玩梗现象,更有网红利用家暴事件热度大秀“家暴妆”,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引起跟风效仿。这样的娱乐行为是给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是缺乏同理心和道德感的,应当视如敝履而不是效仿,给青少年群体带来价值观扭曲、责任意识淡薄等负面影响。

审丑文化的流行。关于审丑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笔者此处阐述的“审丑”并非是从特殊的角度欣赏“丑”,认为“丑”是一种特殊的美,而是指诸如“马保国”“郭老师”等网络红人以媚俗的形式通过露丑、竞丑的手段来博取关注的现象,主要是指受众心理在审美取向上关于恶趣味的偏好。

短视频的兴起促使了一批有如韩美娟、郭老师、朝阳冬泳怪鸽等为代表的博主的爆火,其中有的人靠装疯卖傻,有的人靠直播喝白酒、生吃老鼠肉等“奇能异事”吸引流量。

随着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抖音上的审丑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并给予了短暂的欢愉。短暂的欢愉终究不能长久,审丑文化的流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许多辨别能力还未健全的青少年受此精神鸦片的侵蚀,“七八岁的女孩学网红穿着暴露进行直播”“14的女孩露出孕肚炫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梦想成为医生、老师、科学家这样的传统职业,而是渴望成为网红。流量至上的时代促使“审丑”现象的泛化,金钱利益的诱惑促使年轻人不再追求传统的奋斗拼搏,而是急于获得“成功的捷径”。

假新闻和寻租现象泛滥。虽然新闻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扮演社会“瞭望哨”的监督角色,承担着守望环境的责任,但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成熟,大众对手机等移动端媒介的高度依赖及信息需求也滋生着谣言泛滥、媒介寻租等问题出现。

就2020年而言,像“国务院:暂停武汉红十字会的工作”“白岩松今晚专访钟南山”“南昌赣江大堤管涌15名党员率先跳水封堵”等虚假新闻不胜枚举。

最典型的就是“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一案。2020年7月7日18时许,吴女士在小区门口取快递却被郎某某用手机偷拍,将视频发布在某微信群里,并造谣吴女士出轨快递员。后经网络发酵,视频连带恶意评论被大量转发,致使当事人吴女士被迫离职还患上抑郁症,生活受此严重影响。此中不排除加害者的恶意传播,但更多的是不少网络媒体因此事件具有曝光度便不加证实,甚至通过“风骚少妇”“外卖小哥”“主动勾搭”等极具引导性、博眼球的字眼进行大范围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对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此案件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郎某某、何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的审判结果告终,但其造成的恶劣后果及对当事人的伤害之大都是无法消除的。

此外,像辽宁丹东邢某等组织“网络水军”强迫勒索案、江苏扬州“网络大V”刘某某等人非法经营案等网络媒体寻租现象,不仅是在滥用社会舆论,也是媒体的严重失格,违背了媒介伦理,严重破坏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其中最轰动、影响最深的案例当属“陈杰人案”。陈杰人凭借自己“网络大V”的身份,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有偿发布虚假消息或者负面消息,恶意炒作相关事件,从而从中牟取利润,为自己获益;将自己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变为非法敛财和敲诈勒索的手段,不仅破坏了社会风气和网络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网络自媒体的健康发展。

网络媒体伦理失范成因

消费主义文化的误导。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消费社会开始出现。消费的对象开始从以前的吃穿住用行而逐渐向娱乐休闲、美容健身等转变,开始更加注重商品附加的符号价值,从而在商品符号承载的意义中获取身份认同,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这也印证了皮埃尔·布迪厄的区隔理论中“品味、审美”消费,也由此从而诞生了以“消费”“享乐”为核心的消费主义文化。网络媒体与消费主义文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媒介无处不在,文化也于这种“媒介环境”中所诞生。

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我国的大众传媒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娱乐功能”上来,既而削弱了其他的社会功能。媒体开始成为传播消费文化的载体,文化被异化为供娱乐消遣的商品,成了赚取经济利益的工具。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在不断扩大“受众”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受众中心论”恰好使具有简单性、迎合性、便捷性特点的娱乐产品自然而然的填补了这块需求缺失。

