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与表达
——新闻作品创优的关键

2021-11-12 18:51张玲刘建锋陈鑫
声屏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专题片广播攻坚

□ 张玲 刘建锋 陈鑫

在今年第二十八届江西新闻奖评选中,宜春广播电视台的广播专题《安心!安心!》、电视作品《传统小酒变富民大产业》同时被评为一等奖。广播专题《安心!安心!》还被推荐参评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这是江西省11个设区市台唯一获推荐参评的广播作品。近几年,宜春广播电视台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作品多次获新闻大奖。这些获奖作品背后的思考,值得笔者去体会。

精选题材:反映时代精神的重大鲜活事件

新闻的“新”不仅体现时间上的新,而且体现新闻价值上的新。近几年来,一些反映时代精神,关注重大鲜活事件,主题鲜明、制作精良的新闻作品,不仅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而且受到专家的肯定获省级新闻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脱贫攻坚无疑是年度最大的两个主题,记者从这两个方面寻找新闻线索与题材,发现反映时代精神的重大鲜活事件。广播专题《安心!安心!》是记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直关注安心母女的安危而跟踪采访、观察思考完成的一篇真实、有温度的稿件。明线是报道江西省首例确诊新冠肺炎孕妇从待产、生产、回家,暗线是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背后一个个爱与守护的身影,是医护人员的执着与奉献。真实事件的故事化表达,使作品更具备感染力、亲和力。作品播出时正逢紧张的疫情期间,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以及广泛的社会反响,也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被江西省广播电视局评为2020年第一季度全省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创作者选定了脱贫攻坚这一题材创作了《传统小酒变富民大产业》,抓住了这个时代标志性的产物:一个是第一书记,另一个是手机直播,将传统的酿酒技艺和新兴的网络直播这两种不同时代的事物联结在一起。整件作品通过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串联了起来,既让受众看到了传统和新兴事物的融合共生,相互推进,又打破脱贫攻坚工作苦、难、沉闷的固有模式,让受众从外而内地感受到酒的香甜、脱贫群众的幸福生活。通过一个恰逢其时的小事件把受众拉入到这个时间的浪潮之中,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从时间这个要素看,记者较好地抓住了脱贫攻坚这个主题,与当时的时政热点非常契合,抓住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就是直播和第一书记,时代性非常强,这也为这件作品的时效性增色不少。

两件作品的采编过程是新闻工作者对中央精神在基层落实落细的具体观察,是记者切实践行“四力”要求的真实体现。事实证明,既接地气又接天线,具有新闻的“沾泥土、带露珠”的好作品一定会在各类新闻评奖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的新闻佳作。

精准表达:用最恰当的体裁发挥声音、影像表达优势

有了好的发现挖掘出了重大题材,还要有好的表达,即用恰当的体裁、美感的声音、优质影像、精良的制作呈现给受众,让受众可听、可看乃至必听、必看。和广播专题《安心!安心!》这个作品内容相似的报道有短消息、长消息、评论、连续报道等,还有广播、电视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大量报道,但创作人员选取了用详实表现手法对新闻人物、事件等深入报道的广播专题这一体裁进行采制,加上记者、编辑、播音员都是安排最优秀的人员,精心策划了“安心”满月这个新闻由头,把一个报道了一个月的旧闻变成了当天市民关注的热点,使作品达到了预期效果。

电视作品《传统小酒变富民大产业》同样如此。随着4G、5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用户终端设备的不断更迭,从电视机到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如今的电视专题为更加适应受众的需求,将传统冗长乏味的镜头用更直接、更有冲击力、更有节奏感的镜头代替。特别是像抖音、快手等这些短视频软件的兴起,加速了电视专题片的转型,朝着“篇幅短小、制作精良、故事性强”的特点发展,这也成为当代年轻人审美的要求。

广播电视专题不是纯新闻,它的时效性没有那么强,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古语有云: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套在电视专题策划上一点也不为过,反而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虽然相比于新闻,电视专题片的时效性并不那么强,但在笔者看来,巧妙运用时间这个要素,会让新闻作品加分,更加富有时代的气息。另外,在拍摄画面考究,直播时的现场感,片中第一书记的人物故事,都为这件作品加分不少。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新闻的内容大多数是将客观事实原原本本地呈现给受众,而在广播电视专题中,其实除了事件的一般性信息之外,如何将事件背后的信息更好、更浅显地传递给受众,这是专题片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说明策划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专题的素材来源于人们日常的生活点滴,有些人为了要达到“可听性”“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的效果而人为地进行虚构,这就脱离了专题片真实性这一本质。笔者认为,创作是指对于现实的深入挖掘,是指创作者对现实的艺术表现,而不是去虚构,创造。新闻策划是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把现实中零碎的片段进行整合,就像是在策划会上常常说的“拎主线”,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是创作人员的积累,需要在思想意识、拍摄技巧、审美能力、新闻素养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给整个新闻作品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也是一部成功专题片的必要条件。

采取全纪实手法是目前众多作品中比较追崇的一种做法,其最大的亮点就是给予观众最强烈的现场感,把电视的声、画特点发挥到极致,给予受众其他媒体所不能带来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创作人员在制作专题片时将一个现象、一件事情完整、客观地呈现给受众,而不是把编辑、记者的主观思想传达给受众。这种客观、平视的角度赋予了专题片更加强烈的感染力,也避免了传统专题片主观说教式、被动式的传播方式,让作品更接地气,能够吸引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思考的思维。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以往的灌输式、说教式、被动式的视频是没有市场的。而是要将这个“故事”讲述给受众听,有“情节”、有“思想”、有“内涵”,引人深思,认人记忆深刻。

《传统小酒变富民大产业》采用全纪实手法拍摄,完整地记录江西万载县双桥镇黄源村传统小吃是如何变成富民大产业的,用画面、声音将现场展现给观众,而观众通过这些声画因素体验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片中,创作者并没有通过解说、字幕等手法或形式给观众灌输某种观点,如农家水酒一跃成为市民餐桌新宠,“水酒书记”刘永爆红网络,这些都真真实实地表现在一个个镜头中,观众完全发挥自己的主观去判断和思考。

结语

总之,不管围绕什么题材,不管运用什么录音、拍摄手法,无论采取什么媒介播放,创作者始终要遵循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群众喜闻乐见、反映社会正能量、引导主流舆论的“中国好新闻”。

猜你喜欢
专题片广播攻坚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