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新思维 一目了然

2021-11-12 18:51
声屏世界 2021年16期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战略指向

一、新目标:围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融合政策。围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所制定的融合政策,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所制定的最重要的基本政策,它们为我国的媒体转型确立了新目标。政策不仅聚焦于业务领域,更是完成了主流媒体在思想、理念、路径、方法上的全面重塑,作为新时代具有基础意义的系列新闻政策,媒体融合将成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核心要旨。二、新任务:强化社会治理功能的管理政策。服务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已成为媒体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任务,而新闻政策则在三个方面予以确认和支持。一是逐步推进互联网治理工作,渐进式政策和“政策补丁”不断涌现。二是深度介入社会治理工作,传播政策助力传播体制改革。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工作,政策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三、新路径:推动科技服务内容创新的支撑政策。党和国家推出的一系列与科技服务内容创新相关的政策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开辟了新路径。首先,聚焦整体的信息服务,新闻传播事业深度介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以主客体兼具的身份发挥作用并接受影响,在参与中实现新闻事业的自我优化。其次,立足具体的业务创新。(据蒋晓丽王博于《现代传播》2021年第7期)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视角

一、用科学理念展现科学精神。面向世界,怎样讲好中国故事?重要一点在于坚守科学精神、传播理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要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描述生动感人形象同时,还要以理论的深刻、评论的犀利将隐藏于事实中的道理说明白、道清楚。只要讲故事的人有勇气、有自信、讲科学,故事就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把握大势,据势行事,以事成势。所谓势,说的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整体特性和趋向,形势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当下状况和特征,趋势则是反映事物发展的未来去向和走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事”与“势”的辩证法,把握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个别与整体、具体与抽象、偶然与必然、当下与长远的相互关系。要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对待每一件具体事情,促使它形成气势。三、抢抓时机,只争朝夕,全力办好自己的事。要在新发展阶段中,开展“认识时间、珍惜时间、恪守时间”的普及教育,大力传播、促进、提高全民的时间文明意识,让“识时、惜时、守时”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全体民众的亮丽风采。办好自己的事要把握时间,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时度效”的统一。(据赵振宇于《中国记者》2021年第7期)

全球化语境下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逻辑转向

一、技术逻辑:“媒介与文化”的有机互动。随着5G技术的推进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落地,技术已不再是跨文化传播的藩篱,如何从技术可供性维度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媒介形式,提升自身作为异质性文化接洽其他文化语境的有效性,是当前主流媒体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二、生产逻辑:用户导向的内容创作。互联网环境下的情感共享并不局限于群体内部,也与更宏大的社会语境和制度环境进行互动,因而具有激进化的潜能。短视频的强劲活力使反馈环节在传播流程中的位置更为显性化,这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主流媒体需要深挖用户需求,以弥合不同文化环境下用户的信息接收鸿沟。三、政治逻辑:民间话语的软渗透。自媒体赋权的个体用户更新了言说媒介化生活的话语方式,以“润物细无声”式的“软渗透”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勤劳质朴的国人精神,从而降低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为国外受众创设享受并可沉浸的中西文化“和而不同”的差异化视觉场景。因此,主流媒体需要变宏观叙事为微观表达,将国家层面的上帝视角叙事转变为贴合日常生活语境中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故事化叙事。(据路鹃付砾乐张君昌于《青年记者》2021年7月下)

全媒体运营师的职业技能素养

第一,对各类终端的基础操作能力,包括软件和硬件。全媒体运营师不能只停留在会做各个平台的传媒产品,还要熟悉各个平台的传播属性和游戏规则,有效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提高所属媒体的引导力和公信力。第二,对全媒体的综合运营能力。从内容角度来说,全媒体运营师可以简单理解为“媒体+运营”。如何让目标受众与全媒体运营师制作的传媒产品相契合,就是这个新职业的责任之一。全媒体运营师的运营能力可分为内容、受众、活动、社群运营等多个维度,要提高这些综合运营能力,需要从信息采集、内容制作、界面设计、开发应用、舆情分析、人工智能等多个角度对自己进行针对性训练。第三,全媒体运营师要不断提升融合创新能力。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媒体,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媒体在各个方面都加快了融合的步伐,这就要求全媒体运营师深入把握媒体融合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融合创新能力。全媒体运营师不光要熟悉已有的各类传播平台,还要了解受众最新的媒介使用习惯。受众在哪里,全媒体运营师就应该出现在哪里。(据戴婷张亮于《中国广播》2021年第7期)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坚持正确方向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意见》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要强化组织保障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把文艺评论工作纳入繁荣文艺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平台要加强评论选题策划,推进重点评论工作。(消息来源:新华社)

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公示

日前,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五部委联合公示《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初步认定369家企业入围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22个项目为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视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华录百纳影视、柠萌影业以及芒果TV、优酷、爱奇艺等影视制作公司和平台位列其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成为“文化出海”的排头兵。(消息来源:中国文明网)

国家广电总局:严控偶像养成类节目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网络综艺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重点加强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管理,严格控制投票环节设置;坚决抵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进一步压实网络综艺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构主体责任,加强对粉丝群体正向引导,强化平台“水军”“黑粉”治理。(消息来源:新华网)

新媒体蓝皮书解析新媒体发展十大未来展望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江苏无锡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No.12(2021)》认为,2020 年以来,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全面发力、深化改革、构建体系的新阶段,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同时提出新媒体发展十大未来展望。这十大未来展望为:数字经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持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数字生活新服务成为发展热门,互联网金融生态构建兼顾安全与创新,新媒体生态催生新传播方式,平台企业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网络安全兼顾严管严控与产业发展,互联网群体研究成为新媒体研究热点,新媒体创意劳动为个人及行业赋能,文化贸易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合作与治理共同体建设迫在眉睫。(消息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央视频为会员提供7000场奥运赛事直播

东京奥运会期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推出的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将把立体全面的奥运动态推送给用户。通过央视频,用户可以免费看到电视频道转播的近3000场重要比赛。奥运会期间,央视频依据新媒体平台特性推出了会员制,为会员特别提供另外4000场比赛的直播。7000多场奥运会赛事全视角直播,配合全程专业赛事讲解,以及精彩纷呈的衍生节目,从赛事直播到长短视频,央视频在报道即时性之外,在内容专业层面为受众带来沉浸式的奥运会观看体验。在常规赛事内容之外,央视频会

北京立法规定不得播出涉毒人员影视作品及广告

员享受诸多增值服务。其特别策划推出的“会员天天奖之奥运系列活动”,为央视频会员用户开放众多独家专享福利,包括“乐享夺金时刻”H5互动抽奖和“会员请回答”直播答题抽奖等活动。在奥运期间启动会员制策略,打造会员专属权益活动,是央视频以用户思维进行功能性创新的再一次进阶,是互联网运营思维的进一步探索。(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日前,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禁毒条例》,条例将从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不得邀请吸毒人员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不得播出前述人员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代言的商业广告节目。条例规定,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健康、向上的社会导向,应当通过专题专栏、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毒品危害,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在面向青少年开设的节目、栏目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同时,鼓励文化艺术团体、艺术类院校和个人等创作禁毒文化作品,丰富禁毒宣传教育形式。(消息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