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如何“离题”
——以《天山脚下》为例

2021-11-12 23:48
戏剧之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离题猎鹰段落

(塔里木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比尔·尼科尔斯依据纪录片发展史、按照创作理念将纪录片划分为六种类型,解释式纪录片便是其中之一。该类纪录片的特征是:全知视点;使用上帝之声的解说词;证据式剪辑,保持论点阐释连贯。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主流纪录片中,解释式纪录片牢牢占据着重要地位,用“一枝独秀”形容也并不为过。

离题原意是指离开主题。《当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内容离开主题”,《现代汉语反义词典》解释为“不切合所写或所说的主题”。目前,关于“离题”的主流解释,均是这种含义。

区别于传统认知中的离开主题,离题在纪录片领域另有其特定含义。希拉·柯伦·伯纳德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中提出,纪录片要以叙事链为基点,根据需要制造一些“迂回”,受叙事链的刺激,观众希望循着这些“迂回”回溯以了解更多隐藏信息。景秀明教授认为,在复线、多线的情节类型中,有一些没有贯穿故事线始终的背景小故事出现在作品的一个或几个片段之中。有时这些叙事成分会在局部越出情节主线,不可避免地产生“离题”现象。浙江大学吴红雨在其慕课《纪录片创作与实践》中指出,叙事链应贯穿影片的始终并且推动影片向前发展,但是,在纪录片讲述过程中是可以“出轨”的,即可以稍微偏离主线,走到外线上去拓展小故事或者吸引观众的细节。

由解释式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到,该类纪录片既要有明显的主题,又要有较为流畅的故事,具备了纪录片离题的基本条件。解释式纪录片以一个恰当的主题和叙事链为基础展开叙事,在其中可以根据需要制造一些“迂回”,观众可以从迂回中了解更多隐藏信息,这些迂回就是“离题”。与“主题”和“叙事”相对应,纪录片的离题可分为释义性离题和叙事性离题。释义性离题是主题层面的离题,即穿插相关解释性内容,以便让观众更深刻地了解要表达的主题。叙事性离题是故事层面的离题,即穿插故事化的段落,以便拓展作品的表达形式和内容。

二、“离题”的注意事项

纪录片《天山脚下》通过22 个故事,记录了新疆的民俗和普通人的故事,也展现了新疆美丽的自然景观。《天山脚下》每一集的故事几乎都存在离题,但在具体运用上,成功的离题固然也有,但存在明显问题的也不在少数。

(一)离题须以主题为基点

成功的离题必须以明确的主题为基础。离题如果不能和所要展现的主题形成紧密的联系,便可能沦为真正的“离题”。

“猎鹰”这一故事围绕主题“传承”展开,吾勒普汗的父亲因为想把猎鹰这项技艺传给儿子,让他照顾猎鹰。故事中有一个猎鹰比赛,即吾勒普汗和几位叔叔分别拿出自己的猎鹰,看谁的猎鹰能最先捕到食物。在观众好奇到底是谁赢得了比赛时,穿插了叙事性离题:林业警察找到哈布一家,告诉他们如果要继续驯养猎鹰就要办理许可证。虽然这个段落为保护哈萨克族驯鹰传统、防止滥养提供了必要的政策背景,但是,这里的离题与主题几无关联。该段落略有晃动的特写镜头,带给观众的潜在感受是两者之间微妙的冲突,但由警察所陈述的政策与哈萨克族猎鹰传统两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并未加以呈现。这个故事的离题虽然选择的位置较好,但是和主题是较为割裂的。

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转场”这个段落中,该段落介绍的是哈萨克族牧民也木里哈第一次带着自家的羊群从冬牧场转到夏牧场的故事。从整个纪录片来看,所有故事均是人物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名义上的主人公是牧民,实际上的主人公却是“羊”,故事呈现了较多关于羊的戏剧性动作,并且解说词也明白无误地出现了“小羊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转场”这样的语句。关于羊的画面和解说占据了较多的篇幅,与整部纪录片人类学的风格极不协调,反而更像是“动物世界”的画风。这里的离题不但与主题严重割裂,甚至连主题本身都遁形而不可见了。这样,离题便成为无根之木、无本之源,沦为传统意义上的“离题”。

