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评价框架研究*

2021-11-12 00:54纪建悦孙筱蔚
关键词:升级海洋转型

纪建悦 孙筱蔚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在开发、利用、保护、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保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们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全局出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是激发海洋经济活力的重要动力。与世界海洋强国相比,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多不足:海洋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的占比相对较低;海洋开发利用层次总体水平较低,对深海资源的认知和开发能力有限;海洋产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海洋产业发展造成的海洋污染问题尚需解决等。这些问题和矛盾表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附加值较低,知识密集程度不高,产业内多为资源密集型或人力密集型企业,产业整体仍处于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阶段。[1]因此,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符合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对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者们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外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海洋产业中具体行业进行的,[3]而少有将海洋产业视为整体进行探讨。国内学者则围绕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指出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解决海洋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问题的突破口,[4]是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的客观途径;[5]二是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原则进行探讨,提出了包括市场需求导向原则、技术推动原则、区域协调发展原则、积极稳妥原则、产业定位原则、效益最佳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内的多项原则,[6]并指出了高新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三是对影响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创新驱动、金融支持、政府行为、对外开放、海洋环境规制等因素;此外,还有的研究关注了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溢出效应,如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13]

现有研究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还存在一些可以拓展的空间:一方面,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界定比较模糊,同时,现有研究也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评价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框架,缺乏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系统、整体的解读;另一方面,由于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相比具有独特的资源基础和增长规律,在研究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时,不能简单照搬产业转型升级的现有理论,而应在结合海洋产业本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和评价框架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探究如何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提供基础,为我国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理论支持。

二、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一)产业发展

产业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产业联结供需,以特定资源及要素为投入,通过生产加工出具有相似特征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通常意义下,产业中的企业运用相似的技术工艺,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政府管制内容。[14]产业发展是产业产生、成长和进化的过程,可以通过产出的变化来反映,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人的需求。[15]当社会经济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新产品、新功能的需求时,新技术发明的应用推动了新产业的产生,此时产业中企业数目较少,技术不完备;而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利润增加,吸引大量的新企业进入,形成规模经济,产业的产出迅速增长;当产业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技术趋于成熟,生产效率相对稳定,市场需求缓慢扩大,产业的产出较为稳定或者缓慢增长;当产业由于竞争、需求变迁等原因,遭遇发展瓶颈,研发创新水平和生产效率持续降低,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此时产业进入相对衰退阶段,产业内企业数量开始减少,产业的产出下降,在这个阶段如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可能会实现产业再生,[17]反之,则容易走向衰落。

(二)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投入要素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产业的发展,当面对特定的市场需求以及市场环境约束,产业会形成特定的发展模式,并逐渐形成和保持一定的产业惯性。[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业会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随着产业发展水平的变化,产业不断呈现新的内在特征,如分工的深入、细化,以及“边干边学”应用在生产中带来效率提升等。

产业发展也会受到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其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需求变迁、竞争,以及政府规制等。首先,需求变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19]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改变,产业内部需要及时调整其产品与服务,从生产要素、技术工艺等方面对生产或服务的流程进行优化。而当产业提供的产品能够较好地满足市场现有的需求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种状况又会反过来引发需求的跃迁,现有需求减少或者被其他需求替代,这进一步引起产业内部的调整。其次,竞争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产业内能够提供较好的获利机会时,新的企业被吸引进入产业中,引发产业内企业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中的企业为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积极作出改变,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此外,政府的各种规制措施也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以环境规制为例,环境规制对企业的污染排放作出限制,对产业的生产函数施加影响,从而影响产业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出现,会对产业原有发展模式提出挑战。

当产业的内部特征和限制因素的量变累积至某个节点时,原来的产业发展模式就可能不再适应,产业的竞争力下降,如不及时进行转型调整,产业可能会走向衰落。为此,产业必须转变原来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将原有的要素在新环境下重新组合,[20]在原先的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系统内部进一步进行特殊分工,使资源和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较高的部门,实现产业整体产出的增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实现产业的升级,产业产能匹配市场需求的能力和层次得到提升,产业整体结构改进优化,产业实现向前、向上进化。由此,可以得知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见图1)。

图1 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示意图

三、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海洋产业是与海洋经济联系紧密的概念,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对海洋经济的定义多强调资源投入的来源与海洋的关联性,[22]认为资源来自海洋、资源地理位置依赖海洋,即为海洋经济,而后来文献中则逐渐倾向于强调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海洋相关性,产品的价值是受海洋地理空间或海洋资源影响的,就认为是海洋经济。[23]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6年12月发布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海洋产业被定义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性活动”。[24]参考现有海洋产业的相关定义,本文认为,海洋产业不仅包含要素投入为海洋资源、环境的产业,还应包含价值与海洋相联系的科研教育管理和金融投资产业。海洋产业是对海洋资源或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生产价值与海洋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企业集合。