此外,人的本性中也带有低级、窥探、猎奇等的本能欲望,受众的需求并非全是崇高的。大众审美低俗化倾向也促使媒介传播的失范,不然像打着“擦边球”的“煽色腥”的事件频发,原因何在?迎合了谁的趣味?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传播,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种恶劣的媒介文化生态。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弊端。媒介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其传播手段从口语发展到文字发展再到视听发展的转变过程,视听的体验给予人们感官享受的特点,碎片化的信息便于受众快速浏览却难以让人们进入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转变也预示着文化开始从高雅向大众通俗化转变,而这种注重音效、图像的传播方式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泛娱化”的依托。

5G、AI、VR、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移动化、分众化的发展趋势,诸如抖音、快手之类的平台因其技术易得性和资费低廉性的特点,决定了用户的大众化和内容的通俗性,也为审丑现象和审丑文化生长提供了丰厚土壤。此外,从技术二元性来讲,智能算法通过大数据应用技术根据用户喜好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与此同时也排除忽略了一些其他信息。加上网络大众对娱乐需求的增加,“泛娱化”的内容更易获得互联网技术支持而被优先推荐,久而久之,一些主流思想内容便逐渐与人们日常生活远离。

网络媒体责任意识淡化。在当代社会,无论是报纸、电视亦或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它们不仅是传播媒体,而且是信息产业群的子产业,生存是媒体发声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其实无论是在“收视率至上”的电视时代,还是如今“流量为王”的网络媒体时代,经济效益始终是市场的主导因素。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产品有着惊人的经济效益,一个IP的诞生能够催生出一整条利益产业链,而由于利益对资本的吸引力巨大,市场就成了衡量文化产品成败的最终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币驱逐良币,博眼球的快消费文化逐渐挤压晦涩高深的高雅文化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快速上位的娱乐产品,在资本、市场、技术的联姻下快速传播开来。

如此以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中选择了前者,网络媒体几乎在金钱的诱惑漩涡中迷失偏航,也遗忘了应当承担的道义责任。但人们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归因于市场,这其中不仅有国家管制不严的因素,但更多还是由于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现象的解决策略

正确引导消费主义文化发展。人们所反对的是“泛娱化”,而非“娱乐”。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娱乐”并非一无是处,不能完全忽视娱乐的正面作用。

一方面提倡劳逸结合,在快节奏的生活追赶下,娱乐给予人们一个情感的宣泄口、忙碌之外短暂的避难所,通过短暂的欢愉缓解身心的压力释放内心的郁结;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借助娱乐的手段实现教化社会的功能,像《典籍里的中国》这样的文化类节目一经输出就广受好评。不同于其他浮躁、夸张的风气,它们以传统的方式解读当下,以质朴的感情打动观众,还原一个本真的文化世界。

另外,消费主义文化并非一无是处,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人们不能无视其为我国社会发展中带来的经济作用。同样地,随着行业竞争压力增大,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网络媒体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变革,比如媒介融合的措施来适应新时代发展及满足受众需求。因此,对于消费主义文化的合理引导和有效管理将会促进生产技术的变革,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

辩证看待互联网高新技术发展。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互联网高新技术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比如推动互联网电商经济发展,开阔大众视野,方便教育资源信息的共享等;也不能忽视其发展带来的弊端,诸如网络诈骗,网瘾少年,碎片化信息降低人们深度思考的能力,算法推荐导致发展局限和思维固化等。

人们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关于“算法推荐”的问题上,算法推荐既带来精准性、个性化的传播优势,也容易使受众困于“信息茧房”之中。因此,人们要加强算法推荐信息中“把关人”的角色,加强对信息生产端和信息源的把控,注重对信息过滤和筛选的监控,不断扩大网络媒体平台信息来源的透明度及受众对算法信息推荐的知情权,从而有效阻止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现象频发,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利用智能算法推荐引导网络舆论,从根本上避免可能被技术裹挟而带来的网络媒体困境。

加强网络媒体责任意识。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普通民众包括媒体在网络表达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样的隐蔽性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隐患,因此对网络媒体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媒体人应该时刻谨记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他所表达的事物观点并非出自个人而是代表平台,要深知网络传播的迅速及所涉范围之广,更应注意到表达的严谨性。对一个新闻事件不仅要注意其曝光度更要注意其真实性,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媒介伦理观,培养自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如今的公众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中,大众通过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因此网络媒体对我国的文化传播、价值引导方面等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在传播失范的治理上,需要我国的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依据国情和传播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或设置一定的惩罚机制。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网络媒体娱乐
Film review:WALL·E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娱乐眼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