在“美味”这个段落中,介绍了俄罗斯人阿尔焦姆在新疆做厨师,他想要找最新鲜的海鲜为顾客做一顿海鲜大餐,在友人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新鲜的海鲜,并将其端上餐桌。此处的释义性离题以“寻路”这一主题为基点,介绍了这一故事发生的宏大背景:海鲜运送之所以及时,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的开发和建设。这样,离题就和主题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二)离题须以叙事链为必要条件

叙事链不是离题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换言之,拥有完整或强有力的叙事链未必一定会产生离题,但是成功的离题必须以完整或强有力的叙事链为基础。如希拉·柯伦·伯纳德所指出的,影片的总故事作为影片的叙事主干,是串联起一部影片的链条,只要这根链条足够强大,它就会毫不偏移,稳稳地向前推进。如果叙事链本身薄弱或不完整,即使强行离题,也可能会显得过于刻意或凌乱,甚至会导致彻底“出轨”。如果这一问题出现在主流纪录片中的释义性离题中,不但难以达到“打动人、说服人”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导致故事和人物沦为印证意义的手段和道具等负面解读。

例如,“远行”段落讲的是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一家人去哈萨克斯坦看亲戚的故事,在人物动机未有任何交代、行动目标不了了之、远行途中无任何故事即叙事链残缺不全的情况下,简短的故事中出现了数次离题,最后一次通过画面字幕和解说的方式离题,指出了飞跃大峡谷的超级工程果子沟大桥是中国首座公路钢桁梁斜拉桥,是跨越天山南北的建筑奇观。该故事试图以此为基础,进而提炼出天山“敞开了它通向世界的大门”的主题。该主题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该故事缺少基本的叙事链,过于刻意的强行离题使得远行的一家人似乎成为了展示建筑奇观及其意义的舞台布景。

(三)离题的比例须与戏剧性、情感价位正相关

无论释义性离题还是叙事性离题,其场景叙事的戏剧性越强或情感价位越高,离题就可以走得越远,即一方面可以离开主题或主线较远的距离,一方面可以占纪录片较大的比例。相反,其场景叙事的戏剧性越弱或情感价位越低,离题就不应走得太远,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功能,反而会破坏正常的主题或叙事。

“临摹”这一段落中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从福建远赴新疆,常年在千佛洞临摹修复壁画的故事。临摹修复壁画本身是一件枯燥又艰苦的事情,较难有戏剧性的故事可供挖掘。故事加入了主人公在故乡的女朋友,二人异地分隔,远方女友说要来新疆看望他,但最后却未能成行。可以看到,纪录片中呈现的主人公在事业线和感情线上都缺少戏剧性,这就意味着不宜进行离题,更不应大篇幅的离题。问题是,该故事中穿插了释义性离题,用以介绍千佛洞壁画的历史,整个故事中对于历史的介绍用去了大半篇幅,但是由于历史画面匮乏,在大量解说词中又不得不配以缺少叙事意义的音乐和空镜头。这就导致了两个后果,第一,与主题、主叙事链相比,离题比例过大,甚至反客为主,现实中的人物和故事反而蜕变为历史的道具;第二,纪录片过于依靠解说词和音乐来支撑,使得画面叙事更为松散,故事的戏剧性更加薄弱。同时,由于解说词和音乐过多,进而可能会降低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

《天山脚下》也有成功离题的案例。在第二集“花儿绽放”这个段落,讲的是凯巴努和夏衣达参加演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对于两个主人公,分别给了一次叙事性离题:凯巴努一家人去乡下探望爷爷,凯巴努要把学会的舞蹈跳给爷爷看;夏衣达则是到边境哨所看望当警察的爸爸,夏衣达要把学会的歌唱给爸爸听。这两段叙事性离题占了故事的近半篇幅,但是由于故事主线场景叙事的戏剧性强、情感价位高,加之这两个离题与主题紧密衔接,观众不但不会有出戏之感,反而会更加认同由离题所支撑的主题,即正是由于亲情和爱,高原艰苦环境下的生命才如此坚韧和顽强。

如果必须在一个不太具有戏剧性或几无情感价位的时刻插入离题,较为合理的处理办法是将短暂的离题糅入场景叙事的故事线,即糅离题于故事之中。如“转场”段落,讲的是牧民要将羊群从冬牧场转至夏牧场,在转场时有一条必经之路——车师古道,当故事进行至此时,不失时机地通过释义性离题,交代了车师古道的历史背景,强调它是新疆历史最悠久的交通要道,然后又快速转入正常叙事之中。