根据上述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涵应当体现海洋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时,由于限制因素的作用,在创新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向合理的方向转型,实现海洋产业系统整体优化升级,增加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度,最终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这一过程。因此,在界定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内涵时,应当着重从动力、方向、目的三个视角展开。同时,在分析时必须考虑海洋产业具有区别于一般陆域产业的特性。首先,海洋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投入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般经济要素以外,还需要特定的海洋资源、海洋场所,相较于陆域产业,海洋产业对海洋空间及其资源的依赖程度更深。其次,海洋产业与海洋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海洋地理环境区域特征明显,海水的流动性导致特定海域与附近海域甚至近海陆域的环境联系紧密,海洋资源具有更为普遍和显著的公共产品和公权产品属性,海洋产业的显著外部性导致其发展更需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等。[25]并且,海洋经济作为整体经济系统中发展潜力较大的一部分,与陆域经济统筹发展,打造立体化陆海产业通途,能够提升海洋产能,推进陆海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另外在污染防治上,海陆共同防治污染机制能更好地控制污染源,达到整体胜于局部之和的效果。正是由于海洋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性,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如下:

(一)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是创新

在需求变迁、竞争、政府规制等限制因素的作用下,当海洋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时,需要通过创新实现发展,创新是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26]与陆域产业相比,海洋产业以海洋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海洋资源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富性使得海洋产业难以通过资源占有获得竞争优势,[27]但通过对海洋资源创造性的开发,通过精准匹配细分市场需求,可以构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且,相较于陆域产业,海洋产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海洋产业生产要素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更大,产业的进入壁垒较高,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行业领先公司中,且技术存在一定的超前性和垄断性。[28]因此,当市场对海洋产业的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海洋产业内部企业群需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增加创新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并且,在政府规制特别是环境方面的规制作用下,传统海洋产业面临发展的“环保门槛”,必须通过创新减少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弥补环境规制降低的经济效率,资源保护补贴等市场激励措施也使得易污染的海洋产业有动力向高新技术型海洋产业转型,而这又离不开创新的驱动。[29]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先是海洋产业内部企业群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或者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取得技术、工艺、工序、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成果,[30]能够以更低的经济成本生产原来的产品,或者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或者降低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成本,从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和满足政府规制的要求。而后,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又创造出了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产业,通过正向反馈机制,将需求情况反馈回生产过程,促进新的创新成果的形成。如此循环往复,加速了传统产业部门的转型和新兴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导致海洋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增长模式发生质的变化,[31]促进了海洋产业的持续性升级。如云计算和AI技术在海洋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得船厂和交通运输公司能够获得整个行业的新数据,船只终端也可以获得实时跟踪信息,提升海洋船舶运输业的生产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相关方创造更多价值,(1)新加坡海洋科技企业Alpha Ori技术首席商务官Sanjeev Namath在2019年海博会的“智慧海洋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使得海洋船舶运输在运输业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领先企业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进行研发创新,开发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受到市场认可,获得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升,相关产品需求的扩大,能够带动其他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和成果商业化,提高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效率和发展前景,使海洋生物医药成为海洋产业重要的新兴增长点。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海洋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具体有三个方面的体现:其一,海洋产业内部企业群对市场需求进行深耕,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提供个性化的、定制的产品或服务,精确匹配细分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其二,海洋产业内部企业群通过创新实现技术升级、生产流程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同质甚至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其三,海洋产业内部企业群通过优化生产技术,改善工艺流程等方式,降低生产导致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节能环保水平,实现产业整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降低产业的非期望产出水平。综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主要是高端化、高效化和绿色化。

首先,高端化意味着海洋产业精确分析市场的动态需求,并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进行回应,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增加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向自身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迈进。海洋产业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实现:其一,精确匹配细分市场需求,增加产品及服务附加值。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必然带来海洋产业市场需求结构变动。海洋产业内部企业群通过分析与预测市场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通过提高附加值来提升其总生产率,进而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二,进行特色化发展,由于海洋资源具有空间上的非均衡性,因此发掘区域优势资源、环境、技术,进而形成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32]其三,发展品牌,在产业发展中重视品牌的作用,形成商誉资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33]其四,增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运用,[34]推动新兴海洋产业突破发展瓶颈,研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同时,培育海洋高技术成果的市场和用户,推动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35]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其次,高效化意味着海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等方式,或是形成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形式,或是实现技术迭代,改造生产函数形式,或是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从而提高生产率,实现资源和要素的节约,进而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向市场供给同样的产品。海洋产业以海洋资源、空间作为投入要素,与陆域产业相比,海洋生物资源种群的可持续性、矿产资源的可开采性、海洋空间环境的可使用性等生产要素的状态对于海洋产业的发展有更加明确的限制作用。提高海洋产业的产出水平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不造成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和海洋场所的恶化,海洋产业需要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海洋资源、空间,降低同等产出所需的投入水平,实现产业的发展。高效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一是扩大金融支持,充分利用产业中的创新成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通过生产流程改进或者重造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费用投入,提升经济效益;[36]二是重视海洋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劳动力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增强海洋产业部门生产的专业化水平,[10]提高产出效率。

