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为核心的声乐教学研究
——以《玫瑰三愿》为例

2021-11-12 21:13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玫瑰花演唱者

(湘南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音乐教育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审美情感教育。作为以人声演唱形式“感人”、“育人”的声乐教育在教学中却常被异化成为“技能教育”,把声乐艺术等同于发声技术,使原本富有美感的声乐演唱变得“技术有余而艺术不足”。由于美育是无形的,是一个需要在潜移默化中长期浸润的过程,其远不如技能训练所达到的显性效果立竿见影,于是功利化衍生出技术化,技术化又作用于功利化,导致本应有温度、有深度的声乐教育走上了推崇技能至上的发展之路,严重弱化了声乐教育的审美本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确立审美意识,在注重发声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观的树立,引导学生探索每一首声乐作品中的美,将技能训练和音乐审美教育有机结合。以《玫瑰三愿》为例,不仅要通过训练解决学生在气息、发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掘和感受《玫瑰三愿》的艺术歌曲之美、歌词的语言表达之美、歌曲的情感内涵之美、歌曲的伴奏烘托之美。

一、艺术歌曲之美

《玫瑰三愿》是一首经典的抒情性艺术歌曲。20世纪20-30年代,一批海外归来的音乐家们(萧友梅、赵元任、黄自、青主等)将欧洲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相结合,开启了艺术歌曲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创作出一大批体现时代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与审美观念的作品,使中国艺术歌曲逐渐走向成熟和多元化。中国艺术歌曲在本土化、民族化过程中体现出了较高的学术性和艺术性,音乐形式严谨规范,对演唱者的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声音控制能力有严格要求,而且非常注重对人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在情感抒发的方式上较为委婉、含蓄。

艺术歌曲是歌唱“美”、诗词“美”与伴奏“美”三者的有机结合。演唱者首先需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和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能力,由此通过歌声准确地再现歌曲的思想内涵之美和情感意蕴之美;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展现出歌曲的艺术价值。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吸取文学之精华,或保存古诗词的完整性,或进行大胆改编,或积极开展创作,饱含丰富的中国语言元素和韵味。其中,诗的意境几乎贯穿始终。欧洲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伴奏的地位与声乐并重,在中国艺术歌曲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这一特征不但没有被改变,反而被较好地吸纳并发展了起来,而且带给了中国声乐艺术一种对于伴奏与声乐之间的新的启示。因此在演唱艺术歌曲时,演唱者与伴奏的配合显得尤其重要,在细节处理和情绪渲染等方面的配合将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完成质量。

二、《玫瑰三愿》之美

《玫瑰三愿》选自歌集《春思曲》,以龙七(龙榆生)创作的现代诗为词,黄自作曲。歌曲创作于1932年,正值日军侵华战争时期,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炎黄子孙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充满了悲愤之情。当时的龙七任教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他目睹了校园内的玫瑰花一片片凋零的凄凉之景,触景生情,将玫瑰花拟人化写下了这首短小精美的现代诗《玫瑰三愿》。留美归国的黄自与龙七同任教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他对《玫瑰三愿》的诗词内容和思想内涵颇有感触,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为之谱曲。

《玫瑰三愿》的“美”体现在旋律流畅舒缓、情感饱满,既富有德国、奥地利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保留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民族色彩,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歌曲中旋律与诗词彼此交融,通过旋律线条的起伏、力度的对比、速度的变化、钢琴和小提琴伴奏的烘托,赋予了歌曲独特的音乐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一)歌词的语言表达之美

《玫瑰三愿》的歌词为两段体结构:“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歌词虽然只有不到100字的篇幅,但情感真挚、内容深刻、结构严谨、风格雅致且诗意盎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歌词中对“玫瑰花”的反复咏叹不仅没有累赘之感,反而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诗词的文学性。龙七将自己比作玫瑰花,借用玫瑰花的三个愿望深切而细腻地表达了对当下时局动荡的不满和无奈之情,以及对弱者饱受欺凌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声乐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对歌词进行逐字逐句地朗读,在此基础上细致地处理好歌词中每一个字的吐字和归韵,例如:“玫瑰花”的“花”、“碧栏杆下”的“下”、“莫吹打”的“打”都要归韵到“a”母音上;“无情风雨”的“情”和“风”都有后鼻音,在演唱中要将有带有后鼻音的字准确地归韵;第三愿中的“红颜”二字分别属于中东辙和前沿辙,要求歌者在高音区能够发出清晰的字音;“凋谢”的“谢”在此处应做特殊处理,发音为“xia”等。在艺术歌曲中,诗是歌的唱词,歌是诗的乐曲,两者密不可分。在演唱中将歌词的语言文字表达出“诗性”,才能准确地传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恰到好处地诠释歌词中所蕴含的语言之美。

