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021-11-12 08:14张光荣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7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疫病

张光荣

(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人民政府,陕西 安康 725008)

引言

基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际,采取针对性策略,对基层防疫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特点,采用良好的防疫工作形式,不仅能够切实保障基层开展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避免更多的动物遭受疫病。因此,科学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是基层当务之急。基于这一特点,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应该对当前基层开展防疫工作时面临的难题进行有效分析,进而针对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动物防疫工作模式。

1.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

首先,提供安全动物食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肉、蛋、奶等产品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众所周知,以上产品均来源于畜牧养殖业,产品的安全与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畜牧养殖产业链条中需要重视牲畜的健康水平,即合理化地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从根源上解决动物食品安全问题,保证社会大众能够获得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

其次,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随着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有许多病症属于人畜共患病,且会通过牲畜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到人,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作为基层畜牧兽医应该深化动物防疫方面的工作,降低畜牧养殖业中各种牲畜的患病概率,避免畜禽疫病的发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再次,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畜牧养殖业是重要组成部分。换而言之,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能够拉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前提是保证牲畜的健康生长,这样才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基层畜牧兽医应该在防疫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减少牲畜出现疾病的概率。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工作现状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极其重要。在农村地区,由于养殖农户技术水平较低,动物疫病发生概率大,更加凸显了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动物防疫人员思想落后、陈旧,没有应用先进的防疫知识和工作理论,防疫人员普遍存在被动工作态度,只有当动物疫病出现流行性特点后才会干预,未做到动物疫病的预防。在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个别农村地区基层站点缺少良好、有效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少,难以及时利用先进的设备探测出潜在的动物疫病风险。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属于基层组织,工作责任重、任务量大,且福利待遇较差。因此难以吸收更多高水平的专业兽医人才,影响防疫工作队伍可持续发展。

防疫工作能减少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满足市场、社会和畜牧业发展的多重需求,为畜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保证养殖农户利益,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积极解决存在的工作问题。

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3.1 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宣传

在动物防疫工作上,仅凭基层畜牧兽医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当地养殖场、养殖户具备防疫意识,确保其能够配合畜牧兽医完成防疫工作。所以,基层畜牧兽医应该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

首先,应该选择有效的宣传模式。例如在养殖场内设立广播站,在特定的时间内向养殖场员工播报与动物防疫相关的内容,帮助员工形成动物防疫常态化思想。在养殖场内设置宣传栏,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吸引员工的注意力,深化对动物防疫的理解。如针对全体养殖户进行宣传,可以选择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信息,如利用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平台进行动态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动物防疫工作。

其次,在宣传时应该对养殖场、养殖户加以指导,让农户在了解动物疫病的基础上,学会简单的处理方法,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完成防疫任务。

3.2 优化防疫工作体系

基层动物防疫保障来源于防疫制度。为深化基层防疫工作开展,政府需要深化政策内容研究,从农村畜牧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制度内容,为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供理论指导,保证基层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建立统一的疫情管理系统,对防疫工作内容精准把控,从而形成防疫工作理论基础,加快推进防疫工作脚步。防疫系统建设首先优化组织结构,保障防疫系统各个工作环节能够有序进行,在宏观角度进行工作规划,指导基础防疫工作进行,提升基础防疫工作效率和质量。防疫工作需要科学严格监控体系监控整体流程,建立监督系统,对基层防疫中不规范,不配合的行为及时处理,因为基层养殖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对新技术新设备接受速度慢,导致对防疫工作配合程度不高,影响防疫工作质量。为确保政府动物防疫工作科学高效推进,由于基层工作的特殊性,防疫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要富有耐心,对养殖人员详细讲解防疫条例和相关技术内容,防疫措施按照规范进行,保证畜牧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养殖人员自身经济收益,工作中需要加强各个部门高效联动,工作能够得到互补,对疫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调整和优化防疫工作方式,提高对动物的救治效果。

3.3 重视基层防疫人员素质培养

乡镇兽医年纪大、比例不均匀是普遍现象。因为知识比较匮乏,很多畜牧主对于家禽过度的保护使得在畜牧医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在毕业后只能放弃自己的专业从事其他行业。因此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也是目前畜牧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主要是靠兽医的,但是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具有执业资格证书的兽医人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兽医的专业技术和责任感,并且还要鼓励兽医加强学习,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兽医进行交流与沟通。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和开展兽医基本知识活动,并对活动中的优秀成员给予物质上和精神奖励。除加强培训外,还需要对兽医人员定期考核,保证兽医用药安全。此外,还需要建立兽医培训机构或开设兽医专业,改变现在的兽医队伍建设。同时课程设置中也要加强对实践操作技术的锻炼,进而培养高水平的兽医人员。

3.4 加强疫情监测有效性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应重视对动物体内抗体水平监测。通过疫病抗体监测结果评估动物疫病的发生时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干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需要加强和养殖农户沟通的有效性,要求养殖农户对养殖动物进行抗体监测,将该地区内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掌握不同养殖批次的动物疫病免疫水平,尽量达到百分百的免疫效果。非洲猪瘟的出现给全国的生猪养殖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上调,市场猪肉供需关系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在今后一旦出现类似于非洲猪瘟这一类流行性的严重疫情,需要和大规模养殖场有效配合,积极开展强制性的抗体监测工作,要求每个养殖农户都需要接受抗体检查,如果未配合工作会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应对养殖农户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促使养殖农户可以有主动观察养殖动物生长情况的意识,评估养殖动物是否存在精神状态差、食欲下降的问题,及时发现异常反应,进而提高动物疫病监控效果。

3.5 完善动物防疫体制,提升防疫效果

体制的确定对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被满足,应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做好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联系指导部门与指导机构为养殖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及理论支持,让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展开。第二,完善责任机制及运行体制,提升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性及安全性。第三,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确保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时,能第一时间完成互动与沟通。通过此种方式,完善动物防疫工作体制,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动物防疫能力,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络。第四,重视财政制度的完善。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着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并掌握了解落实情况,让财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使防疫效果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行业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对畜牧养殖业影响最大一个因素就是动物疫病。只有基层畜牧兽医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动物疫情导致的动物死亡或者经济损失,实现动物防疫工作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疫病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