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方童谣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21-11-12 21:13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童谣幼儿教师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当代教育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使各个教育阶段都面临改革与创新的局面,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作为初始教育与其他的教育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幼儿教育并不是以传输知识为核心,反而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理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和活动中传输知识是幼儿教育常用的教学方式,其中,音乐教育逐渐成为幼儿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多数的幼儿对音乐都非常喜爱和敏感。音乐具有极强的旋律性和节奏性,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在音乐教育的影响下,音乐素养以及艺术素养均会显著提升。音乐教育的素材除了幼儿音乐系列教材以外,还可以融入地方童谣。童谣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易于理解,便于幼儿记忆。地方童谣除了继承当代童谣文化的特点外,还融入了本土化的特色,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基于此,深入研究苏州地方童谣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具有极高现实意义。

一、苏州地方童谣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运用的价值

地方童谣和生硬的课本知识并不相同,地方童谣的趣味性更强。幼儿对趣味性事物的探索欲望更强,在学习地方童谣是也可以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传统的音乐教育当中,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音乐素材也仅仅是相对简单的儿歌,如《小燕子》、《小白兔》等,这些儿歌虽然充满童趣,但是缺乏地方特色。而地方童谣却充满浓厚的本土特色,有些童谣融入了吴侬软语,例如《笃笃笃》中的“吃仔倷格肉,还仔内个壳”,能够瞬间拉近歌谣与幼儿的距离,幼儿也会更加觉得童谣的内容非常亲近,学习兴趣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地方童谣所蕴含的道理也更为直观,例如《两只羊》的童谣内容——“东边过来一只羊,西边过来一只羊,一道来到小桥上,你呀不让我,我呀不让你,一道掉到河中央”,充分彰显了谦让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在教授该童谣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幼儿学会谦让,以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地方童谣除了蕴含相对直观的哲理性,同时还具有非常欢快的节奏性,大多数童谣的曲调都非常欢快,幼儿在反复演唱这些童谣的时候也会手舞足蹈,童谣歌曲欢快的节奏性可以更好地感染幼儿的性格,对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运用地方童谣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当地的本土文化进行传承。现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都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民族遗憾。地方童谣是本土文化的一种载体,幼儿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也会自主地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承者,促使地方文化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会成为具有价值的瑰宝,共同构成我国多元化的文化体系,促使我国软实力逐渐提升。

二、苏州地方童谣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苏州地方童谣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目的在于对幼儿的品性、能力、素养等进行培养,以保证幼儿的良性成长。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注重音乐欣赏活动中对苏州地方童谣的运用。以《摇啊摇》为例,《摇啊摇》的内容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简单的四句话却能凸显出外婆的慈祥以及浓浓的亲切感。在教授这首歌谣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以此引起话题:“小朋友们,在自己的家中外婆都是怎么对我们的呀”,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与交流。“外婆”代表的是具象性的亲情,幼儿教师从亲情切入可以更好地引发幼儿的共鸣。大多数幼儿在家中都会受到外婆的宠爱,当教师引发话题的时候会进行相对活跃性的讨论,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且“外婆”的引入也能激发幼儿的情感,促使幼儿可以更加积极地表达自身情感,幼儿的情操也会得到有效的陶冶。除了简单的童谣以外,幼儿教师也可以辅助性地选取与“外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等,更加深入地交流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中“外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幼儿教师也可以引导性地叙述外婆的辛苦,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亲情,让幼儿可以对外婆产生更为强烈的依赖性,促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与外婆相处也会更加融洽,进而达到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目的。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尽可能选择幼儿生活环境中比较熟悉的或能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的苏州地方童谣,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二)苏州地方童谣在歌唱活动中的应用

苏州许多地方童谣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画面感,可以为情景设置提供有效的依据,因此在音乐教学的歌唱活动中可以以苏州地方童谣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幼儿可以更加真实地感知和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笃笃笃,买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吃你核桃还你壳。笃笃笃,买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不吃你咯核桃不还壳。”《笃笃笃,卖糖粥》作为苏州地方童谣,曾被许多歌曲翻唱改编,因此在设计歌唱活动的时候,可以选择翻唱歌曲的伴奏作为情境的背景音乐,进一步渲染情境。在《笃笃笃,卖糖粥》的童谣当中,主要人物是卖糖粥的人与“我”,因此在歌唱活动的设计中,幼儿教师也可以选择两个表演能力较好的幼儿来进行情景演绎。为了强化教学的本土化,幼儿教师全程都要以苏州话与幼儿进行交流或者担任旁白的角色。在课程开始时,幼儿教师要先使用多媒体设备对《笃笃笃,卖糖粥》的内容进行播放,让所有的幼儿都可以知道《笃笃笃,卖糖粥》的内容,并且对幼儿的初步感受进行询问,从而及时地了解幼儿对童谣的理解程度,然后拿出许多份“糖粥”或是其他相似食物,并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对童谣内容进行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笃笃笃,卖糖粥》本身的词语就很少,为了强化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结合内容合理性地增加叫卖者与“我”的对话内容,不可太多,以防打击幼儿的积极性,然后将幼儿两两分组,对《笃笃笃,卖糖粥》的内容进行演绎,促使幼儿在演绎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笃笃笃,卖糖粥》的记忆。同时情景演绎,可以更为深层次地激发出幼儿的情感,幼儿也会将故事中对外婆的情感逐渐表达在生活中,强化幼儿对外婆的依恋,为幼儿良性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苏州地方童谣在韵律活动中的应用

韵律活动是指幼儿园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其作用就是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表达音乐之美。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童谣《十二生肖》:“夜半时,子时到,老鼠趁夜来报到;一点过,丑时到,农家挑灯耕牛饱;三点过,寅时到,昼伏夜行老虎啸;五点过,卯时到,兔子出窝吃晨草;七点过,辰时到,雾起龙腾日光耀;九点过,巳时到,雾去蛇出艳阳照;日中时,午时到,古原野马奋蹄跑;午一点,未时到,山坡放羊趁天早;午三点,申时到,密林山猴喜啼叫;晚五点,酉时到,太阳落山鸡将觉;晚七点,戌时到,狗卧门前汪汪叫;晚九点,亥时到,夜深人静猪拱槽;子鼠、丑牛、寅虎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和未羊,申猴、酉鸡、戌狗加亥猪……”本身的内容有固定的次序与节奏,但是在改变之后可以强化童谣的韵律感,促使《十二生肖》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性。《十二生肖》按照歌谣内容可以分为三到四个部分,包含十二生肖的名称、分类排序和故事等,童谣的层次非常鲜明,幼儿教师可以增加合理的旋律,促使三个层次衔接更为顺畅,让幼儿可以按照既定的旋律对《十二生肖》进行演唱,演唱的过程中对幼儿自身的旋律性、节奏感、乐段感知等均产生无形的影响,促使幼儿综合感知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地方童谣凝聚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大多数童谣都反映了天真烂漫的民间儿童生活,非常适合幼儿传唱。除此之外,地方童谣内容简单,幼儿在传唱的过程中可以明白童谣的含义,并且地方童谣的内容中大多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许多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在学习地方童谣的时候也可以更加了解周围的事物,在传唱中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以达到加快幼儿成长速度的目的。在幼儿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在儿童审美素养培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地方童谣与音乐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音乐教学的资源,同时童谣中所蕴含的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升华幼儿的审美素养。地方童谣凝聚的不仅仅是地方风情,同时也代表本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让幼儿担任起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保证本土文化的延续,促使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猜你喜欢
童谣幼儿教师苏州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