(二)歌曲的情感内涵之美

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演唱只是一具“发声机器”。因此,在《玫瑰三愿》的演唱中对歌曲情感的表达尤为重要,演唱者应对作品有着独到而深刻的个人理解。

歌曲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情感处理方式是一致的——娓娓道来,其中第一句“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干下”并非只是在对画面进行描述,更是作者对玫瑰花的感叹。“玫瑰花”的两次重复需要演唱者把握好情感表达的“度”,通过声音上的由弱渐强处理抒发忧伤之情。

歌曲在副歌部分讲述了玫瑰花的“三个愿望”,分别是:“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第一个愿望实则是作者希望在人生中免于遭受来自外部环境的“摧残”;第二个愿望是能够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呵护,充满了无奈之情;第三个愿望是希望自己青春常驻、世间美好常在。这三个排比句是作者内心的三次咏叹,包含了三个不同的情感层次。因此在演唱中要注意情感的层层递进和声音在力度上强弱转换的控制,将歌曲中对青春易逝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唱进”听众的内心,由此引发听众的共鸣。具体来说,“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妒”的重音处理与“吹打”的渐弱处理在力度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把玫瑰花因经受风雨而渐渐凋零的画面通过歌声真实再现。同样,“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爱”的重音处理和渐弱处理的“攀摘”在力度上形成对比,表达出作者内心真诚的祈求和无奈。“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是全曲情绪最为激动的一句,但这是一种含蓄的激动,热情而不张扬,演唱者要通过对情绪的“适度”宣泄表现出当时所处时代独有的含蓄美和内在美。在力度上可以将“红颜”二字做重音处理,“不凋谢”在渐弱的同时速度渐慢,以此充分表达出作者心中强烈的渴望之情。结束句“好教我留住芳华”好似作者再次表明心声,渐慢渐弱的艺术处理将逐渐低沉的情绪与副歌部分的咏叹形成鲜明对比,与第一句首尾呼应。

(三)歌曲的伴奏烘托之美

艺术歌曲中的伴奏起着刻画艺术形象、渲染情绪、烘托气氛、表达“诗意”的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实的“艺术指导”。《玫瑰三愿》在伴奏织体中运用了七和弦,三连音音型,不仅使歌曲旋律带有一种凄凉和忧伤的情绪,也给旋律带来一种内在动力。在演唱过程中伴奏仿佛人声的“第二声部”,演唱者要主动将声音融入伴奏所营造的音乐氛围,而伴奏则要负责烘托和引导演唱者的情感抒发,彼此交相辉映,皆不可“自说自话”。

《玫瑰三愿》伴奏的一大特点是加入了小提琴伴奏,钢琴伴奏掌握着整体和声方向,小提琴作为人声的第二声部以模仿的方式与演唱相呼应。弦乐悠扬的音色与钢琴纯净的音色一唱一和,给歌曲增添了几分柔美和伤感,也使音乐的线条感更加明显,给即将出现的人声做好了充分铺垫。整首作品的钢琴伴奏都需要注意音量和音色控制,对采用西方作曲技法的和声部分,如小二度,应以较为柔和的音色演奏且弹奏的力度不宜过大,避免过于突出二度音程的不协和感;对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和声部分则宜以较为明亮的音色进行演奏,注重旋律的流动性和线条感。尤其是副歌部分在玫瑰花讲述自己“三个愿望”时,钢琴伴奏的力度不宜过强过重,主要通过旋律自身的律动来烘托演唱者的情感表达。

在声乐教学中对每首作品所蕴含的美进行分析和挖掘就是对音乐审美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发声技能的训练固然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但是必须防止陷入片面强调技术教育而弱化审美教育的声乐教学模式。脱离美育的声乐教育是对作为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忽视。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将美育置于核心地位,充分重视课堂上对美育的贯彻和实施,不断引导学生去感受声乐作品中的音乐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才能真正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玫瑰花演唱者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玫瑰花
玫瑰花盛开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