最后,绿色化意味着海洋产业向对环境损害小、非期望产出少的方向调整生产。由于海洋产业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程度相比陆域产业高得多,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失和海洋场所的恶化会严重限制海洋产业的发展。[37]过去将经济产出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粗放式增长观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海洋经济发展阶段,为了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必须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保护式利用。一方面,遵循环境规制,实施低碳、低污染的生产方式,控制海洋产业增长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具体来说,要求海洋产业利用海洋提供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加大海上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降低碳排放;要求海洋产业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控制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的污染,避免造成负的外部效应。[38]另一方面,海洋资源的多样性使其既包括如海洋生物等在内的可再生资源,也包括如海洋矿产资源等在内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以海洋可再生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应规划性地利用现有海洋资源,杜绝竭泽而渔,保护该资源所处环境;对于以不可再生的海洋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应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更为高效环保的替代生产要素,降低对于海洋环境的污染,构建其长期竞争优势。[39]总之,对海洋产业而言,绿色化意味着控制非期望产出,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水平,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40]提高绿色产出水平。

(三)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前文的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产业的需求:一是体现在发展空间和资源上。我国海域滩涂广阔,开发利用海洋空间从事生产,相较以往局限在陆域的发展方式拓展了经济活动的场所,利用海洋蕴涵的生物、矿产、自然能等资源,可以弥补陆地资源有限的问题。二是体现在发展时序上。要求海洋产业保护性地利用海洋空间和资源开展生产活动,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统筹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需求,这是实现整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补充。三是体现在发展的机制上。谋求海洋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对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意义。

海洋产业通过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同海洋产业部门通过创新驱动,向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方向转型升级,这首先意味着海洋产业能够创造性、多样化、高效率地利用海洋空间和资源组织生产,产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与市场需求更为匹配的产品或服务,增强满足海洋产业内部市场和整体市场需求的能力。并且,这还意味着海洋产业提高了控制非期望产出的能力,挖掘海洋资源潜力,建设生态健康、可持续开展的海洋产业经济,有助于整体经济统筹资源利用的总量规模和时空布局。

多产业部门的转型又使得海洋产业整体发生变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本、技术、人员等资源要素在整个海洋产业系统内部重新组合,产业内部分工创新式发展,生产模式进步,由资源主导、粗放型增长向技术主导、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由海水养殖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传统部门主导向海洋高端制造业、海洋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新兴部门主导转变。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推进整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质量效益的明显提升,从而提升供给结构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变化的能力。综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升了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深化了供给侧改革,更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见图2)。

图2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示意图

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评价框架

根据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海洋产业在创新动力的驱动下向着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转变,产业整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提升了海洋经济效益。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综合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评价框架,可以从动力、产业结构、综合效益这三个层次出发遴选相关指标,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进行评价。三个层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在具体实施评价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其中一个层次选择指标进行测度,或者运用多层次的指标框架综合实施测度。

(一)创新动力层次

创新是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通过创新调整生产,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出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海洋产业必须增加创新投入,或是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商业模式的创新,或是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组织水平的提升等手段调整生产,充分回应新情况下的市场需求,提供具有更高性价比或附加值的产品。从动力层次主要需要考察海洋产业的创新水平,投入视角可以选择 “创新人才投入”“研发投入”等指标分别考察海洋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研发经费投入等情况;产出视角选择“发明专利数”“课题数”“成果应用率”等指标考察海洋产业取得的专利数量、课题数量、成果应用等情况。

(二)产业结构层次

海洋各产业部门向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从海洋产业整体来看:产业内部资源、要素重新整合,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资料与要素实现优化配置,分工进一步深化,不同产业之间协调均衡发展,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导产业发生转移,产业重心由第一产业的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等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高级结构转变;海洋高端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新材料业、深海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部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海洋优势主导产业多元化发展,适应更新的市场需求,为市场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方案。因此,可以从海洋产业结构层次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进行评价,选择 “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水平等情况。

(三)综合效益层次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多样化发展。从海洋经济整体来看,实现了综合效益的提升,不仅提升了海洋产业的期望产出水平,控制了海洋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促进了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通过与陆域经济的统筹发展为经济整体贡献了增长活力。因此,可以从综合效益层次选择指标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水平进行评价,包括选择结合了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衡量海洋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选择“海洋劳动生产率”衡量海洋经济劳动力投入的效率情况,选择“单位海洋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指标衡量海洋产业发展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情况,选择“海洋经济贡献度”衡量海洋经济对整体经济的贡献。

综合来看,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评价应当从动力、产业结构、综合效益三个层次整合指标,构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性评价框架(如表1所示),实现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状况的系统性评估。

表1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评价框架

五、结语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引擎。阐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什么”和“如何评价”两个问题,对于认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提升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根据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结合海洋经济产业的特点,认识到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当海洋产业发展受限时,通过创新促使产业向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海洋经济和环境效益,增强整体经济活力,以满足当下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回答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地,本文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出发,从动力、产业结构、综合效益三个层次整合指标,构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评价框架,回答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评价”的问题。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海洋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对于建立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挥海洋经济的支柱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作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强调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海洋科技创新,符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精神,并且结合产业发展的理论对新发展阶段下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作出了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应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评价框架,科学评价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状态,有利于各沿海省份充分认识海洋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规划海洋经济蓝图,助力“十四五”规划及后续规划的展开落实,充分发掘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升级海洋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