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走红对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启示

2021-11-12 18:51孙建敏朱卫东
声屏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播传统媒体

□ 孙建敏 朱卫东

网络的迅速发展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催生出来的网络主播更是得到普通大众的推崇。那么,网络主播走红有哪些利弊,他与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进而如何达到共荣,本文将进行探讨与分析。

网络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播的传播区别

传播平台。网络主播就是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各种聊天视频软件APP和直播平台APP进行有无主题、有无时长限制、有无固定播出时间的节目,网络主播在互联网节目或活动中,负责参与一系列策划、编辑、录制、制作、观众互动等工作,并由本人担当主持工作的人或职业。

而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是借助广播电视媒介进行播出节目,有固定的主题、固定节目时长、固定播出时间等,受国家广电总局和各级宣传部门管理。

信息发布的内容和速度。网络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是这也会出现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缺乏把关人的监督。这就导致网络主播传播的信息内容、主持的风格、主持的话语等缺乏有效的监督,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网络主播的把关应逐步完善。

然而,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对于信息的传播都是经过选择、采集、编辑、后期特效加工等这一系列环节过后,才能传播给受众,这就从速度上大大落后于网络。然而,“慢”与“快”各有千秋,“慢”也有慢的优势。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受广播电视台各级领导的审核把关之后,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品味性都高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非常注重信息生产与发布环节的把关、信息扩散环节的把关以及信息循环环节的把关,使之更符合当前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

网络主播的类型。网络主播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专长的相关人士,也可以称之为“专家型”。比如歌唱、舞蹈、医学、书法、历史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网络平台向受众讲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但专业程度与语言表达能力会参差不齐,受众心里也有一杆秤,网络平台也会以在线观看人数来鉴定网络主播的能力。二是通过搞笑、扮丑、作秀成名,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博得受众开怀一笑,比如“腰子姐”“吃播”“Papi酱”等。三是通过背后推手来成名的,也就是网络主播身后有一支策划制作团队,通过各种贴吧、微信公众号、微博造势,来获得更多网民的支持,进而成为该网络主播的“铁粉”。

网络主播现存的问题

网络主播的“经济生存”模式。网络主播的压力比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一点都不小。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有广播电视台作为依托,拥有事业编制身份,而网络主播没有经济基础,属于“企业”“自负盈亏”“干一天,有一天收入”。故而,网络主播必定要时刻以“客户的喜欢”的方式博得受众关注,与受众实时进行互动。网络主播的经济来源就是受众对网络主播的关注度,换句话说,受众的关注数决定网络主播挣的钱数。关注数越多,网络主播的影响力越大,获得的经济收入也就越丰厚。

面对经济的诱惑,网络主播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推销自己,人类的猎奇心理、偷窥心理等被网络主播掌握。为了经济利益,网络主播在受众面前“尽情释放”,用三俗即“低俗、媚俗、庸俗”的内容去获得粉丝。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可取,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不健康的,尤其是现在很多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的正确认知。网络主播有待自身提高认知,相关部门应及时切断这种传播利益化“精神毒物”。

然而,事物都有好坏之分,网络主播队伍也是参差不齐。对于真正有能力有才能的主播,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应怀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与借鉴来提升自身的主持才能,对于低俗谄媚的网络主播应予以抵制。

网络主播的口语表达。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智能终端的涌现,网络主播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受到当前大部分受众的青睐。据易观智库调查数据显示,受众人群以男性为主,30岁左右用户占半数以上,可以看出网络主播的受众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网络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口语表达各式各样,仅从口语表达层面分析,存在语言混乱随意、门槛设置随性过低、主持语言水平良莠不齐、评价标准粗糙空缺等问题。播音与主持是一个综合体,囊括了文化性、物质性、艺术性、传播性、知识性。

时至今日,“网络主播”的口语表达评价指标尚未定论。不过,在此笔者建议:“第一,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委的指导下依照有关规定建立网络主播专业委员会。第二,每年定期举办网络主播评奖活动。第三,网络传播机构落实“网络主播”口语表达评价体系的实施。第四,激发生产者的创作热情,引导和鼓励创作更多的网络主播的作品,提高创新创优的能力和水平。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艺术性、专业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要在网络主播做节目的实践中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程序、方式和内容。故而,要想让网络主播口语表达得以全面提升,就需要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作指导。

网络主播对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启示

网络主播与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艺术方面的相同点有:一是要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传播;二是敏捷的思维能力;三是形象语言艺术。网络主播诞生之日距今也不过几年而已,网络主播相对于传统媒体主播有弱势的地方体现在:其一,语言表达艺术水准;其二,个性形象魅力要求;其三,控场艺术。现笔者站在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角度,分析探讨网络主播身上的优点,以此弥补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短板。

合理利用网络,与受众平等交流。网络时代的来临,让本地电视台流失了几乎70%的观众,即使是年度大会——春晚,其电视观看人数也是逐年减少,加之网络传输速度的不断升级,人们的观看习惯已经被彻底改变。因此,多数电视台采取各平台网络分发播放的形式,将节目内容进行高效多通路传播,从而踏上了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道路。