(四)不同位置的离题须承担相应的功能

故事一般由开端/建置、发展、高潮三部分组成。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将其称为叙事前、叙事中、叙事后三个阶段。叙事前离题一般用于交代背景,叙事中离题用于拓展信息,叙事后离题用于升华主题。

叙事前离题出现在故事开始的铺垫环节,一般用来交代故事基本要素之外的必要要素,或基本背景之外的必要背景,也可以称之为深层要素、深层背景。叙事前离题一般是小幅度的离题,时间短,占比少,呈现出“快离快回”的特征,不宜“长篇大论”,否则会推迟正常叙事进度。如在“老茶馆”段落中,故事开始了1.5 分钟后,插入了约1.5 分钟的离题,用以介绍喀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茶叶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核心商品、饮茶已经成为喀什老城的生活方式等,这些是故事发生的基本背景之外的背景——即便这些背景因素不存在,故事也可以正常进行——但其呈现较为冗长,甚至没有足够多相匹配的画面来支撑,导致叙事拖沓。有些优秀的故事会将之尽可能地糅入故事线,以实现更为自然流畅的表达。如“花儿绽放”段落中孩子们参加汇报演出的故事,在介绍主人公所在小学时,便将“牧民居住分散,县里把适龄儿童全部集中在这所城乡寄宿制小学念书”一句简单的离题糅入了故事线,叙事自然流畅。

叙事中离题即在故事发展段落中插入离题,主要作用是拓宽纪录片的信息空间,加强观众对纪录片所表达深层含义的理解。通常,叙事中离题在一个上升动作中岔开效果会更好,此时正是事情悬而未决的时刻,合适的离题不但可以拓展信息空间,还可以通过延迟满足制造悬念,即观众会等待着离题后故事的进展。“沙漠女足”段落介绍鄯善库木塔格沙漠的一段释义性离题,放在了两个非连贯动作的中间,即教练做出在沙漠进行训练的决定之后,在真正进入沙漠训练之前,如果将其位置调整为一个正在进行的动作的上升阶段——如沙漠足球比赛决战阶段——效果可能会更好。

叙事后离题位于故事高潮结束后的环节。所谓故事高潮,不仅仅指表面情节的高潮,更是思想、情感的高潮。从表面情节而言,高潮之后的驱动力已经大为减弱,所以这一环节的离题一般不会再是叙事性离题。但是,从内部思想、情感而言,却可以加入较长时间的释义性离题,以达到更为自然地升华和凸显主题的效果。升华主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具体操作时很容易出现偏差。以《天山脚下》第一集《家园》为例,几次释义性离题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福海”段落,以“乌伦古湖,又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富足的冬天。也正因如此,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福海”结束,这里信息的落点出现了偏差,它强调的是一个地点方位的由来,而不是对人的思想情感或价值观即主题的呈现;又如“火州”段落,以“伴随着葡萄园的清风,火焰山下的梦,是天底下最甜美的梦”结束,这更像是空洞的鸡汤文,缺少对主题的提炼;再如“转场”段落,以“会有更多牧民,从这条亘古不变的古道上,络绎不绝地穿过”结束,这更多是对事实的描述,缺少意义的升华。由此可见,叙事后的释义性离题在明确信息落点、提炼故事主题、升华思想意义等环节都极为重要。另外,由于叙事后离题在故事高潮之后,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在观众仍然沉浸在高潮体验之时戛然而止,才能更好地达成回味之效。

三、结语

故事可分为体现主控思想、主题思想的表达层,呈现人物、戏剧动作、冲突的情节层,设置结构、悬念等的叙事层。早在“2.19”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说:“好的思想、观念、内容,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表达出来。”在纪录片领域,如果说“思想、观念”是表达层,“内容”是情节层,那么“形式”、“手段”则是叙事层。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对其包括离题现象在内的叙事层的自主而系统的探索,愈加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离题猎鹰段落
心理小测试
六类卷:36分以下
“猎鹰”9再创历史一级火箭海上着陆回收成功
“猎鹰”9号的复用技术与展望
“猎鹰”9号带来的启示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无人机你别牛,猎鹰来了
添置细节防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