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在“生活”中掘宝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之浅见

2021-11-12 10:02
散文百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观念习作意识

陈 雪

南宁市兴宁区华强路小学

一直以来,学生中对习作抱有恐惧及厌恶情绪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造成这种消极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学生缺乏对社会、自然环境的观察认识和个体必要的生活实践体验”是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导致学生“无话可写”顽症的产生,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生活、自觉地从事生活实践,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将成为有效攻破这一顽症的良方。

提出并实施这一策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第一,它符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第二,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点。

第三,它符合《儿童教育心理学》所阐述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小学生的认知具有直观性和简单性,感性认识占主导;情感发展由简单、短时逐渐向丰富持久过渡。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地认识生活,自觉地从事生活实践的良好习惯呢?

一、强化观察实践意识,转变学生家长观念

“意识决定行动”,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可见,强化良好的观念意识的重要性。怎样强化学生及家长的这一观念意识呢?首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积累习作素材靠观察、靠实践的意识,转变学生以往那种靠培训、靠课堂的观念;其次,利用“开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途径,引导家长转变育儿观念。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这种倾向:“只要搞好成绩就行,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了”这一说法很具有代表性,然而,残酷的现实是造就了一个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所谓的文不文武不武的新人。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许多家长往往意识不到或认识不足。所以,应引导家长树立让孩子在广阔的社会和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的活学观念,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庭节假日观光旅游”“创设机会多给孩子第一次尝试”“每天履行家庭小成员责任”等等。这样,不但使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初步达成统一的认识,而且为实现家校真正联手实施最优化教育架设了桥梁。通过转变家长观念,使其教育子女的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促使家长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子女创造认识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并在实践中引导孩子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二、注重日常督导训练,培养形成良好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而良好的认识实践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在此,本人想阐述一下对实践的不同看法,谈到“实践”二字,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由社会、学校、集体等组织发起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影响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仿佛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实践,不过,这种实践就其本身而言,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属于“高大上”的实践活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仅有的几次被动实践不仅不能使学生形成习惯,也达不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真正目的,甚至还会产生搞形式主义的不良印象。因而,实用性不强,操作起来更困难。个人认为,对小学生来说,提倡那种以个体为主的在现实生活中自觉主动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比较切实可行。此类实践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对学生个体而言,又是自觉主动的自发行为,更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然而,人都是有惰性的,更何况是自律意识刚刚萌芽的小学生呢?小学生自控能力差,自觉性不强,所以,就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督促。为了督促学生自觉地观察实践,如观察生活采取每日口头汇报“时事新闻一则”和社会见闻“一事一评”;生活实践则要求“每周二、三事”(即每周必须做2到3件有意义的事情,还要简单地把事件记录在记事本上)和“实践与练笔”一篇(就是从记事本所记的事中自选一件写成习作)。其中,前者每天汇报检查,后者周末检查,并及时保持与家长的联系。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督导训练,学生就能初步养成自主观察自觉实践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小学生的认知相对比较直观肤浅,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要想让学生对生活有较深层次的认识,就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因此,就采用“示范---肯定---引导---提高”的方法进行训练。即结合平常实际,经常信手拈来学生自动生成的一些身边的素材进行示范性评价,如根据周五大扫除中两生擦的玻璃质量迥异这件事给予评价:“同学们,看似简单的事情,只有开动脑筋,才能把它做好,否则,再容易的事情也做不好。”再结合每日“一事一评”中学生的选材和评论,选取选材新或精、评价有一定广度或深度的同学进行导向性的肯定表扬,如“XX同学能从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悟出对大家都有启示的道理,可见他观察事物多么仔细、思考问题多么深刻呀!”然后抓住学生评价不到位的生成案例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某生讲到“出售野生动物”一事时这样评价:“我觉得他们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时相机引导“他为什么不对?”“出售野生动物是一种什么行为?”(最后学生这样评价:“不保护野生动物,即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与此同时,为了调动学生深入认识生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教室的白板一角开辟“凡人凡言”专栏,每天轮流由一人负责写一句从生活中感悟的道理。学生写出了很多有深度的话,如“如果你很小气的话,那你一定不如大方的人快乐”、“让我们勇敢地为自己取得的成绩鼓掌、欢呼吧!”通过进行分步骤有层次的系列训练,一方面使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得到良好发展;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抒己见的求异思维。

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学会欣赏

从每日“一事一评”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口头汇报的生活素材来看,很容易发现小学生见丑容易见美难、见大容易见小难认识片面又肤浅的年龄特点。反映不良行为不良现象的素材较多,评价时都能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有个别学生甚至觉得生活中的事情虽然很多,可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意义不值得说。针对这种现状,必须给予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发现其中的美,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情感,如在班上开展“夸一夸我的同学”“赞一赞XX”等一系列发现展示事物美好一面的活动,引导学生以欣赏赞许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熟悉的人事景物,用宽容愉悦的心理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尝试,不但能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而且会让学生思想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生通过自主认识自觉实践,既增长社会知识,又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既发展学生思维,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些隐形的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的提高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感悟升华过程,可以通过学生显性的习作选材立意得以集中体现:学生选材质量明显提高,较以往丰富新颖;立意也各不相同,表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因此,学生如能把这一素材积累的习惯与课外的阅读、课文技巧的领悟有机地结合,写出的习作定能真实、生动、有新意。

猜你喜欢
观念习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健康观念治疗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