走过了37年的央视春晚在2019的深圳分会场使用4K超高清内容的5G网络传输,这也是央视春晚首次采用5G网络4K传输的创新举措。这样一来,网络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收看,给受众全新的接受信息的方式,与此同时也带给传统主播新的互动方式。央视从2015年开始在央视春晚节目进行中加入抢红包环节,充分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还有部分电视台开始启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平台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交流等都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改革创新的案例。网络媒体影响着传统媒体在受众中的接受方式,但撼动不了传统媒体弘扬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大趋势。不过可喜的是部分电视台开始与互联网企业公司进行合作,创建电视台自己的APP和网站。最常见的是,现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开始使用微博、微信、贴吧以及其他直播软件在节目中和节目外进行友好的交流互动。这样不仅提升受众对节目、电视台的信赖度、支持度、喜爱度,同时也提升了主持人在受众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如湖北荆州电视台在《互动播吧》APP中,主持人唐添栖在直播平台和网民分享DIY西点,获得受众好评。

立足受众,进行节目可观性塑造。世间万事万物并非绝对的好与坏、优与劣,关键是我们要认清不足,学习借鉴,取之精华,为己所用。新生事物“网络主播”从出现到现在不过短短数年,成长肯定需要不断更正进步,逐步走向完美。俗话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网络主播传播信息速度快,传播的信息具有观赏性、娱乐性、随意性、炒作性,甚至传播中出现了各种与所谓的“传统习惯”相不符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情形,网络主播深谙大众普遍的猎奇心理,他们的传播正符合受众的口味。

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由于受到媒体和媒体主管部门的管理,再者,在我国播音员主持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故而需要承担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播音员主持人是维护国家利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捍卫文化安全、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新闻工作者的身份。

然而,这并不代表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就是表情呆板、表达无情感、无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不断在开放,网络使世界各国更联系更密切,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也不断在趋向亲民化,和受众心与心地沟通交流。“网络主播走红”的出现,应看作激励传统播音员主持人认清自己的短板向网络主播学习的好时机。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应立足受众的视角,对节目的选题、策划、后期制作、宣传、编排、反馈等应予以重视。当今,随着老百姓的生活日趋向好,其素质、思想都与改革开放之初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追求生活质量,闲暇时间增多,音视频节目就恰好弥补其闲暇时光。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应让节目“故事化、艺术化、生动化、趣味化”,虽然不能像网络主播一样“尺度之大”,但也要学会在社会万千信息中取其精华,融价值与趣味为一体。

重视受众,了解受众。现今,大多数受众很少通过电视机来观看自己想要观看的音视频,都是使用智能手机,一部手机真的能量巨大,囊括了支付、聊天、缴费、刷抖音、各种直播APP、听歌、听“有声读物”、看电子书等功能,相比之下,电视机就逊色了很多。

传统的电视机传播是单向线性传播,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段时间,受众被动接受着电视台给予的电视节目,没有互动交流,带有强制性接受意味。本世纪初至今,科技、网络的全面覆盖,电视台开始认识到受众的重要性,进行频道专业化建设,但是仍然没有真正和受众互动起来。甚至,如今智能电视机的出现,其满足受众需求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一部智能手机。这也是网络主播为何在短短数年就超过传统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原因。

传统媒体要有危机意识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把失去的受众群拉回来,显然短时间赶上很难但要锲而不舍。这方面有些地方省级卫视做得较好,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以及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心理,并通过互动赢得年轻观众的关注。态度决定一切,好节目需要用心,老百姓现在也需要“精品”和“趣味”,毕竟生活需要轻松。

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电视工作者的一贯方针与职业要求。生活养育了传统媒体,也滋润着网络新媒体。不论出于何目的,网络新媒体贴近群众受众这一点比传统媒体广播电视要做得到位、精准。媒介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不到位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万事万物产生的内因,内因是决定因素,故而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发动创新思维,创造途径贴近受众的生活,真正下到基层为人民所想、为人民所做,与老百姓线下心与心交流,这不是一时的口号,需要实际行动融入到一线生活。与网络主播受网络红利的驱使不同,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走惠民、亲民、为民的路子。

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个性化。个性化自从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提倡,但其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在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追求更多的个性化元素并融入节目中,这样更多的受众才会选择该节目去观看。

个性化不是简单的个性的肆无忌惮地释放,而是在符合节目自身播出要求、受众接受度的前提下,播音员主持人运用独有的话语风格、声音魅力、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思维模式进行节目主持综合体现出的个人魅力。“主持人在追求个性化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自我、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的怪圈中,这就需要主持人自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否则追求的个性化毫无意义,很容易走向哗众取宠、低俗无趣的泥潭。”

结语

网络主播走红现象给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敲响了警钟,要以受众为创作中心,提升节目的认可度、趣味性、故事性、艺术性、生动性。但网络主播走红也有很多问题,如网络主播在网络红利刺激下的“经济生存”模式、网络主播的口语表达不规范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缺失等问题,需要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做榜样,做领跑者。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悠久文化,做健康的、有道德、有个性的媒体人。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播传统媒体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