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开路先锋

2021-11-12 02:42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建工作部
中华魂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铁铁路精神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建工作部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着120余年历史渊源和70余年发展史,起源于1894年成立的山海关造桥厂(现中铁山桥),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1989年组建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3年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7年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现在世界500强排名第35位,拥有员工28万余人,业务遍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服务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代代中国中铁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形成了以“忠诚担当、爱国奉献、创新创造、勇争一流”为内涵的“开路先锋”精神,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开路先锋”企业文化,成为鼓舞和激励员工奋勇前进的精神火炬,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渊源,从开民族工业先河到传承红色基因

晚清时期,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割地赔款,帝国主义国家趁机攫取中国铁路权益。1894年,山海关造桥厂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铁路钢桥制造厂,参与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全线121座桥梁建设。1909年10月,老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成为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投入营运的铁路,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在中国中铁企业文化展览馆中,还陈列着山海关造桥厂制造的京张铁路螺栓。中国中铁作为民族工业先行者,开了民族铁路事业之先河。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次年,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带着革命火种,化名刘瑞俊来到中铁山桥,以一名学徒工的身份,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在工人夜校宣讲革命道理,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了冀东地区第一个党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的成功范例。其间,中铁山桥的工人在参与工人运动、营救和掩护王尽美过程中,也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根植了红色的基因。

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老一辈铁路建设者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参加红军、历经长征、南征北战,谱写、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在抗日战争中,中铁的先辈们把铁道线变成抗击日寇最前线,中铁二局、五局的前身成渝铁路工程局修建了成渝铁路的部分路段,中铁一局的前身陇海铁路局宝天工程段修建了宝天、天兰铁路,担负起了“大后方”铁路建设重任;在解放战争中,中铁的先辈们积极参与解放军的铁路运输保障,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为民族解放和独立奉献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自1894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老一辈中国中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族工业崛起的路上,在党的带领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埋下了“开路先锋”的精神基因,形成了“开路先锋”精神的源头。

传承,从接过“开路先锋”大旗到投身新中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兴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举行盛大开工典礼,邓小平、贺龙等领导人出席典礼,邓小平在讲话中勉励中国中铁建设者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贺龙亲手将“开路先锋”旗帜授予中国中铁所属企业中铁二局、五局的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短短两年,数万中国中铁人以不怕牺牲的勇气,出色完成了成渝铁路建设任务。1952年国庆节,由中铁一局的前身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建设的天兰铁路正式通车,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习仲勋等领导人亲笔题词。与此同时,在抗美援朝前线枪林弹雨中,1.3万名建设者组成铁道工程总队,用血肉之躯筑就了“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后有数百人牺牲在朝鲜战场。这一时期,中国中铁人创造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基本内涵的“开路先锋”精神,形成中国中铁企业文化的雏形。

中国中铁参建的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

从此以后,中国中铁响应党的号召,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全面投身新中国建设,修复、新建了一大批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铁路,比如:大西北交通咽喉——宝天铁路;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北京火车站;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被称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从湖南株洲通往贵州贵阳的铁路——湘黔铁路;等等。

毛泽东多次亲笔题词勉励:“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成昆铁路要快修”,“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被称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有名的“五朵金花”,她们舍生忘死,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其中一朵“金花”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接见。

领袖的亲切关怀,激励和鞭策中国中铁人面对艰难险阻,拼搏再拼搏,挑战再挑战,超越再超越,在祖国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用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书写了“开路先锋”精神,在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中創造了无数个第一,为新中国铁路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从搏击市场大潮到跻身世界百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国中铁作为改革先锋,敢闯敢试,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成为第一批“闯市场”的建筑企业。

1981年动工建设的广东省大瑶山隧道,是中国第一座长度超过10公里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也是一个现代化技术的试验场,是中国隧道施工技术向国际先进行列跨越的跳板。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落后的技术断层,引入新奥法施工技术,攻克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彻底改变了中国隧道施工的面貌。1985年10月11日,万里亲临大瑶山隧道出口掌子面视察,当即在洞口挥笔题词“开路先锋”四个大字。

改革开放40多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中铁在“开路先锋”精神鼓舞下,实现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中国中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迅速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逐步在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大跨度桥梁、长大隧道、铁路道岔、盾构设计制造等领域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累计建成的铁路干线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2/3,建成的地铁、轻轨占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里程的3/5,建成的高速公路占全国总里程的15%,建成的跨江跨海大桥、穿山越洋长大隧道长达4万多公里,先后建成中国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客专、世界第一条高原天路青藏铁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世界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武广高铁、中国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上海磁悬浮示范线、世界跨度最大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世界上最长高原冻土隧道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中亚最长隧道乌兹别克斯坦安琶铁路隧道、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中国中铁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总体科技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见证了“中国建造”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

中国中铁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承建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成套援外项目之一——坦赞铁路,69名烈士长眠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1年国家正式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中国中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开启了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到的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以及2021年3月17日在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的致辞中提到的中孟两国的友谊之桥帕德玛大桥,中国中铁都担当了建设主力。同时,中国中铁人更是先后18次远征南极,承担了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的建设和维护任务,国家海洋局专门致信中国中铁:“他们没有忘记肩上的使命,没有忘记中国中铁的嘱托,没有忘记他们的誓言和承诺。”

在南征北战中,中国中铁不仅从铁道部基建部门转型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并跻身第35位,“开路先锋”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一代代中国中铁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创新创造,不仅续写了成渝精神、抗美援朝“钢铁大动脉”精神、宝成精神、成昆精神,更是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就了大瑶山精神、兰新精神、京九精神、南昆精神、风火山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南极建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高铁建设精神等一座座精神丰碑,共同构筑起了中国中铁人的精神谱系,共同铸就了中国中铁的“开路先锋”精神。

弘扬,从奋进新时代到建设现代化强国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铁装备集团盾构总装车间,对中国中铁攻克科研难题、突破盾构机系统集成技术壁垒的自主创新给予肯定,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2017年,国务院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中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国企党建、高质量发展、“两山”理论、“三个转变”、弘扬工匠精神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作用,勇当新时代“开路先锋”,先后参与建成了京张高铁、京雄城际、港珠澳大橋、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平潭跨海大桥、拉林铁路等重大工程,逐步构建起“基建主业突出、建筑业纵向一体化、有限相关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与勘察设计、工业制造、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投资+特许经营、海外工程、水务环保”九大业务板块,打造出了中国高铁、中国大桥、中国盾构、中国隧道等一系列靓丽的世界名片。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京雄城际铁路时,勉励建设者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你们正在为雄安新区建设这个‘千年大计做着开路先锋的工作,功不可没。”

2019年12月30日, 中国中铁作为建设主力军的我国首条智能铁路——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在历时四年的建设周期里,全体参建员工秉承110多年前老一辈中国中铁人建设京张铁路的首创精神,攻克了环保要求高、长城景区干扰多、地质多变等一系列难题,续写出“百年京张”新传奇,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写就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当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

中国中铁作为建设主力军参建的中国首条智能铁路京张高铁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中国中铁设计建设的京张高铁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再次强调,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在参观中国中铁修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时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中铁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既是一份崇高的政治关怀,珍贵的政治殊荣,给予了中国中铁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又是深切期望和殷切嘱托,赋予了中国中铁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行动指南,提供了中国中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2021年初,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传承“开路先锋”精神和建设“开路先锋”文化,中国中铁党委全面总结中国中铁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深刻把握时代要求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规律,将企业精神命名为“开路先锋”精神,将内涵进一步深化概括为“忠诚担当、爱国奉献、创新创造、勇争一流”。以此为里程碑,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注入了新时代的内涵,“开路先锋”企业文化建设也迈入了新阶段。

2021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中铁建设的拉林铁路,并作出相关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中国中铁将传承和弘扬“开路先锋”精神和文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造精品工程,造福社会大众,继续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征程上的“开路先锋”。

猜你喜欢
中铁铁路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中铁置业·中铁城启幕盛典举行
中铁·银座尚筑 迭代公寓 国匠品质
中铁置业投资开发的中铁·西安中心顺利交付使用大楼高达238米,西安商务办公从此进入“摩天时代”